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写活土地文章
2022-05-30黎平安许辰
党员生活·下 2022年11期
黎平安 许辰
南对河村位于兴山县水月寺镇中南部,312省道穿境而过,沿江高铁宜兴联络线两个标段地处该村。南对村“两委”捕捉到高铁建设机遇,用“三笔”写活土地文章,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化解“争议地”。村一组有一处土地,因边界、权属不清,47户村民长期存在矛盾纠纷,成了“争议地”。高铁建设进场后,高铁搅拌站亟待选址开工。村“两委”迅速找到了既化解“争议地”又促进村集体增收的“良策”——统一流转、集中租赁。通过逐户上门宣讲政策,给村民算经济账,召开屋场院子会商定流转标准,成功将这块“争议地”流转租赁给高铁建设方作为搅拌站站场,每年获土地租赁费9.1万元,其中支付村民流转费4万元,村集体增收5.1万元。
回笼“厂房地”。高铁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土地租赁需求不断增加。村“两委”将目光聚焦到了佳德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租赁的13亩厂房用地。该厂房用地虽然仍在合同期内,但因企业转向外地发展,目前处于闲置状态。村“两委”与佳德木业公司协商并达成一致,将13亩厂房用地连同周边村集体的10亩土地一并租赁给高铁项目部,签订了5年租赁合同,每年获得土地租赁费10万元,其中支付佳德木业公司5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
盘活“闲置地”。在盘活土地上尝到甜头后,村“两委”进一步扩大成果,通过招租市场主体,将夏阳河边一块闲置的村集体土地租赁给鑫汇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双方签订了3年的租賃合同,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万元。同时,鑫汇公司因生产需要,已将租赁土地范围内的河堤修建平整,并承诺租赁到期后,将河堤完好无损地交给村集体,为后续发展小水果采摘园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兴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