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西藏自治区森林灭火作战的几点思考

2022-05-30陈乔沛谭永仓王世利

今日消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森林火灾

陈乔沛 谭永仓 王世利

摘要:西藏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具有极高的生态文明价值。然而,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以及各类旅游、探险活动的日益频繁,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叠加下,森林火灾逐渐成为威胁林区安全的突出问题。高原地区的森林火灾扑救作为一项难度大、风险高、技术性强的专业工作,要着力于研究分析火灾发展规律,不断结合实际及时更新处置技术、创新战术战法,确保各项处置任务顺利完成。

关键词:森林火灾;火灾特点;灭火战法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11-0044-03

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逐渐呈现高发、多发的特点,仅近5年时间,西藏高原地区就发生了以林芝巴宜“4·14”、林芝察隅“10·27”以及昌都芒康“4·24”等数起规模相对较大的森林火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作为处置森林火灾的主力军,在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投入灭火行动中,经过数天的阻隔围歼,最终将火势成功扑救。但这几起火灾波及之处,森林资源、设施设备均遭到严重损害,特别是火灾发生过程中普遍呈现蔓延迅速、危害性强等特点。因此,必须要用最科学的战法、最快的速度予以及时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1 西藏自治区森林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森林总面积将近14万km2,其中活立木蓄积量高达22.94亿m3,虽然自治区内部森林覆盖率高达11.31%,但实际覆盖率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匀,绝大部分森林在藏东南地区,中部则以灌丛植被为主,而自治区西部、北部则仅仅分布少数灌木。通常情况下,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所处地形存在较大关联,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截然不同的特征,通常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随之下降约0.6℃,且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火灾高发的季节也随之相应改变。此外,受独特的高原气候影响,西藏自治区内部呈现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并由东南向西北带状更替。还有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当前所经历的气候变化速率为全球平均变化水平的2倍,这也相应导致了森林火灾不确定性的增加。

整体而言,受高原地形、温湿度以及宗教民俗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西藏森林火灾呈现出突发性强、灾情频率高、火势发展快、处置难度大等特点。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涉及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含原森林队伍)参与处置的森林火灾高达199起,在已查明原因的火灾中,人为因素占9成以上;从火灾发生地分布上看,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以林芝、昌都为主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的藏东、藏东南地区,共计177起,占比高达88.9%;其次是日喀则南部、山南的部分有林县,共计发生火灾14起;从时段上看,火灾事故高发时段是每年的2~5月,共计发生107起,占比高达53.8%,而火灾初发时间通常在12:00—18:00之间,其中较大以上级别火灾24起。面对严峻的森林草原火灾形势,通过分析掌握火势发展蔓延的一般规律,采取合理战法,可以有效控制火情的发展蔓延,并在短时间内有效抑制火势[1]。

2 西藏自治区森林火灾的主要特点

当前,西藏自治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人迹相对较为罕至的高山峡谷、悬崖峭壁区域,自然环境恶劣,情况复杂,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2.1  火情多变

从林火种类看,地表火、树冠火通常是森林火灾最为常见的火灾类型,地下火发生的概率次之,且悬崖峭壁间偶有石缝火发生。从林火行为看,通常坡度较小处初发火蔓延速度较快,在形成一定规模后火势蔓延速度减缓;坡度较大处则以上山火为主且极易引发冲火事故的发生,在翻越山脊转为下山火后火势蔓延速度减缓,火势也随之显著变小;山谷和沟塘内部的林火受山谷风的影响,火势蔓延方向飘忽不定;而较为陡峭的山地上,受风力的影响易产生飞火而使邻近林区产生新的火点。在2021年林芝察隅“10·27”森林火灾处置过程中,因火场风力骤增,火场北线发生爆燃,其极快的蔓延速度使得火头直接越过现场第二条人工隔离带,并在火头前方1.3km处形成新的火点,在风力作用下继续蔓延扩大,最终加大了现场的处置难度。

2.2  地形复杂

西藏自治区林区以高原、山地、峡谷地形为主,相对海拔高度差可达1000~3000m,其中超過75%的森林分布在坡度35°以上的区域,一旦引发明火单纯依靠人工很难予以及时扑灭。加之发生火灾的区域多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沟谷相间之处,绝大多数地形都属于较为危险的扑火环境,部分地段救援人员甚至难以直立行走,力量部署展开受限。“人员上不去、装备使不上”的被动局面时常出现,严重影响现场处置工作的进度,导致扑火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

2.3  交通不便,抵达现场难度大

林区大多较为偏远,普遍存在交通闭塞的现象,且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此类区域秋冬季大部分道路通常被冰雪覆盖,队伍运输保障难度增大,危险系数高;加之火灾多发生在海拔3000~4000m范围内的山腰处,队伍即便机动至火场附近,还需负重徒步行进数小时才能抵达火场一线。

