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方法

2022-05-28李永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9期
关键词:考试焦虑高三

李永森

【摘要】考试焦虑是由考试压力所导致的一种心理障碍,而这种症状会对考生的思维产生影响,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考试紧张,对学生临场发挥产生不利影响。高三学生考试频繁,学习压力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高三教师不仅仅只是看见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考试焦虑,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便学生能够轻装上阵,从容不迫地应考。

【关键词】高三;考试焦虑;心理调节

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普遍比较缺乏自信,到了高三,离高考越来越近,一些高三学生觉得自己还缺乏很多知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还存在许多漏洞,离自己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临近广州一模、二模等大型考试的时候,部分学生常常失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考试焦虑,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便学生充满活力和自信的心态迎接高考。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及其表现

在心理学上,考试焦虑症又被称考试恐惧症,它是指由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考试焦虑在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产生负面影响,根据考试焦虑发生的时间,可分为考试前焦虑、考中焦虑和考试后焦虑。

1.考前焦虑表现为持续性地不安。学生们总是想着考试结果,如果这次考差了怎么办,复习的时候有这么多的知识漏洞怎么办。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心理紧张、情绪烦躁、效率低下。例如,一些学生好像学的都忘了,越复习越觉得好的都不会,他们读得越多,就越焦虑,考试前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2.考中焦虑表现为怯场、头晕等。一些考生进入考场后,有时他们对考试期间偶尔的刺激特别敏感,他们的思维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难以迅速的从头脑中提取相关知识。有些同学在考试中遇到较难的题目时会很慌乱,慌乱混乱,使一些简单的题目会出错。

3.考试后焦虑表现不稳定。有些学生在考试结束后成绩公布前会感觉到焦虑,特别担心自己考不好。当然,每个考生的考试焦虑表现都是复杂而不稳定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些学生的焦虑是暂时性的,只出现在一定的阶段,而有些学生的焦虑是有规律的、习惯性的。考试焦虑的危害也是明显的,如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短路等。过度的考试焦虑往往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惊恐、头晕、失眠、厌食等现象。这些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本身具有竞争性。如果学生不能控制考试焦虑,就会严重威胁学生在考试中的正常表现,导致考试失败,使学生感受不到學习的乐趣。

1.精神压力。一些老师或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提出了不适当的要求,如这次考试要进步多少名、考多少分;或者过分夸大了一两次考试与学生将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未来关系。而这些外界过高的期望,学生难以达成,这会让学生特别在意考试结果,特别害怕失败。而长期在这些压力之下,学生必然会产生对考试的紧张、焦虑感。

2.学生个性差异。青春期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不平衡,容易产生焦虑现象。此外,心智健全的人焦虑的可能性较低,即使他们焦虑,他们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性格内向、不太自信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

3.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果学生感到应考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大差距,以及在取得良好考试成绩方面有较大困难,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其他人可能会在考试前感到自信,但一旦他们到达,他们发现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满足考试的要求。缺乏考试经验是不可避免的,很容易在考场制造恐慌。知识储备较好的学生对问题的类型、思维方式、答题要点和评分标准有较好的理解。他们有一些测试经验和技能。他们在检查室里会很舒服,能够冷静地设定他们的优先事项,并花时间回答问题。

三、考试焦虑的辅导方法

1.调整心态。考试只是复习我们平时学习的一部分,只是检验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以便我们发现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面对考试,我们应该自信,积极准备,冷静和平静地参加考试,而不是作为一个负担。

2.调整期望。面对考试,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名。事实上,只要是考试,就会有快乐和悲伤。如果你的平时表现一般,在这个时候却提出了一些自己难以达到的目标,不仅不能达到目标,而且增加紧张、焦虑。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实际的知识水平基础,设定比自己的目标稍高一点的目标。例如,选择班里比自己稍好的几个学生作为下一次超过的目标就比规定自己要提升多少分数、进步多少名次更好实践。学生可以根据平时多次考试的情况,衡量一下自己当前水平,总结总结存在的知识漏洞,然后制定出达到目标的大略计划,如分几个阶段来实现、怎样实现、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3.合理调节自己的作息时间。考试之前,人人都想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就特别努力,以至于下课不休息,中午不午休,晚上熬夜加班等。但是没有好好休息,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让人过度疲惫。人的注意力有周期性起伏波动的特点,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复习后,大脑的注意力水平必然下降,所以比较科学的备考方式是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放松心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的运动后,再投入到学习中,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4.熟悉考试题型,做好时间规划。很多学生试卷一发到手中就直接做,不浏览全卷,一旦考试中遇到难题就把时间和精力消耗上去了,以至于时间不够用,后面还有很多简单的题目因为没时间做而失分。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对试卷的整体情况缺乏认识,缺乏时间规划。所以,考生需要浏览全卷,对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大体认知,然后再分配时间。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往往一遇见难题就慌乱。考生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度,如10分钟都没有一点思路,就要果断放弃,迅速投入到下一个题的思考中。此外,当考生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这个题目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大家都一样,尽力就可以了。

四、结语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通往人生梦想的重要台阶,保持适度紧张与兴奋,专注而稳定,是考生的最佳状态。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考试焦虑,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轻装上阵,从容不迫地应考。

参考文献:

[1]周建面.对考试焦虑,该怎么办[J].科学大众(中学生),2021(09).

[2]郑普阳.考试焦虑的“出处”与“归途”[J].大众心理学,2021(09).

[3]杨逢云.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分析与干预研究——以某高中高三学生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48851977-EF3A-4281-8721-12442FA154FB

猜你喜欢

考试焦虑高三
高三·共鸣篇
害怕英语考试的女孩
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