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容诚: 游子绵薄力 报国寸草心
2022-05-28古桐
古桐
1976年1月,张容诚生于南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从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他爱这片熟悉的土地,爱南京的文化,爱南京的生活方式,爱南京的街道和茂密的梧桐树,更爱清香淡雅的茉莉花香。25年后的他,选择去加拿大继续学习创业。在河海大学他学习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在父亲的建议下,他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可是他并不习惯在条框中工作的方式。放弃了当公务员的机会,选择了从事金融行业。2003年张容诚怀揣梦想踏上了出国路,来到了加拿大温哥华,对于北美洲大陆,温哥华是离中国最近的大城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包容性极强的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
新移民生活在历练中积蓄能量
2003年11月15日,拖着四个大行李箱的他站在雨中等候朋友来接机。当在车上看着两边的城市建筑,他的心一下子凉了。这是国外吗?这是世界排名第一、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吗?道路两旁老旧的建筑、满地的落叶,一眼望去道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车辆也少的可怜。正当他疑惑的时候,接机的朋友说了一句:这是温哥华比较繁华的百老汇街,顿时张容诚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接下来朋友把他送去租好的住处,车子停下来后,眼前是一栋老式别墅。加拿大人的住房都是以别墅为主。朋友把张容诚安顿好就離开了。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听着墙上滴答滴答的钟声,一切是那么的安静,一切感觉是静止的,突然耳朵有一种憋气的感觉。在国内从来没住过这么大的别墅,还真有点害怕,每天晚上只能把灯全部打开才敢睡觉。刚来的第一个月,每天就是看看报纸和电视,也不敢乱跑,偶尔朋友带他出去玩一玩,看看风景。通过看报纸得知有中侨互助会这个组织,专门帮助新移民介绍工作和安家、解决困难。于是就去联系了中侨工作人员。在中侨的新移民培训班中,认识了5个家庭,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都是刚刚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的。
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餐厅送餐,送了三天,由于速度太慢,被老板炒鱿鱼,走的时候老板看他像个孩子,拒绝支付三天工资,在张容诚据力理争下,餐厅老板只付了两块钱工资,他手里握着这两块钱,心里在流泪,握紧拳头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
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韩国餐厅当帮厨,每天要洗好几千个碗,切好几百斤的菜,干了六个月,从150斤瘦到了130斤。有件事让他至今难以忘记,有一天在员工就餐时,大家在吃韩国泡菜,老板的妈妈,韩国人,走到桌前把这碗泡菜拿走,气势汹汹地对大家说了一句:这个泡菜很贵,是给客人吃的。你们不可以吃。这简直是一种侮辱。事后和几位同事商议决定干完这个月就辞职。
第三份工作:这份工作应该算是新移民的摇篮———大统华超市,来加拿大的华人有三分之一都在这里打过工。当他来到面试官面前时,面试官问道:你在物流部门工作过吗?张容诚回答工作过,只是听说有工作经历的人比普通员工高很多,所以就脱口而出。事实证明,在他四年的工作中,他确实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员工,不仅每年工资都有大幅度提高,还被提拔领导岗位。
海外创业路从困境中起航
海外新移民的创业路是艰辛而富有挑战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容诚接触到了国际贸易这个行业,因为在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对国际贸易的运作还是有一些了解。他每天下班或周末,就在各商场里转悠,看哪些东西买的人多,现在流行的时尚有哪些。他有时候还会主动和逛店行人搭讪,咨询流行时尚。他首先选择了T恤和牛仔裤这两个产品,因为北美大部分地区是牛仔文化,牛仔裤需求量大。从选款到设计再到生产,每天忙的只睡四五个小时,中国的工厂生产要求很高,很多厂家起步要几千几万件才可以生产。对于从来没有做过贸易的张容诚来说,如果销售不出去就会全部亏损。他反复思考决定在产品款式和图案上下功夫,把所有资金投入最好销的十款产品上。产品销路如何解决又摆在面前,通过做进出口生意的朋友介绍,知道北美的很多贸易企业都是通过大型博览会接到客户订单。说干就干,在网上搜索到全世界最大的博览会有哪些,他给每一个主办方打电话咨询时间、费用,以及对参展企业的要求,选出了适合自己产品的展会。每年都要参加各种展会数十个,也给他的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创业初期,由于人手短缺,创业者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得不亲自操办,很容易造成精力分散,他自己的主要目标和方向淹没在了琐事当中,但是在这个阶段,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会公司管理至关重要。从2007年开始,张容诚创办Golden Shoreline Trading Group 公司,整整十五年过去,目前公司在纺织品贸易上,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都打通了渠道,同时创立了北美珠宝品牌MOMO Jewelry,远销十几个国家。公司还在加拿大列治文市投资新建了餐饮连锁Tiny One,还投资了房地产等项目,积极参与到本地政治经济建设中,组织参与了国会议员竞选,并担任加拿大投票竞选委员会高贵林选区竞选副主任,为海外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在参政议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所有海外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每天都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只有这样最后才能真正迎接成功的到来。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曾经有过精彩的憧憬和体验。追求无悔,在努力无憾的生活中,他们一路奔向未来。
