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为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创造良好条件

2022-05-30张翀

新青年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精品文艺

张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各级党委肩负着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出精品、挑大梁、当主角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武装、扶持引导、培育机制这三个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为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创造良好条件。

一、加强理论武装,厚植责任担当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好自己。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光荣使命,文艺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和文艺行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文艺人才。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进一步加强学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和阐释,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真理光辉、理论内涵和实践伟力,进而找准人生坐标和创作方向。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青年文艺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家国情怀,科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核心价值观,使青年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把信仰、情怀融入文艺作品,以艺术传递信仰的力量。

二、加强扶持引导,加快精品创作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坚毅执着与创作定力。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年人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守艺术理想、开拓创作视野、提升创作能力,在创作中立足人民,不断推出累累硕果。要大力扶持引导,聚焦美术书法精品创作,统筹整合重大主题文艺创作,着力调动青年文艺人才创作积极性,积极构建各方面要素协同发力的扶持机制。一是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基层一线,扎根人民之中,观照现实生活,身到、心到、情到,把文艺创作写在大地上,写进人民心间。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用心倾听人民心声,用情创作出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二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鼓励青年文艺工作者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与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激发青年对民族文化传承使命的自觉担当,以科学的方法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傳播中国文化,向世界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三是构筑文艺高峰。高质量作品是文艺的生命线,要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主动顺应时代召唤和人民期盼,体验祖国深刻的变化、倾听人民内心的呼声、感受时代强劲的脉搏,把深切的爱国爱民之情贯穿到文艺创作中去、融汇到文艺事业的不懈追求中去,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

三、完善培育机制,搭建展示平台

平台是青年文艺工作者最好的“孵化器”,要全方位规划和制定青年文艺人才培养方案,以多种形式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选才用才机制,注重选拔、培养、使用那些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综合素质优良的青年文艺骨干人才。建立导师机制,为青年文艺人才一对一配备导师,使青年在思想上得到指引、在专业上得到指导。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年传承人培育力度。建立相应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青年文艺人才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重大题材创作、文艺精品创作以及参加行业高水平赛事等各种文艺实践活动。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从思想、学历、科研、学术、职称等各方面确立多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正确导向,推出一批青年艺术骨干,形成青年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精品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