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筝情缘
2022-05-29文菲凡
文菲凡
当我第一次走进琴行看到古筝这件乐器时,只是觉得古筝的造型独特而古朴,虽然喜欢,却对它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特别的感觉。但十多年下来,我在学习古筝的辛勤过程中,似乎时刻都能感受到古筝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音乐,都是艺术,都是文化。就在这种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我切身体会到:文化的确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与根脉,而文化基因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总会不同程度地注入每个人的血液甚至是骨髓之中,影响着人的成长。所以,通过学习古筝,我明白了努力弘扬“不绝如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生的必需。
听父母说,我小时候喜欢写写画画,还有记日记、写作文的兴趣。2016年我初中毕业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二本小书《就这样慢慢长大》,书里面就有这篇同名文章,文章如下:
成长是一首充满韵味的乐曲,悠扬、动听。琴声好似一壶散发着清香的茶,让人一尝就念念不忘。我就是这样经历了十四个春夏秋冬,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正如这琴,婉转而曲折。
小时候,我曾想学好古筝。每当听到那悠扬的乐曲,看到同学娴熟地拨动着那一根根琴弦,就不禁肃然起敬。看似普通而粗糙的琴弦,经由灵巧的双手竟可以发出如此优美的乐声!从那刻起,我便下定目标:经过一两年的学习,也能奏出一首首优美的曲子。
刚开始,我学得并不好,练习了很久,总是弹得不尽人意。我想,放弃吧,知难而退。可是思忖良久,这是自己最初的追求,为什么要半途而废?万事开头难,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总得经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于是,我选择了坚持,继续追求着当初的稚嫩与梦想。我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我小心翼翼地戴上甲片,用指法弹出美妙的音符,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堂堂课渐渐地过去,我也从一个对古筝一无所知的人,变成了能够流利弹上几曲的人。这个过程,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与艰辛,后来都在悠扬的琴声中烟消云散。
如今,繁重的课程让我不得不暂时停止了练习,可我仍不想就此放弃。每一首有古筝演绎出来的曲子,都有它独特的古韵——有着打渔人满载而归的欣喜,舒畅而闲适;有着凄美的深情,美好而凄凉;有着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柔和却不失坚毅……这实在太多太多,数之不尽。
品乐如品茶,这古典之韵,如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使人们心旷神怡。我沉浸在其中,细细品味着,就这样慢慢长大。
也就在这本小书的最后,还有两篇文章,即《理想与成功》和《梦想花开》。其中我写道:“古筝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乐器,但它记录了几千年的岁月和岁月里的故事。当然,它也将记录下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对理想的追求。”“我不断练习,一句一句地重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我想这便是理想的力量,来自心底的那份渴望,不想半途而废,不想打退堂鼓,想迈向成功。”“即使深夜来临,所有梦想都已沉睡,你也应该把耳朵叫醒。像野花一样,虽不起眼,却可爱朴实,用心聆听这个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会唤醒梦想,走向成功。我一遍遍地听着优美典雅的古筝曲,想着做个演奏家好不好。明天,就去练琴吧!”