赤子之心回报社会
如何看待回报社会,张容诚说:要从两个方面看待,首先是带动大家富裕起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分担社会负担。第二,就是做慈善事业,中国的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在社会出现新的利益分化的情况下,更需要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和新的社会团结来凝聚人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说,要把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慈善事业作为一种对他人的爱,人心向善,不分地区、民族、年龄,不分男女老幼,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对慈善事业开始了解、关注和参与,而且他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实力来关照社会慈善事业,这无疑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2008年开始,他就领养了5名失学儿童,其中两名来自埃塞俄比亚,一名来自非洲刚果,另外两名来自于中国甘肃,他一直供养5名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直到他们高中毕业。每当他看到这些孩子们来信汇报学习成绩和问候时,特别欣慰,在来往书信中他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汶川地震、抗洪抢险、中国抗击疫情,都出现张容诚的身影,联络华侨华人捐款,组织老乡们在海外一线协助政府抗击疫情,等等。张容诚说,做这些事,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让他肩负使命。
凝聚侨心发挥侨力
随着海外华人数量越来约多,有着浓厚爱国爱乡情怀的张容诚,在2017年建立了以江苏和南京老乡为主的海外侨团,从最初的35人,发展到目前2000人的庞大社会群众团体,社团在各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每年社团都要组织老乡们开展各种联欢交流活动,搭建这个平台的目的是让老乡们情感互动、生活互助、信息资源共享,使老乡们更有凝聚力,让漂泊海外的同胞们有家的感觉。在2017年,得知有位老乡得了癌症,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还离了婚,目前又失去了工作。张容诚立刻组织大家为其捐款,在短短一星期就筹集到10万元人民币,这位老乡拿到捐款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创立社团以来,每年大大小小活动有数十次,人少时几十位,人多时几百位参加,这一切归功于他用企业管理方法建立起来的社团管理团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同类社团中,加拿大江苏侨商总会和加拿大大温情怀(秦淮)南京人群,无可争议是最出色的社团之一,在当地社会极具凝聚力和号召力。
2020年,全球遭受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家乡的一山一水是我们的根,祖國和家乡的疫情防控牵动着我们的心。”2月1日下午,由张容诚组织的加拿大温哥华近千名南京老乡们紧急募集资金,一个星期募集善款四十余万,在海外采购的7000多件防护服、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和口罩及时送抵南京,由南京市疾控中心分送到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
“为了在最短时间募集到这批防护用品,温哥华南京人‘老乡群’已连续十几天24小时‘在线’,要和家乡人民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在南京禄口机场,牵头组织募集的加拿大温哥华“大温情怀(秦淮)南京人群”群主、加拿大江苏侨商总会会长张容诚通过网络连线对记者说:自国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家乡南京的疫情防控成为加拿大近千名游子每天的牵挂,他和陶菁菁、崔小柠、张慧、郭轶菲、赵卫星、王静、业绪根、巩福廉、张玉光、陈玲、吕建萍、张文庆、徐挺、朱庆庆等几十名老乡一起成立了应急小组,牵头组织向家乡疫情防控一线赠送防护用品的募集活动。
“每年春暖花开,梅花山的梅花,盐水鸭、皮肚面、鸭血粉丝汤、小笼包等,都是我们相约回宁的期盼。”今年老乡们共同的心愿和期盼只有一个,和家乡同胞一起战胜疫情。发在群里的倡议书得到全体老乡积极响应,爱心款每天都在增加。“层层口罩挡住了病毒挡不住爱”“看到医生护士脸上被面罩口罩勒出的血痕,我们心疼,他们也是爸妈的孩子、孩子的爸妈”……牵挂感动变成行动,老乡们积极投入到募集工作中,小朋友们也捐出了压岁钱零用钱,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和祖国在一起。
“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每次都让我们热泪盈眶。非常时期,更能感受到海外同胞心系祖国的赤子之心。”这次募集得到海内外同胞大力支持,每当他想说声“谢谢”时,听到的都是一句:“不谢,我们都是中国人。”
往后余生将更加努力
张容诚组织广大侨商侨胞宣传、支持家乡经济建设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认可,先后被聘为江苏省政府外事办青年友好使者、江苏省海联会理事、江苏省侨联侨商总会理事、南京市海联会理事、南京市侨联海外顾问、南京市鼓楼区海联会海外顾问。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团结海外同胞,在促进中加友谊和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习上,他始终没有放弃持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他始终把爱国主义作为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使自己成为一名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成为一名自信乐观,意志坚强的人,这是张容诚的人生前进的方向。他说:“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无时不心念祖国,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进一步团结广大侨商,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编 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