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颗粮食都有安全的“家”
2022-05-30尹璇
尹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为百业之首。仓廪实则天下安,粮食的安全储存,关系国计民生,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守住、管好“荆楚粮仓”,确保湖北省粮食存储安全?作为省级战略储备粮主导企业,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自觉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聚焦储备粮安全管理核心业务,从收、储、销各环节下功夫,确保关键时候“调得动、用得上”,筑牢湖北省粮食储备的安全堤坝。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通风设施设备自动运行、远程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储粮通风效率。”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公司安全总监、仓储部长陈新国向记者介绍。
让每颗粮食都有安全的“家”。既要依靠科技,也要精細管理。不只是智能通风,2016年开始投入使用的智能化粮库监测系统,通过一台机组、一个系统,从企业信息展示、决策分析、业务管理,再到出入库管理、粮情检测、智能通风、视频监控,功能涵盖了粮食收、储、销全过程,实现安全管理、科学管理。
“一个健全的智能化粮库监测系统,可以提高粮食购销监管科学化水平,减少收储环节损失浪费,同时减少人力和物力投入。”湖北省粮食局调控处副处长郑从标说。
“现在的粮食储备技术太先进了,尤其是安装智能系统后,工作时心里感觉更踏实。”工作人员刘翔感叹。以前,需要两个保管员手动测温,一栋仓房就耗时半小时,现在全天候自动采集粮情,多参数在线分析并提供异常粮情示警,登录系统即可直观、系统地查看,不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而且真正实现了粮食“看得见、管得住”。
手中有粮,还要手握“优粮”。粮食存储看似简单,但温度、湿度等环境的些许变化都会对储粮品质造成影响。如何让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品质、减少损耗?
“冬季通风降低粮温,形成粮堆冷心;夏季高温时段,适时开启专用空调控制仓温。”工作人员卢志军介绍,目前已实现准低温储藏,粮堆平均温度全年保持在20℃以下。
迎着扑面而来的清香味,仓内粮食粒粒饱满,历经阳光雨露、四季更替,依旧色香未改,新鲜如初。
近年来,省储备粮油管理公司主动对接“优质粮食工程”,加大改扩建和功能提升力度。2018年以来,先后五批对原有老仓实行准低温(低温)库改造,仓房气密性和隔热保温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极大改善仓储设施功能。同时利用粮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粮堆常年处于低氧状态,“低温、低氧”双低储存,绿色储粮技术有效确保粮食品质。
“为有效履行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职能,我们的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已投入使用,形成总部质检中心和所属企业质检室一体的质量管控系统,为储好粮、卖好粮奠定硬件基础。”陈新国说,从农民将粮食运进粮库的那一刻起,每一粒粮都被智能监测,确保归仓粮食粒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