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林业现状与发展历程
2022-05-29庞忠义
庞忠义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是公益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新民市自然资源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建场注册时间1960年3月。地理位置在东经122°26′10″~122°45′15″,北纬41°48′00″~42°16′10″之间,南北长51公里,东西宽38.7公里范围内。经营总面积17.6万亩,森林蓄积总量75万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为5.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3.5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12万亩,苗圃地1400亩。林场科室下设办公室、财务科、林业科、林政科、安保科、老干部科6个科室;下设刘屯、二台子、大汉、张宝屯、顾屯、铁北、大赵、红旗、芦屯9个营林工区,种子园、姚堡、高台子3个生产苗圃。规划45个林班、893个小班,以栽植杨树为主,还有少量的油松、樟子松和柳树。新民林场现有在职职工393人。其中管理人员73人,专业技术人员77人,大专以上学历35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8人。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新民县政府为了防御风沙灾害,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在柳绕流域扩大了机械和人工植树造林面积。经过几十年的林业职工的努力奋斗,逐步发展成为辽宁中西部平原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场,属于国家财政不拨款、地方财政不补贴的全民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
新民林场是杨树人工林为主的林场。从建场到现在,国有新民林场经历了5个发展时期,进行了4次较大面积的品种更新。第一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面积的防风固沙造林,以小叶杨、小青杨为主栽品种,因为多数地块地利较差,大部分林地成为小老树,平均亩蓄积2立方米左右,累计造林8万多亩。第二时期是70~80年代初期,更新了小叶杨、小青杨,累计造林2万多亩,每亩蓄积量上升到了5立方米。第三个时期是营造速生丰产部省合资林,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引进了锦县小钻杨、健杨、I-214杨等品种,开始顺应国家号召营造速生丰产林,更新了原来的美×青等品种,这一时期累计造林4.5万亩,每亩蓄积量最高突破了10立方米。第四个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00年代末期,新民林场不断地引进辽宁杨、荷兰64杨、107杨等优良品种,营造了大面积的世行贷款项目林,累计造林8.7万亩。第五个时期是从2010年到现在,新民林场审定、引进推广了新林1号杨等一批杨树优良品种,并逐步扩大了栽植面积,使新民林场林业生产事业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建立和落实了领导干部队伍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任务落实责任到位,保障措施有力。新民市机械林场根据下属各工区在新民市境内各小班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的安排造林树种,对各小班采取多样化的造林模式,不断地提升造林的质量。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营造混交林——杨树与灌木柳混交、杨树与乔木柳、杨树与松树混交,以林粮间作、林下经济作为补充,实现以短养长的发展理念,从而达到了森林抚育绿化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实用性。2019年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
近几年,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造林工作中,積累并总结了符合单位实际、科学可行、系统配套的成功经验,在辽宁适宜杨树种植的地区,起到了示范引领和学习推广的作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多次获得省厅科学技术有关奖项。
“辽宁中部平原半湿润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良种选择和营林技术研究”获得了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新民市机械林场在育苗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由传统的单行扦插育苗转变成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此项育苗技术合格苗产量是传统育苗合格苗产量的2倍,单株成本降低一半。此项技术是新民机械林场自行研发的一种先进育苗技术,受到省、市、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2018年新民市机械林场和辽宁省杨树研究所共同研发了“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高效育苗技术”通过了市厅级认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2019年度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新民市机械林场经过几代林业人30年的努力,在2015年培育出的新品种杨树,经过辽宁省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命名为“新林1号杨”populus cathayana×canadansis “xin lin 1”,并颁发了良种证及生产经营许可证。“新林1号杨栽培与选育技术”这一课题形成了一整套集杨树良种选育、育苗、造林栽培为一体的林业实用技术,对促进“新林1号杨”这一良种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辽宁省其他地区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栽培起到示范作用。2015年12月通过林业专家组认定辽宁省林业实用技术,2016年5月获得了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6~2018年,新民市机械林场与沈阳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锦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共同承担“新林1号杨推广项目”,建设良种繁育圃200亩,良种示范林2000亩。目前该品种已推广到锦州、彰武、法库、葫芦岛、鞍山等地,新林1号杨生长及抗性表现良好,极具发展扩繁潜力,未来发展趋势将替代辽宁杨、3016等现有杨树品种,“新林1号杨推广项目”获得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0年,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杨树研究所3家单位共同研究的“杨树抗寒育种及越冬防寒灾减寒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获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制定了年度造林及森林抚育实施方案,造林任务明确,设计布局合理。根据年度计划,分配下属单位的年度营林任务,把森林抚育任务精确到每个小班。由场部林业科下达造林及1~4年生的幼林人工抚育、定株抹芽、病虫害防治及中龄林的修枝、机械抚育等各项任务,各工区主任安排技术员和营林员进行现场监督实施,场部林业科进行定期专项工序的检查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单。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下设3个苗圃,姚堡苗圃、种子园、高台子苗圃。姚堡苗圃面积350亩,种子园面积1070亩,高台子苗圃120亩。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杨树良种基地位于红旗乡种子园,始建于2012年9月,初级建设规模30公顷,总投资268万元。2016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14年至今,良种基地采用了杨树大垄双行膜下滴灌高效育苗技术,平均每年可繁育杨树良种苗木200万株,为沈阳地区以及周边县市造林绿化提供了充足的优质造林苗木,从而良种苗木的使用率相应的提高到70%左右。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在营林生产中不断地学习先进的造林和育苗技术。2019年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与国家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近几年,新民市机械林场与中国林科院、辽宁省农科院、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科学研究院、吉林白城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通辽科学研究院、新疆伊犁州国家级杨树良种基地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2018年秋季,新民市机械林场组织本场技术人员和有关林业专家,先后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收集了100个杨树品种,建成了杨树林木良种种质资源收集区,今后种质资源库调查数据将提供给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实现了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
几年来,新民市机械林场承接了年度项目有:《辽宁省新民市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辽宁省新民市杨树良种基地建设项目》《新林1号杨推广项目》《辽宁省新民市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特殊林木培育项目》《中央财政林木良种基地补贴项目》《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等中央财政资金补助项目,这些项目为新民市机械林场的造林绿化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扶持,确保了造林的质量。新民市机械林场2010年春季至2019年秋季累计造林7万多亩,平均每年造林绿化7000亩以上。按照辽宁省地方造林标准,经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全部合格达标。
十四五期间,新民市机械林场发展将会是传统林业向新型生态林业转变的过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问题导向、规划先行、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新民市机械林场下属沈阳新林公司承接了沈阳市“三一五”造林绿化工程项目,以“新增造林面积100万亩、3年内提高森林覆盖率5个百分点”为目标,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推动城市绿化高质量发展。
正在规划的《2021~2024年新民市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新民市机械林场新造林1.5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52万亩。林业生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合理调整林场产业结构,能够调动新民市机械林场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周边林农的经济收入,同时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能够优化新民市整体空间规划,能够提升柳河、绕阳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加新民市森林储备面积,壮大林业产业,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林下经济的探索和推广能够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为新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另外新民市机械林场拥有林业管理经验丰富的团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新民市機械林场通过几代林业人的艰苦努力,造林经历了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林地由原来参差不齐的次生林规划成现在整齐的速生杨人工林,新民市机械林场在沈阳西部柳绕河流地域铸就了一道绿色的防风固沙长廊,从而极大地改善辽宁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为辽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