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剪纸传递共同战“疫”正能量

2022-05-28溧统宣

华人时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核酸剪刀

溧统宣

剪刀翻飞、红纸留痕,传递着一份对非遗手艺的热爱,一颗牵挂疫情的赤诚之心。

南京非遗剪纸传承人、溧水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吴治平,三年来用一双巧手,创作了几十幅“战疫”的剪纸作品,用剪纸记录着战“疫”感人瞬间。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表达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致敬,也有的是宣传防疫知识,呼吁大家少流动、不聚集,每个人都做好防护。

作品背后,藏着许多故事

许多剪纸作品背后,都是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近日,吴治平去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孔家村委會做核酸检测,在他前面做核酸的一位农民,因为年纪较大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在志愿者还有民警热情细致地帮助下,这位农民顺利地完成了核酸检测。

“当时,我就拿起手机将这个过程拍下来了。”吴治平说,在这个画面中,你可以发现这位老大爷脚上穿着沾着泥巴的胶鞋,显然是刚才还在地里干活,抽空赶来的。疫情之下,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都非常重要。而当他在检测过程中遇到困难,身边立刻有人站出来帮助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入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一线工作者、志愿者……他们用行动守护家园,为疫情防控筑起第一道防线的力量。

吴治平根据当时拍下的照片,回去后就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简单而又普通的一个画面,却体现了疫情之下,大家的坚守与感动。

三年作品,体现时代变化

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有时不得不被按下“暂停键”“慢行键”。我们去经历、去感知、去记录、去改变,然后继续努力地向前走。

从吴治平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人们在抗击疫情时所作出的努力和改变。“在和疫情作斗争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累积经验,比如南京在这波疫情前,就让市民填报并生成了核酸检测身份码,有了码做起核酸检测,速度就提升了很多,像这些细节都在我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今天啊做核酸啦?”简单7个字,浓浓的南京味儿,就像那句富有南京特色的“啊要辣油啊?”一样。在吴治平这幅《今天啊做核酸啦》的作品中,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在帮一个姑娘做核酸检测。医护人员低着头,弯着腰,眼神专注而耐心,姑娘仰着头、张着嘴,细节传神。

纸薄情深,剪出抗疫瞬间

吴治平说,剪纸虽然是一项古老的技艺,但是我希望能从中体现时代的变化。不满足于将其仅仅施展在生肖、景色、人物之中,从2022北京冬奥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到抗击疫情的故事……吴治平希望能用自己手中的这把剪刀,记录下这些有意义的时刻。

“特别是在这次疫情中,我虽然无法作为一线人员去战斗,但是也想为抗击疫情使出自己的一份力。”吴治平说,“就像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历史,我要用自己手中的这把剪刀剪出抗疫的最美瞬间。”

纸薄情深,小小的剪纸寄托着美好的期盼。简单而又普通的一张张剪纸作品,生动展现了全员参与疫情防控的暖心画面。

(责编  郭博文)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核酸剪刀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剪纸作品赏析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于富业剪纸作品
石头剪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