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刚:“海燕”在腾飞
2022-05-28孙耐青袁利吉
孙耐青 袁利吉
走进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的民企“无锡市海燕高压泵阀厂”,笔者被眼前所见深深折服:建造年代较久的厂房虽略显陈旧却非常干净,机器设备零件产品等有序摆放,大门口竖着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天气预报和安全生产提示,墙上印刷着“树形象、立品牌、创名优、占市场”“科技兴厂、振兴海燕”等醒目标语,工人们按部就班在各自岗位上娴熟认真地工作,墙上挂着的奖状整齐排列,从“纳税大户”“中国知名高压泵十佳品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到“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劳动保障诚信单位”等琳琅满目,显示了这家企业雄厚的实力。见到闻名已久的“海燕”老总季刚,四十多岁,高大儒雅,热情直率,正能量满满,确实当得起他头上“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人大代表”“惠山区侨联副主席”“前洲商会会长”等诸多头衔。
在和季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并实地参观工厂后,我们对“海燕”这家无锡本地知名民营企业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深深感到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在季刚身上,我们清晰看到了“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的魅力展现。
是“富二代”,更是“创二代”
季刚父亲于1992年开始办厂,2001年,季刚正式接班。当时,厂里只有30多个工人,年产值800多万元。
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季刚充分认识到,与最强者比起来,自己的实力还不强,产品质量有待大幅提升,而要想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必须和世界先进企业同台共舞。季刚是积极的实践者和行动派。经过多方努力,寻找到了全球石油装备的龙头企业“Weatherford”公司,并提出“海燕”作为配套企业,为他们生产一些特种高压泵阀。刚开始,Weatherford公司对这家来自无锡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根本不屑一顾。他们“扔”给季刚一些图纸,意思是,“如果你们有本事生产出来,我们或许可以考虑。”
回忆起当年的曲折经历,季刚笑着说:“这些图纸拿回去后,一开始看也看不懂。”后来,他组织人员进行高强度的“集中攻关”,反复试验,精益求精,终于在规定时间的一半拿出了合格的产品。产品样本送到Weatherford公司后,他们都惊呆了,万万没想到,一家乡镇企业,居然能生产出如此高难度、高质量的产品。经过检测,海燕的产品完全符合要求。就这样,企业凭借严谨的态度和严格细致的产品品质,最终赢得了Weatherford公司的青睐和肯定,成为了他们的长期合作伙伴。
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大大提升了“海燕”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海燕”迅速壮大,频频打出精彩的国际牌,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75%的产品出口,“海燕”潇洒的身影遍布世界近20个国家及地区。如今,“海燕”已经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设计制造高压泵产品的民营企业,年产值达1.5亿元,在国内同行业跻身前三位。
专注“专精特新”,矢志打造“百年老店”
“如果样样都要做,那么样样都做不好。”季刚认为,“自己没有加工优势的产品,尽量不做,自己的‘拳头’产品,则企业一定要立足‘专精特新’,做精、做强。”季刚的“宏愿”是要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
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技术升级,专注自主创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品质,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技术实力,季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还投资300多万元引进国内唯一的高压泵的电脑测试中心实验室,让每台出厂的泵经过测试中心严格检测,“无缺陷”送到客户手中。
人才是成事之基。季刚很注重人才的培养。每年,他都把工厂中层干部送出去培训,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2005年,季刚曾把工厂所有员工分两批送到江苏大学深造,为员工集中“定制”了机械专业的大专班课程。季刚自豪地说:“我要让海燕的员工即使离开海燕到别的企业就职,也是受欢迎的员工。”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海燕”内部管理也令人叹为观止。公司上上下下干净整洁,产品摆放整整齐齐,每一个零件都有专属“标号”,工厂开办至今未發生任何一起安全事故……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靠的是工厂科学严明的管理制度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安全生产、品质管理的坚守。“乱的生产现场做不出好产品。”季刚笑着说。季刚在工厂内专辟“安全巡视员”岗位,每天由中层干部组成巡视小组,对各岗位上下进行严密的巡视管理,一发现小问题,就及时更正处理,将安全隐患有效掐灭在萌芽阶段。
目前,“海燕”生产的100多种型号的各类泵阀凭借精良品质获得市场普遍好评,产品销售基本年年保持15%的增幅。其中,“海燕”自主研发的“消防高压水雾枪”开国内先河,能独立保护高楼建筑及海洋船舶的机房、动力系统;2009年,“海燕”成功研发出适合远洋深海作业的特种高压泵阀,蛟龙号7000米深潜与神舟九号飞船试飞均采用了“海燕”的产品替代进口的超高压水泵,一举改变我国军工船舶超高压水泵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
立足本地,勇担社会责任
“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和政府百姓的支持,企业就得不到发展。现在我们把企业做好了,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桑梓。”季刚坦露心扉。
由季刚担任会长的前洲商会是无锡最活跃的基层商会之一。每年,在季刚的倡议带领下,前洲商会都组织会员赴国内外参观考察,向大企业学习管理经验,与高校寻求对接合作机会,去展览会领略前沿科技……同时,根据会员企业的需求,把专家学者“请进来”释疑解惑,如2015年,专门请来日本的工程师,现场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最近,请来专业人士为企业管理人员讲授“营改增”相关知识和政策要求。此外,前洲商会还积极搭建联合采购、营销合作平台,帮助会员企业互通信息、降低成本、共同发展。
至于慈善公益事业,前洲商会更是每年必做,已形成一种传统和习惯。每年,季刚都会带领其他企业家一起到街道小学、敬老院、环卫所等地开展慈善公益活动,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展现商会“爱”文化和微公益特色品牌。前洲16岁花季少女冯金娜罹患脑瘤,季刚等商会成员获悉后纷纷捐款,仅一天时间,会员的个人捐款达到2万多元,商会还专项拨出善款5000元,共计捐献26600余元,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对于一名企业家来说,把企业办好,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季刚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善待员工等方面。工厂里党支部、工会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科学合理,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还专门为员工开辟了健身房和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平时,季刚对员工非常关心呵护,企业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在当地都属于中上水平。同时,对工人的管理严格细致,他感慨地说:“我们厂里男工多,女工少,每个工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对工人严,就是对工人负责。”因此,“海燕”自创办至今30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对一家制造业企业来说,是殊为不易的。也因如此,“海燕”的员工流失率很低,很多员工都安心在厂里工作,认真负责一干就是几十年。
时代浪潮汹涌激荡,“海燕”在季刚的带领下,更待乘风破浪,展翅飞翔。“海燕”的腾飞,也是无锡本土民营企业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缩影和希望所在。(责编 许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