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

2022-05-30周俊杰

党员生活·下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快进键锂电荆门

周俊杰

荆门高新区成立于2000年,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与掇刀区合并实行一体化发展,从此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荆门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为荆门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通过建强产业链、打通创新链、稳定供应链,全力争当荆门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排头兵”。

建强产业生态链,为转型升级筑牢“硬支撑”

按照“全产业链谋划、全产业生态培育”的理念,高新区·掇刀区大力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锂电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三大千亿产业增势迅猛。

锂电产业,龙头引领、一链成串。抢抓锂电行业爆发式增长的风口期,引导亿纬动力、格林美2家上市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进军,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其中,亿纬动力从锂原电池成功切入动力储能电池领域,已累计完成固投205亿元,形成产能52.5GWh。随着6-9区今明两年逐步投产,2025年亿纬可实现产能152.6GWh,产值830亿元。格林美原是一家从事废旧电子回收利用的企业,随着新能源市场扩张,开始向下游延伸进入锂电材料领域,今年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十四五”末可突破500亿元。在亿纬、格林美2家龙头企业带动下,隔膜排名全国第一的恩捷、结构件排名全国第一的科达利、电解液排名全国第一的新宙邦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加速集聚,全区现已聚集锂电头部企业21家,形成一条从“电池材料生产-电芯制造-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十四五”末,整个锂电产业链产值将达到1600亿至1800亿元,税收超60亿元。

汽车产业,无中生有、一梦成真。荆门并没有汽车工业基础,汽车梦可以说是从零开始。2007年引进福耀玻璃,使荆门成为福耀集团唯一不在整车厂旁边建厂的生产基地。目前,福耀玻璃荆门工厂已从落户之初的3条生产线几十万套产能,发展至17条生产线600万套产能,累计贡献税收逾10亿元。2017年又引进玲珑轮胎,补齐了湖北作为汽车大省在轮胎领域的空白。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经过“十赴保定”拜访,用诚心引来长城汽车。长城汽车落户后,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就完成生产线改造,“坦克500”和“金刚炮”车型顺利下线,实现了“开着坦克架着炮、越野皮卡荆门造”的梦想。随着长城落户,33家零部件企业纷至沓来。预计今年,汽车产业产值可突破120亿元,2025年可突破600亿元,税收超30亿元。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一木成林。荆门石化是全国为数不多不靠江、不靠海的内陆战备油厂,高新区·掇刀区以此为基础,组建全省第二家省级专业化工园区,构建了以石油炼制及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干”,精细化工、碳一化工为“两翼”的现代绿色化工产业体系。石油化工方面,利用荆门石化炼油的副产品推进深加工,先后引进了巨邦、旺林等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碳一化工方面,引进了盈德气体,为园区提供氢气、氮气等工业气体以及甲醇、液氨等化工产品,重点发展了醋酸、醋酸酯等下游项目。精细化工方面,以亨迪药业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了医药化工;以东方雨虹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了防水材料;以固润科技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了光引发剂及水性涂料。目前,园区共落户企业92家,2021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12亿元,“十四五”末,整个园区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税收超100亿元。

打通创新驱动链,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动能”

高新区·掇刀区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去年,全区R&D经费投入总量及强度创历史新高,其中,投入总量15.33亿元,同比增长48%;投入强度5.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79个、2.66个百分点。在2021年度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排名中,荆门高新区紧随“一主两副”之后,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

近年来,全区共有高新技術企业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9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7家,共培育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85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双创孵化平台5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人。支持亿纬动力创建了动力储能电池湖北重点实验室,引导化工循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有力推动产业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创新驱动链的打通,带动全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格林美在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今年8月25日,在全省“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格林美“退役动力锂电池闭路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项目”又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5月30日,最新一代浓度梯度核壳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标志着格林美前驱体生产技术和装备真正进入行业领先区。

接下来,全区将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按照每个产业建设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制定一个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四个一”思路,不断完善“产业导向+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稳定物流供应链,为转型升级畅通“新路径”

经济循环畅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十四五”期间,荆门将投资892亿元联合宜昌、荆州联袂打造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三地合力推动实现综合交通跨区域联动、多领域竞进、全地域辐射,打造“枢纽上的都市圈”。届时,荆门将加快链接和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实现宜荆荆都市圈轨道半小时、高速公路1小时通勤,所有乡镇30分钟上高速,构建到邻近省会城市2小时通达的高铁网。

加快建设荆门国际内陆港,打造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是高新区·掇刀区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更是全区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规划29平方公里的荆门国际内陆港加快建设,公路作业区一期已完工,恒峰物流、百世快递等企业已入驻,二期明年6月投入使用;铁路作业区和配套服务区已于10月底投入使用;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申报综保区。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金龙非、亿纬动力、格林美、亿纬创能4家企业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拿到拓宽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其中,格林美、金龙非、亿纬动力还获批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可更加便利地享受RCEP协定项下关税优惠,进一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提升通关便利。2021年,荆门高新区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材料)。◆

(作者系荆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掇刀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快进键锂电荆门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李白·渡荆门送别》
锂电自行车:破除技术瓶颈 延长使用寿命
创新,让锂电自行车多姿多彩
为老干部工作改革创新按下“快进键”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
让老外挑花眼的新款锂电车
锂电行业扩张需谨慎产能过剩苗头已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