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分析

2022-05-27刘丽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糖尿病

刘丽英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中心卫生院广北分院,山东 东营 25734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紊乱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逐渐成为继肿瘤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非传染性疾病。针对糖尿病目前还缺乏特效药物,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应及时对患者实施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将分析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详情见下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的糖尿病患者68例为对象,对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均为糖尿病,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0.65±8.27)岁,采取尿常规检验;观察组平均年龄(61.52±9.52)岁,采取生化检验。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试验。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疾病;伴随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尿常规检验:检验前一晚患者应禁食禁饮,保持空腹状态,选取患者10Ml中段尿为实验样本,采取尿液分析仪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检测法检测。

观察组采取生化检验:检查前一晚禁饮禁食,检查当日保持空腹状态,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剂量为5ml,对患者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再将数据转化为SPSS16.0数据库,以“(n/%),x2”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以“t,(±s)”检验文中相关计量资料,对照实施前后相关信息,若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的特征,则表明(P<0.05)。

2 结 果

2.1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研究

表一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研究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33例有效、1例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二中28例有效、6例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表二 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

2.3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检测指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三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指标(±s,分)

表三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指标(±s,分)

GLU TC TG 2hPBG GHb时间 例数(mmol/L)对 照 组 34 5.40±0.45 2.56±0.76 9.78±1.41 11.57±2.31 7.79±1.17观 察 组 34 9.74±1.52 2.31±0.35 8.62±1.79 10.19±1.65 6.61±0.85(mmol/L)(mmol/L)(mmol/L)(mmol/L)

2.4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前后指标 两组患者诊断前后指标比较,观察组诊断后生存质量及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表四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前后指标

2.5 两组患者焦虑评价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更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

表五 两组诊断前后焦虑评价结果比较(±s,分)

表五 两组诊断前后焦虑评价结果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诊断前 诊断后观 察 组 34 70.25±5.15 45.55±5.12对 照 组 34 65.12±2.01 62.22±4.75

2.6 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 详情如下:

表六 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2.7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需的时间 观察组患者检验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表七 两种检测方法所需的时间比较

2.8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评分 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行为、血糖监测的各项自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表八 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评分比较

2.9 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 对照组34例患者中,阳性患者25例、阴性患者9例,阳性率为73.53%;观察组34例患者中,阳性患者33例、阴性患者1例,阳性率为97.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和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常见症状包括:全身乏力、疲惫。如若患者血糖指标长期处于异常情况,便会对患者的各器官造成严重影响。生化检验结果除了可以客观反映患者疾病类型外,还是医师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时的临床指标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不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检验结果准确率造成影响。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开展健康宣教,对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普及,以此提升患者饮食干预效果,血糖指标可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社区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食,注重日常饮食的营养搭配,叮嘱患者不可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同时指导患者在家使用血糖仪,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指标的各项变化。

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唯一标准,通过对患者血糖值的检测卡发现血脂异常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现象,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生化检验涉及诸多内容,包括肝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谱等内容,通过生化检验科为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为后续治疗的开展带来一定促进作用。为了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还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在临床检验中一旦发现溶血样本,应重新取样,及时纠正检验结果,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据笔者了解,基层医院在临床生化的检验中,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标本保存等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检测人员应对患者合理指导,确保患者的生化检验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然而许多患者未对这一点引起重视,导致标本采集不达标。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对样本制备综合技术不断强化,降低溶血现象发生率,确保检验工作的有序进行。当检验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展开全面了解并记录,对治疗方案合理制定,在手术治疗前应对糖尿病知识向患者科普,用通俗易懂话语与患者交流沟通,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临床检验中一旦发现溶血样本,应重新取样,及时纠正检验结果,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还应对标本运输及储存严格规范,促进标本保护意识的提升,如若患者血液长期置于室温,血液成本便会出现变化,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还应对质控小组予以建立,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予以复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信度,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应将检验方式与临床症状有机结合,对其准确判断,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常用方式包括:生化检验方式、尿常规检验等,调查显示,尿常规检验的时间较采取生化检验患者而言相对更长,且患者标本极易受污染,从而难以获得预期的检测结果,从而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随着我国生化技术的优化与发展,各种检测方式应运而生,在临床诊断中,当患者血糖浓度较高时,患者指标也会呈现上升状态,此外,还可将患者3个月内血糖指标反映出来,对患者的病情合理判断。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行为、血糖监测的各项自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糖尿病患者中采取生化检验,可提高检测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