如今在自己看来,这些文章写得并不好。但不管怎样,当时的我好像已经知道“以文化人”的一些含意,也隐隐约约体会到文化、特别是那些被称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的成长的确是有帮助有好处的,这也是我当时写《就这样慢慢长大》这些文章的原因。因为对我个人来说,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且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困难甚至曲折。光是一味的想弹好,想琴声悠扬好听,而不去刻苦练习,那是不行的,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从中我也感悟到,古老的古筝弹奏出的各种音乐,不是一般技术层面上的操练或一般性的娱乐消遣,而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能使广大听众得到享受和愉悦,还能陶冶人的性情,是一座与各种精神文化其中包括文学、宗教等在内的相互关联的文化宝库,能安抚人心,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洞察社会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人成长的不能缺少的因素或者动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2019年秋考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后,对于古筝以及古典音乐,我通过上网查阅一些资料有了一些了解。古筝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于秦国,所以有“秦筝”之称,由蒙恬所发明。汉代应劭《风俗通》说:“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或曰蒙恬所造。”唐代杜佑的《通典·乐四》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也说:“以为蒙恬所造。”2021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载:江西省樟树市国字山东周时期墓葬考古,出土2600余件器物。其中出土乐器包括钟、鼓、琴、瑟、筝等,而“筝保存得很好,总长度达到2.3米,是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最长的一件筝。”古筝原来只有5根弦,用竹子做成,形状听说如已经失传了的“筑”。后来蒙恬又将其改为10根弦,变形为筝,以木代竹。筝的音箱为长方形,面上张弦,每弦用一木柱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量,以五声音阶定弦。唐代以后,古筝的弦数又增加到13根,唯有清乐用12根弦,以寸余长的鹿骨爪按奏。近代的筝为16根弦。现在经过改造,弦的数量增加到16根、21根、25根不等,能转12个调。这种乐器之所以叫筝,是因为古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由弹筝发出来的筝筝作响声而得名。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是用右手大、食、中指弹弦,用左手食、中指或中、无名指按弦,以取得弦音的变化,而现在已经发展到用双手弹奏,表演力度更加丰富。古筝是中国古代诸多乐器中体量较大的一种弹拨乐器,有着“筝横为乐,立地成兵”的说法,多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其弦韵律宽厚雄浑,余音缠绕,音调起伏高昂,委婉动听,富有神韵,令人叹为观止。当前,民乐热潮正酣,而启智健体的古筝更有发展空间。因为古筝的每一根琴弦都能够表达出多种不同的音符,那舒缓悠扬的琴声,就像潺潺流水,能够唤起听众内心“浮在云端的平静”。这一点,其它一些西洋乐器则是难以做到的。正因为这样,在国外,凡是质量较好的古筝价格达到24000元人民币,一根琴弦的价格也在900元人民幣左右。令人感到特别兴奋的是,2022年2月15日,在全国人民喜庆元宵佳节时,远在太空的神舟13号女航天员王亚平用古筝弹响了《茉莉花》。画面中的王亚平是那样怡然自乐,那样温情脉脉。由此我想,古筝都上天了,真正成了“天上之乐”,不论今后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也不论互联网如何变化,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古筝一类的乐器,都将一脉相传,永远不会消失。
对于传说已经失传上千年的形状与“秦筝”相似的“筑”’,我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觉得“筑”的失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是“皇权至上”,皇宫高墙阻隔,再加上“筑”在演奏上进入宫廷雅乐以后,由于听众少而演奏手法又十分复杂才逐渐失传的。“筑”这种乐器产生于西周时期,普及于春秋战国,兴盛于秦汉,失传于隋唐,具体来说,很有可能失传于“雅乐”的衰败期亦即五代十国时期;且“筑”与“筝”近乎同源,与荆楚大地和湖湘文化关系密切。
远古时代,先民的娱乐生活和宗教生活是结合在一起的。史料记载,被称为南蛮之地的荆楚大地“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指男巫)作乐,歌舞以娱神”。其时,楚地可谓遍地巫风。正是这种风俗,产生和形成了荆楚大地上的民族宗教音乐——巫音;巫音后又发展成为楚声。而楚声的代表作即为《九歌》。这《九歌》就是一组民间祭祀的乐歌,共11曲,是在屈原之前就有了,都是以祭神为主,后经过屈原搜集整理得以保存下来。而在春秋战国以后,民间的宗教音乐开始由娱神转变为娱人。其中一方面进入宫廷,成为以管弦乐为主的“丝竹”音乐;另一方面仍留存于民间,成为以管乐器和击乐器为主的“吹打”音乐。