2.4  最佳灭火时机短,稍纵即逝

受高原地形气候条件影响,每日12:00—18:00之间火灾现场呈现气温上升、风力增大、风向多变的特点,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极易引发火旋风、爆燃、飞火等特殊现象,甚至发生全线复燃的情况。2020年林芝巴宜“4·14”重大森林火灾处置过程中,火灾第二天16:30分许,火场风力骤增至5级以上,短短1h内火头便蔓延至数十千米之外;扑火队伍若开展夜间灭火,受地理环境影响,接近火线途中危险性极大,参与处置人员极易发生意外,处置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可见,西藏森林灭火的最佳时段仅为每日天亮至12:00之间,该时间段内气温低、风力小、火势弱,是组织扑救的最佳时机[2]。

3 关于西藏自治区森林灭火作战的基本思考

相比于北方平原的草原火灾,西藏森林因其较为特殊的地形环境,在扑救的具体手段和战法上,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  充分利用现场较为丰富的天然水源

西藏林区天然水资源相对丰富,溪流、池塘、湖泊众多,加之近年来各级高度重视林区内部防火设施的建设,林区蓄水池、储水罐等基础设施建设颇具成效,重点林区、高危火险区的各类消防水车配备数量也较为完备,为实施有效灭火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先决条件。其优势主要有三:一是灭火迅速彻底。森林灭火的主要目的是扑灭明火,确保火场不复燃。将水输送到火场,不仅能够彻底扑灭明火,同时也增加了火场可燃物的含水率,进一步降低了灰烬的复燃概率。实践证明,采取以水灭火方法扑灭的林火,能够基本实现“以扑代清、以清代守”的处置目标,一次性达到“三无”效果。二是应用范围广。常规灭火机具对低强度地表火实际处置作用较为明显,但对中、高强度林火,特别是高强度的火头很难实施有效压制,存在着“打什么火,用什么机具”的局限性,扑救队伍往往需要携带多种机具以满足火场多变的灭火需求。而以水灭火适用于扑救各种类型的森林火灾,即使在点烧隔离带时也可利用水来增加可燃物湿度,形成一条高含水率的难燃阻隔空间,有效控制林火蔓延速度,最大限度减少各类风险的出现。三是安全系数高。相比于风力灭火,以水灭火能够充分利用水自身具备的降低温度、隔绝氧气两个关键特性,灭火效率较高且不会存在风力灭火在某些情况下的“助燃”问题,在实际扑救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压制扑救,确保处置人员自身安全。

3.2  把握以水灭火的重点环节

以水源、火场供水、处置用水为核心要素,形成强有力的战术框架。一是因地制宜,确保水源充足。利用现场地形图、卫星图、水资源分布图以及无人机搜寻等方式,快速勘定天然水源准确位置,为扑救队伍快速到场利用水源有效开展灭火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实际供水效果,现场指挥员要结合火灾处置过程中实际投入的装备力量,预先做好供水点位的选取,在水源地和取水点位的选择上,要遵循“选高不选低、选近不选远、选大不选小”的原则。二是因势利导,确保输水稳定。保持高压、稳定、顺畅地火场供水,是提高扑火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要素。要优先选择大功率自吸泵、全地形水泵车、高压管线车以及加装转换接头的水罐车,供水过程中可采取“三级供水”模式,即:水源地至山下的供水点位应当时刻确保充足的水量;山下的供水点位到火场附近的供水点之间应时刻确保足够的压力;其余供水点位在将水输送到火场的过程中应确保水流稳定不中断。在2020年林芝巴宜“4·14”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西藏森林消防总队利用林芝地区丰富的天然水资源优势,及时果断地采取三级供水模式,很快在处置现场建立了稳定的供水系统。三是因情就势,确保用水合理。队伍各级要通过多泵协同、火攻配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效能,提高灭火效率。在具备天气、地理优势时,针对树冠火、高强度地表火应采取多泵协同的方式,串联驳接追击火头;有效控制火头后,采取并联驳接的方式,通过三通或分水器在处置现场增加一条供水路线,有效扩大控火面积,施行两翼扑打的战术措施[3]。

3.3  强化多元灭火的重要作用

西藏林区以水作为灭火剂实施灭火处置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其他行之有效的辅助灭火措施,只有形成多元、立体、科学的灭火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快速灭火。一要运用多元化灭火手段。实战经验证明,以水灭火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战术战法,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灭火战法应当被完全摒弃,“宜风则风,宜水则水,宜烧则烧,宜隔则隔,风水化多手段有机结合”的扑救原则仍能在西藏高原森林灭火作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要建立立体化作战空间。充分利用直升机、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实现空中勘察、远距离力量投送、吊桶灭火、化学灭火等辅助处置措施,有效解决火场精准勘察、力量定点投入和陡坡悬崖险点扑救等困扰一线消防救援队伍的各类问题。三要提升科学化指挥能力。科学正确的指挥是确保灭火效率和队伍自身安全的关键因素。针对西藏高原森林独特的林火行为,在组织灭火作战中应重点把握林火变化规律,避开灭火危险时段,确保队伍现场处置过程中的高度安全。处置过程中队伍各级要严格遵循灭火作战各项行动准则,因时因势,果断出击,做到情况明、决策准、行动快,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预先选择好撤离路线和紧急避险地域,做到进能攻、退能防。正确运用指挥方式,把联合指挥与分散指挥、越级指挥与按级指挥、间接指挥与直接指挥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指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总体决心意图,合理部署,机断行事,果断指挥,力争短时间内将火势有效处置。

