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伟芬:中国航天英雄的“女教头”

2022-05-30王丽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杨利伟中国航天航天员

王丽

2022年新年前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第二次出舱,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同时,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地面上,最替他们担心的是黄伟芬,因为航天员在太空的任何一次活动,都由她亲自指挥。说起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员,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对培养训练他们的“总教头”黄伟芬,却鲜有人知。她不仅是中国航天员训练大纲的创立者,而且已8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飞上太空,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飞天英雄!

28岁挑大梁,

设计航天员训练方案

黄伟芬1964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她不仅天资聪慧,而且从小学习刻苦。读高中时,她的成绩年年第一,还是赣州市武术队的佼佼者,练得一身好功夫,行事有“女侠”般的英雄气。

1981年黄伟芬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4年后又考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攻读重力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经过了生物、医学与工程紧密融合的系统学习,掌握了生物力学、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人机系统设计与评价等方面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

毕业后,黄伟芬留在研究所工作,参与了尖兵卫星的生物搭载试验任务,以及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这为黄伟芬后来一生所要从事的伟大事业——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奠定了扎实基础。

1992年,我国确定了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工程立项之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但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人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

此时,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黄伟芬被委以重任。年仅28歲的黄伟芬觉得有些突然,可是一想到国家有需要,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份重担。

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黄伟芬夜以继日地思索,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航天医学领域的研究,用3个月的时间交出了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这份方案的横空出世,被看作是我国第一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也就是这个方案,不仅为中国航天员的选拔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我国后来航天员训练奠定了总基调,至今依然在使用。

1997年,黄伟芬带领中国航天员远赴俄罗斯学习。回国后,1998年1月5日,经过她和团队的严格选拔,由首批14名航天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英雄傲骨,

航天员背后的“女教头”

航天员需要承受超重、失重、低压等特殊环境因素的严峻考验,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承受极限。如何训练出优秀的航天员?教练员的角色尤其重要。

航天员训练初期,黄伟芬带着不足30人的团队,开始了中国航天员培训研究的探索,进行了七大类、一百多个科目的训练教学,制定出中国第一本航天员训练大纲。

航天员的选拔与培训十分艰难。训练完全按照太空的标准进行,挑战人类身体机能的极限。为了得到最准确的项目数据,黄伟芬尝试了所有的相关项目。她觉得,这样才能保证筛选标准的万无一失。这些训练项目同时也充满了危险,就拿坐转椅这一项目来说,普通人在转椅上不到一分钟可能就会头晕眼花,心脏狂跳不止,而航天员要坚持10分钟才算合格。

更具有挑战的是离心机项目,普通人在离心机上最多只能承受4个G的重力加速度。而航天员在训练时,则需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自身体重的8倍左右,如果训练不当,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在长期的训练中,首批14名航天员没出现一例运动损伤,更没有出现运动病。黄伟芬和其他教练员们提前设计好方案,规避风险,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3年10月,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即将上天,这14名中国航天员中,派谁去太空中执行这一重大任务?无疑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黄伟芬是最终选择航天员的投票人之一,要从第一梯队的三人中确定一人,她将关键的一票投给了杨利伟。

黄伟芬回忆起杨利伟出征前的场景泪眼婆娑。有一张拍摄于2003年10月15日早上的照片。从表面上看,大家都非常开心地围着杨利伟,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无比纠结和忐忑。“因为我们知道,航天飞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尤其是上升和返回的过程。出征发射前,我们内心既忐忑不安,又恋恋不舍。”

15日9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二号F火箭底部喷射出一团硕大的火焰,所产生的强劲动力将神舟五号急速带往太空。杨利伟就坐在这艘神舟五号飞船之内,像平时所学习和训练的一样,冷静地操纵着飞船上的各种仪器。飞船很顺利地进入了太空中的预定轨道,开始了环绕地球的航行。

杨利伟按时完成了所有的任务,10月26日,神舟五号顺利返航,降落在了内蒙古大草原上。回到地面后,杨利伟把他在太空中所经历的一切作一个总结,杨利伟十分激动地对黄伟芬说:“非常感谢您,您的训练是管用的!”听了这话,黄伟芬不禁眼眶湿润。

无私奉献,成就一批批飞天英雄

神舟五号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人们也记住了杨利伟这位中国航天领域的英雄。到目前为止,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具有完整独立的航天员选拔技术体系。

当“神五”首飞、“神七”出舱、“神十”太空授课,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都离不开黄伟芬的训练。更让黄伟芬兴奋的是,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这是我国航天健儿第七次问鼎苍穹。中国“天宫”空间站,首度迎来3名航天员长住3个月,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此举史无前例,也意味着我国航天技术再创历史性突破。

在地面,黄伟芬时刻关注着3名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黄伟芬说,在轨航天员作息制度是天地同步。早上8点,他们会和航天员开“例会”,沟通当天工作计划,晚上八九点还会沟通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明天工作计划的意见建议。

2021年我国的航天任务特别繁重。“神十二”大功告成后,黄伟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接着就是“神十三”升空!黄伟芬事先对乘组人员进行了选择搭配、指导培训……

通过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原来中国航天英雄背后,居然还有一名“女教头”——黄伟芬。而对于这位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来说,每一名飞天英雄都是自己的孩子,她为他们的成就感到骄傲。而她选择继续默默地站在英雄背后,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守护他们。

黄伟芬不仅是一位英雄,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多年来,她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中国航天基金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也不是终点,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月球、火星……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的古老传说正在圆梦的路上。此生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黄伟芬无怨无悔,倍感自豪!

(摘自《中关村》202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杨利伟中国航天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航天英雄杨利伟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我要当航天员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来吧,少年航天员
杨利伟坦承受伤也是航天科普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