以上所说,虽然没有明确在这个时期有“筑”乐器的出现,然而,在1993年湖北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发掘15年之后,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长沙的西汉王后渔阳墓中挖出了三件乐器,后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专家们论证,一致认为这三件乐器就是中国的古代乐器——“筑”(其实在长沙马王堆一号、三号墓中也曾出土过“筑”等一类乐器)。长沙王后墓中出土的三件“筑”乐器与湖北曾侯乙墓东室出土的一件特殊乐器(该墓中共出土125件乐器)即被一直认为是“钧钟”的那件乐器形状完全相似。曾侯乙墓出土的那件乐器形若长棒,整木雕成,首段正方,尾端正圆,通长115厘米,面宽5.5-7厘米,表面平直狭长,方形首段中空似音箱,圆形尾端实木实心类似木柄,器身通体以黑漆为底色,以朱、黄两色描绘出各种纹饰。首端立一蘑菇柱,供拉弦之用,弦虽朽烂无存,但从柄端并列的五个弦孔来看,此器物为五根丝弦。应该说,曾侯乙出土的这件精巧、亮丽、美观的乐器就是被认为逐渐失传的古代拉弦乐器——“筑”。而这件“筑”和以后长沙王后西汉渔阳墓中出土的那三件曾经被文物界称为“天下第一筑”(现陈列在长沙简牍博物馆)有四个方面相同。一是形状基本相同,都如今天棒球手们使用的击棒,一头大,一头小,一头方,一头圆。二是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由整木剜制而成,大头是音箱,并有系弦柱。三是尺寸基本相同,其中曾侯乙墓的“筑”长115厘米,面宽5.5-7厘米,而长沙王后墓中的“筑”,一件通长93.5厘米,面宽5.1厘米,另外的通长117.4厘米,面宽5.2厘米。就是说,它的通长都是现代的一米左右,面宽也相差无几。四是基本功能相同,都是利用五根弦来演奏乐曲,由自身的音箱把弦上的声音放出来(至于当时演奏手法确实已经失传)。由此,我产生了下面几点想法。一是“筑”和“筝”可能是同一类或同一种古典乐器,都是荆楚大地先民们用于祭祀的诸多乐器中的一种,只不过是“筑”虽也成为宫廷雅乐,但因弹奏手法复杂而逐渐消失了,而“筝”则在五弦基础上不断得以改进而流传下来了。二是始皇帝在宫中所听到的“筑”乐,由于西周以后,楚国在春秋近三百年间先后灭掉四五十个诸侯国,雄踞南方,到战国时,已是“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气凌中原。因此也可能是秦统一天下后,由荆楚大地进入宫廷的“楚声”音乐,虽说“汉承秦制”,且在文化艺术上基本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但始皇帝在宫中所听“筑”乐是不是像长沙西汉王后“三筑联奏”的演奏形式现在还无法确认,只是始皇帝在宫中听过“筑”乐,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三是虽说荆楚大地的“巫音”“楚声”在当时仅仅是一种先民的生活习俗,但这种东西,也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根脉,特别是经过“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的创作,“巫音”“楚声”或“筑乐”“筝声”,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元素。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一些想法甚至是猜测,说出来是为了向大家讨教。
在这里,古筝本身只不过就是一件乐器,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通过古筝而发出的乐声里,大致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某种关于故乡、关于国家、关于民族的情怀和梦想。古代的人们不仅仅是把古筝作为悦耳之娱,而且十分看重音乐的感化教育功能,所以古时候把“礼乐”并称,《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无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西周开国元勋姬旦被后世儒家尊称为“周公”,被誉为“制礼作乐”的圣人。周公制礼作乐,成就了礼乐文化,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音乐形态即“雅乐”。这种“雅乐”出自宫廷庙堂,曲雅纯正,和谐庄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故有谓“八音克谐,神人以和”之教,有“乐语教国子”之训,有“乐所以荡涤,反其邪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论,而孔夫子则有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之说。在这里,上古乐器形制由金、石、丝、竹、革、木、匏、土八种材料制成,称为“八音之器”,即八个音部,共38种乐器,而鼓乐由于具有震撼力和神秘性,从周朝开始,就被誉为“八音之首”,备受重视,并赋予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含义。紧随其后的便是“钟乐”了,它被称为“金奏之乐”,大凡国礼,“鼎食”必有“钟鸣”。“鼓”和“钟”,在古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权力的象征。这些传统说法也告诉我们,古筝一类的乐器如果通过有组织的音乐形式而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时,则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因此,我们的老师时常跟我们说,古筝植根于中国悠久文化,有着“格物致知”“以乐化人”的作用,不仅可以安顿人的身心,甚至这样的音乐艺术还是一种“潜在的解放力量”。我曾读过一个历史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吕布投奔袁绍并为之立功,但却遭到袁绍的猜疑和嫉妒。吕布察觉后借机告辞,以免遭受杀身之祸。袁绍则选派30名壯士,名为护送,实则要谋害吕布。一日夜幕降临,藏匿于帐房外的壮士正要动手时,忽听到帐房中传出悠悠的筝声,好似涓涓细流、春莺高歌,壮士们不知不觉都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中,待到捉拿吕布之时,吕布却早已“远走高飞”了!难以想象,筝声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虽说这只是历史传说、文化轶事,却能够流传于民间,这也说明了古筝艺术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关于宫廷雅乐,源起于周王制礼。