4 西藏自治区森林灭火作战的相关注意事项

作为典型的高原林区,西藏自治区地貌复杂、气象多变,林火态势瞬息万变。在灭火作战中,参战队伍尤其是各级指挥员要在准确把握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4.1  强化以水灭火理念

目前,实战过程中水源的有效取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距离远、调整难。由于火场距离较远,当现场火线较长时,水泵不如常规机具灵活,当根据火灾现场需要及时调整部署时,水泵分队战线也必然随之拉长,导致现场实际部署调整难度随之相应增加。二是架设慢、要求高。水泵操作相对较为复杂,对协同配合要求高,而常规机具“背起就走、到点就打”,相对较为简便。三是装备多、负重大。水泵、油桶和管带框的重量远大于组合工具、二号工具,且输水距离越远,需要的水泵管带就越多,相关后勤保障人员的实际负重也就更大。以上困难虽然确实客观存在,但权衡利弊,以水滅火的安全、彻底、高效是其他常规灭火方法无法比拟的,在实际处置现场,队伍各级可以采取车辆转运、增加移动水源点位以及多个单位协同处置等方式实施分段扑打,彻底解决距离远、调整难的实际问题;此外,还可通过优化人员编组、强化人装结合以及适当开展协同训练等方式,有效解决供水设施架设慢、要求高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处置现场用水供给的高效、稳定、不间断。

4.2  加强实战化训练工作

队伍各级应广泛开展进山入林实战化训练工作,依托野外生疏地形,提技能、训体能、练战法,突出人装结合,优化人员编组,切实提升队伍火场攻坚实战能力。加强灭火作战复盘推演活动,每次灭火行动结束后,队伍各级要立刻扎实开展“一战一评”工作,对处置过程中的水源选择、水泵架设、管线铺设、战法运用等相关环节进行深入复盘研究,重点从提升装备操作能力、强化泵组协同配合、增强灭火安全保障等方面总结提炼相关经验,切实做到“打一仗、进一步”。此外,各级指挥员要持续深化各类战法研究,例如,针对以水灭火过程中存在的单泵故障导致全线断供、单线输水扑打效率低、水量较少安全威胁大等普遍问题,不断加强多泵协同、分段供水、多线输水训练,探索总结水常结合、空地联合等战术战法的实际运用,大力提升队伍遂行任务效能、保证现场处置人员自身的绝对安全。

4.3  革新各类灭火装备

革新装备是提升队伍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队伍战斗力生成的直接手段,更是圆满完成灭火中心任务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以森林消防队伍为主导的森林火灾扑救力量,在灭火装备革新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制作了能够满足水泵连接、故障排除、应急处置等多项实战需求的配件包;针对大功率水泵压力大,三通管、单向阀、前段管带易发生爆裂等现象的实际问题,积极对接地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发挥先进科技优势,通过在载重无人机上增加吊运和载水灭火功能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人为扑救险点火而存在的困难风险。队伍各级必须持续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積极探索、大胆尝试,推动各类灭火装备的不断革新,力争使其在高原森林灭火处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4.4  确保处置过程中的高度安全

在灭火作战中,要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时时处处抓好安全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底线。针对落后的交通条件,应做好行车途中的各项安全保障工作;针对森林火灾处置过程中的基本特点,队伍各级要预先做好紧急避险工作,加强各级消防救援人员紧急避险能力的培养,确保应付林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各类紧急情况;针对缺氧环境的不利影响,要切实做好高原病各项相关防治工作,指派相关医务工作人员携带制氧机、氧气瓶、抗高原反应药品等物资设施到场遂行作战,确保现场有人员发生危险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4]。

参考文献:

[1]刘务林,姜仁华.西藏森林资源状况及管理对策建议[J].西藏科技,2007(3):44-48.

[2]田晓瑞,舒立福,王明玉.西藏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的规律研究[J].火灾科学,2007(1):10-14.

[3]张运林,郭妍,胡海清.2001-2007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数据特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1):180-181.

[4]程名,田睿,周尧治.西藏东南部森林分布格局气候因素分析[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22(2):27-35.

Some thoughts on forest fire

fighting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hen Qiaopei, Tan Yongcang, Wang Shili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 Fire Department, Tibet Lhasa 850000)

Abstract:Tibet Autonomous Region has the largest primitive forest area in our country, which has extremely hig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various tourism and exploration activities, forest fir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threatening the safety of forest areas under the double superposition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As a professional work with great difficulty, high risk and strong technology, forest fire fighting in plateau areas should focus 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fire development laws, continuously timely update disposal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e tactical tactics in combination with actual conditions to ensur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various disposal tasks.

Keywords:forest fire; fire characteristic; fire fighting tactic

猜你喜欢

森林火灾
景福镇预防森林火灾方法措施分析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