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的石鱼
2022-05-30梅伟
梅伟
在京西门头沟的大山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寺院——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静悄悄地藏在青山绿水之间。
潭柘寺始建于公元307年,初建时名为“嘉福寺”,从建寺到今天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老北京有一句俗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清代康熙皇帝拨银万两修缮古刹,亲赐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可是老百姓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有点拗口,太难记了。在岫云寺的后山上有一个龙潭常年流水,山上又满是柘树,干脆老百姓就叫它“潭柘寺”了。
潭柘寺中有四宝,其中之一便是龙王殿左侧廊檐下挂着的一条大石鱼。这条大石鱼全身浅墨色,猛一看犹如铁铸的一样,近前细看才知道是石头刻成的。游客到此都要抚摸一下石鱼,据说只要摸一摸鱼身上的相应部位,自己身上的伤病即可痊愈。来此游玩的许多善男信女非常信服,一来潭柘寺必去摸石鱼。许是心诚则灵,有人说屡试不爽,百摸百验呢。石鱼还可以敲击,一敲就会发出金石般的声音,犹如铜磬。令人奇怪的是,敲击石鱼的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的音色,犹如敲击不同的乐器,声音悦耳动听。
那么這条石鱼是从哪里来的呢?
传说,这条石鱼是南海龙王献给玉皇大帝的神鱼,到了天宫便放养在瑶池里。有一年中原大旱,从春到夏没下一滴雨。河道干涸断流,禾苗枯竭而死,就连人们赖以生存的水井也见了底。人畜渴死的病死的数量与日俱增,老百姓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求神拜佛,祈求龙王赐雨。玉皇大帝知道以后,想起瑶池中的神鱼有呼风唤雨、除病灭灾的本领,急忙降旨把这条神鱼从瑶池捞出来,让它去人间解除百姓的苦难。
一天深夜,电闪雷鸣,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空而过,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不知什么东西从天而降,掉在了潭柘寺的院子里。寺僧们赶紧去看,原来是一条大鱼,但是第二天早晨大鱼却变成了石鱼。四方百姓听说后纷纷来寺里烧香祈福。很快,乌云密布,暴雨滂沱,多日的旱情终于解除了。
人们渐渐发现,石鱼身上有13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中国南七北六13个州省,哪里发生旱灾,只要敲击石鱼的相应部位,那个地方就能立刻解除旱情。于是,僧人们把这条石鱼挂在了龙王殿的廊下,哪个州省遇上旱灾,僧人便敲击石鱼的那个部位,遇灾的地方就会降下甘霖,解除灾情。
潭柘寺求雨为什么灵验呢?难道寺中的石鱼真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据考证,这是由于潭柘寺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寺庙上空的等高线与北京城区的等高线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曲线,当潭柘寺开始下雨时,北京城里还没有下雨;可当人们从潭柘寺回到城里时,雨则恰好降临。于是,这一现象就被人们传成“在潭柘寺求雨真灵验”了。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大家也可以亲自考证一下。
传说中,石鱼是天宫之物,经过考证,石鱼只是一块含铁量较高的陨石。不过这样说来,它来自天宫的说法也有几分道理,毕竟都是天外来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