东周时期,在周王室诸侯国曾国的宫殿上,总是钟鸣鼎食、乐声袅袅、余音绕梁,呈现着古代礼乐文化的庄严场景。君王、诸侯、卿大夫、士等,按各自的身份席地而坐,聆听用钟、鼓、磬等雅乐乐器奏响的“天上之乐”“皆形见于乐”,此乐即为“雅乐”。周公制礼作乐,引礼入乐,形成的礼乐文化,其目的在于教化安民、强化等第、规范尊卑、治国安邦。特别是周代以来,确立了以雅乐重器“乐悬”(即乐器摆放方式)为中心的乐律标准,使雅乐成为中国乐文化的“基因”。在春秋时期,曾出现“礼坏乐崩”的局面。后经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的努力传承,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同,以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从战国先秦文献看,当时有两个诗歌文化传统,即音乐文化传统和文本文化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西周诗歌,至西晋荀勖修改雅乐而最终消亡。而出现于西周初年的《诗经》文本,特别是经孔子“乐正”,使《雅》《颂》各得其所的重编《诗经》文本,及西周晚期的怨诽雅诗,即所谓“变雅”,其文本内容早已比音乐部分重要得多。西汉时期雅乐使用的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至成为教化安民、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及至大唐王朝,国家昌盛,礼乐制度、宫廷雅乐得以空前繁荣。但到五代十国时期后,政权更迭不斷,雅乐进入衰败期。宋朝立国三百余年,雅乐上承周秦、汉唐雅乐,下启明清祭孔雅乐,影响深远,盛极一时,雅乐的音乐作品和演奏形式还远播海外。不过古人认为,“乐”和“音”不同,“音”是指没有舞蹈的表演,“乐”是融舞蹈和唱歌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级别的表演。并且认为“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所以从上古尧舜起,直至清代末年,雅乐舞伴随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总是居于正统地位。
由此我也想到,历经几千年的苦难辉煌,为什么我们伟大的祖国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什么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有光焰不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传承,可以说,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激荡在国家发展中的深层力量”。所以,习总书记教导我们:“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一精辟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牢记心中,永远坚守。
话说回来,我与古筝结缘于小学的时候,相伴已有十多年。虽然古筝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听说古筝的起源到今天还没有最后定论。不过对于我来说,不论古筝起源于何时何地,也不论古筝有多少流派、技法和怎样不断的创新,我都没有更多的去想过,而只是觉得古筝无时无刻都在我的身边,与我为伴,带给我快乐与遐想,从而给予我力量!特别是当我看着这古筝,想起《渔舟唱晚》里的欣喜欢歌、《浏阳河》的山水画图、《高山流水》的激昂柔美、《寒鸦戏水》的明快跌宕、《汉宫秋月》的哀怨悲愁、《蕉窗夜雨》的客家韵味、《出水莲》的清纯剔透、《秦桑曲》的委婉缠绵、《东海渔歌》的欢声笑语、《香山射鼓》的空灵意境、《战台风》的磅礴气势、《雪山春晓》的淡雅纯真、《侗族舞曲》的深刻大气、《春江花月夜》的柔和坚毅……在这意境之中,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一幅又一幅的弹琴画图,我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使我时刻保持着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之气,时刻想着向善向上,仰望星空,向着远方!总之,古筝或者古筝文化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其所显现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人文精神以及那无法估量的价值,已经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基因注入到我们的血液甚至骨髓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情趣和行为。这也许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深层力量,促使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特别珍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的每一件文化遗产和物品,并努力使它不断得以传承,得以创新!
波兰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费里德里克·肖邦的墓志铭上说:“你最珍视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古筝因为造型独特古朴、音域宽广深厚、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和韵律高昂强势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被称作“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总的来说,我十分珍视我的古筝情缘以及那些无可数计的、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所有物件。我的那颗具有家国情怀和荣光梦想的心,将永远植根于“筝筝作响”的音符和旋律声里。
2022 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