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学术争辩之风
2022-05-30刘道玉
刘道玉
在汉语词汇中,争鸣、争论与争辩是三个字义相近但又有区别的词汇。
据查,争鸣一词是最早出现的,其本意是指“鸟类争相鸣叫”,后指各种学说蜂起。如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传统学科的源头。争论是由争与论两字组成的词汇,争是争斗、争取,力求获得之意。综合起来,争论是指分析判断事物,发表系统性的主张等。
总的来说,争鸣与争论大多是单向的,含有各抒己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之意。然而,争辩与前二词就有明显的区别,其出处见于三国·魏阮籍《达庄论》。争辩是指争执、争持、争吵、辩论、辩驳、斗嘴等之意。依我之见,争对抗者也,辩对讲之为谓也。很明显,争辩的核心是在于争与辩,它是激励大脑的振荡器,它才是我们最需要提倡的学风。
可是,目睹中国现代学术讨论会的状况,无论是博士论文答辩,或是学术高端论坛,基本上是各说各的,只图形式上的热闹、排场,动辄数百人参加,而不重视实质性问题的切磋,更少有就实质性问题展开面对面交锋的。
这与欧美国家的学者们不同,像英国剑桥大学的“下午茶”或学术沙龙,往往只有一二十个人,甚至三五个人,但他们对学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都是对事不对人,从来不伤和气,会后依然是朋友或师生。反观中国的学术会议,与其说是讨论会,毋宁说是报告会,或论文宣读会。这导致了中国学术研究中“万马齐喑”的局面,进而使得中国学术的原创性丧失。
为何会形成这种局面呢?据我长期观察,首先是“面情观”,也就是爱面子。在学术讨论中,不肯提问是爱面子,生怕提错了遭人笑话。不愿意对他人学术观点提出质疑,也是怕伤了别人的面子。对于这一点,大多数国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缺点,倒是外国人看得一清二楚。这就是当事者迷,而旁观者清。
亚瑟·亨·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是美国传教士,1872年~1926年在中国传教、兴学、扶贫、救灾、做社会调查,前后54年。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中国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概括出中国人的24个特征,而列在第一位的就是“面子”。“爱面子”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形式主义、虚伪、虚荣、是非观念差、公益意识薄弱、功利性等。如果要追根求源,这些传统思想都是来自于儒学的影响,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其次是,大多数国人的民主、自由与真理观念淡薄。然而,民主、自由、真理對于开展学生辩论又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而言,民主是学术争辩的基础,自由是学术争鸣的核心,而真理是学术争辩的目的。阿玛蒂亚·森是印裔英国经济学家,他于1959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受聘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99年担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阿玛蒂亚·森对于开展学术争鸣深有体会,他说:“想让我沉默不难,那并不是我不会说话。印度人爱说话,爱争鸣,长篇大论并不是印度人的习惯,说理和争辩才是印度悠久的传统。”他还认为:“民主就是让公众讲道理,仅从争鸣而言,但凡一个民族有擅长于争鸣的传统,这个传统有可能孕育民主”。
学术争辩或争鸣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大学应当是提出真理的地方,自然也必须是民主与自由的地方。我们应当坚信,让人说话,天不会掉下来,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开展学术争辩,任何人决不能谋求权威,无论是教授或是助教,也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在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为了繁荣中国的科学技术,我们必须排除一切困难,把学术争辩经常地、持久地开展下去。在这方面,广大的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广大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做出表率。D85E3800-4E58-40D1-A2DA-71842DE46F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