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只为最美的遇见
2022-05-29段太勇
段太勇
我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的一个小乡村,其偏远程度,比起支月英老师任教的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村,有过之而无不及。儿时的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能见到的山外人,除了卖货郎,就是村里小学的老师。
儿时的梦想
小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上学,因为上学就不用干农活。父母没文化,却很开明,要我们兄弟姐妹多看书,不管是小说还是教科书,不管是真看还是装模作样,只要手里捧着书,怎么样都行。当有人问我,长大后想干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当老师”。是啊,当老师就可以跳出“农门”,就可以天天有书看,就能吃上国家粮,餐餐白米饭。
从村小到中心小学,再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总能名列前茅,最后获得考中专的指标。填报志愿时,我郑重地选择了师范类。分数出来后,我仅超过分数线2分,有惊无险考入湖南省芷江师范学校(今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就这样,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我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入职的激情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母校——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中学,原计划教化学,结果是教英语,而且是初二年级英语。这对于英语只有初中水平又时隔三年未接触英语的我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挑战。于是,我只能先学一步,边学边教,边学边提高。也许是我虚心向学生请教,也许是学生以给我挑错纠错为乐,也许是创造了机会让学生上台,总之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探究欲。期末学区统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竟然名列第一、第二名。
我从此树立职业理想:从优秀老师、班主任做起,一步步构建起我的“教育理想国”。可年复一年,我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我。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使我无力改变现状。最终理想还是被现实打败,我陷入迷茫、彷徨中。
短暂的别离
为现实考虑,我顿觉前途渺茫。恰有“停薪留职”政策,我索性来个“孔雀东南飞”,也许能闯出一片天地。凭着电脑技术方面特长,我在深圳某报社谋得一职,从事电脑操作工作。离开讲台,起初觉得特别轻松,不为学生牵肠挂肚,无须绞尽脑汁备课,更不必时刻为人师表。但久而久之,卸去教师使命与责任,人就像是到了太空,失去了重力,找不到方向。
教育情愫始終萦绕心头,时间越长,感觉越强烈。多少次梦回讲台,多少次流连于学校旁,看学生上学、放学。我暗自决定:我一定会回来的。于是,我重捧书本,奔波于书城、图书馆,参加各类培训辅导班,通过自学考试,先后获取英语专业大专、本科文凭。2006年9月,我考入浙江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
不变的初心
再次就业时,师兄弟们纷纷签约高校,而我在得知能进县教育局工作时,从某高校撤回了辅导员申请表。能重新回归基础教育系统,我很满足,能遵从内心,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是快乐的、幸福的。
2012年,县委党校公开选拔一名副校长,我正好符合报考条件,也想证明一下自己,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虽然最终落选,但我暗自欣慰,特别感谢组织,把我留在教育系统,还给我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让我能够发挥优势与特长。在教育这片土地上继续耕耘,使我收获了一些成绩,有了更美的遇见。
回望来时路,且行且珍惜。今后,我将继续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坚持读书写作,锐意进取,争做“知识型、专家型、服务型”教育管理者,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当地教育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教体局)
(插图:珈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