孩子的错误算不算“错误”?
2022-05-30李镇西
李镇西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否认“问题学生”“后进生”“差生”(其实这几个说法本质上是一回事)存在的声音。这些声音认为,孩子的错误根本就不是错误,而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行为。我甚至听过一位专家在作报告时说:“孩子根本不会犯错误,所谓‘错误都是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行为。”
应该说,这些教育者对孩子的爱与信任让我感动。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意思——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错误”,更不要给孩子贴一个“差生”的标签,而应该将他看作一个正常的孩子,这是教育的前提。
不要简单地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我同意。但是,说孩子不会犯错误,进而否定“差生”的存在,就太绝对了——好像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不会犯错误,学生之间也不存在“优”和“差”的区别。这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教育态度。
当然,犯错误的孩子不一定是“差生”,这二者不能简单画等号。但犯错误与“差生”是紧密相联的。不断犯错误的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生”。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还是个孩子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轻描淡写的口头禅,掩盖了多少孩子的坏习惯?而这些坏习惯极有可能成为他们人格成长的隐患。
陶行知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最近重读《陶行知全集》,他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有这样的话:“您说‘小孩子根本不会有错误,倘若您的意思只是企图导出一种结论,认为孩子们的错误,根本上是由于环境造成的,那倒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倘若您要据此作为训导儿童的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那就有问题了。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由于儿童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因而本身便包含着错误的可能性,这是一;环境不良,养成了许多错误的习惯,从这些错误出发,必然再造错误,这是二。因此教育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而外,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陶行知全集》第8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718页)
陶行知说得真是太好了!虽然这不过是常识,他不说我们也知道这个常识,但这话由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说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爱满天下”的陶行知对孩子的爱是难以形容的,为了千千万万孩子的教育,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他依然没有被“爱”冲昏头脑,没有无视小孩子的错误。而且,他明确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
陶行知不但正视小孩子会犯错误的事实,而且指出了小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他分析说:“由于儿童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因而本身便包含着错误的可能性,这是一;环境不良,养成了许多错误的习惯,从这些错误出发,必然再造错误,这是二。”
我认为,陶行知提醒的“儿童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正是他理解儿童心理特点的体现,这里面就包含着宽容。但宽容不等于纵容。陶行知所说的“环境不良”,显然不仅仅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孩子的人际交往,甚至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街头结交”。当然,这些“环境”最终都是以“人”的形态出现的,比如家庭环境除了家居的布置和家庭的氛围,还包括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言谈举止。
当年苏霍姆林斯基也针对一些人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看,这句话成为“世界名言”了),特别指出:“难教的儿童总会是有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他们。”(《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32页)他说的“难教的儿童”就是我们说的“差生”。
在对难教的儿童的成因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苏霍姆林斯基发现,除了孩子自身的年龄、经验所限,环境也是重要原因。他说:“童年时代缺乏真正的人的環境,这是一些孩子成为难教儿童的主要原因。”这里,他主要是指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整。在《家长教育学》一书中,他直截了当地写道:“教育工作多年的实践,以及对儿童智力劳动和五光十色的精神生活的研究,使我弄明白了,儿童之所以成为难管教的、不及格的、落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所受教育和孩子早期童年的周围环境条件所引起的。这也就是说小孩子在一至七八岁时,思维物质没有得到为发育所需的极为重要的某种东西。”(《家长教育学》,杜志英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77页)
无论是陶行知还是苏霍姆林斯基,都没有否认我们今天所说的“差生”的存在。他们正视“差生”的存在,分析“差生”存在的原因,并研究在实践中如何转化这些“差生”。这是对我们可贵的指导。
说到“差生”这个词,估计有些教育者难以接受。近年来,不少老师为了回避这个词,发明了许多称呼:“个性生”“潜力生”“待优生”……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么称呼这些孩子,而是如何对待他们。而弄清如何对待的前提就是必须弄清“差生”的存在是不是一种客观现象。
常识告诉我们,孩子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既体现于个性特点,也表现于行为习惯,还凸显于学习能力和成绩。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没必要鸵鸟式地回避。但是我们要明白,“差”和“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来就没有孤立的“差”和“优”,关键看是把学生放在怎样的生源环境中比。另外,某个学生今天“差”不等于永远“差”,这个方面“差”不等于其他方面“差”。当然,承认“差生”(其实在我的文章中,更习惯于用“后进生”这个词),是为了更好地去研究学生,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标签,一贴了之,把学生的成长固化。我们更不能将其作为称谓去叫学生,这是对学生自尊的损伤。
我们应该铭记陶行知的教诲:“教育的任务除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而外,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不承认“差生”存在的老师,或许有真诚的爱心;承认“差生”并研究、转化“差生”的老师,不但同样有真诚的爱心,而且有丰富的智慧。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