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以“汉风唐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为例

2022-05-27刘贲

包装工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数字艺术

刘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以“汉风唐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为例

刘贲

(西安邮电大学,西安 710121)

坚持工科背景下“人文和艺术”融合的发展理念,把目光聚焦在工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依据高等院校《艺术课程标准》,结合西安邮电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生源质量,重点介绍数字艺术学院在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汉唐文化元素”课程为切入点,结合课程的教学过程,遵循实用性原则,回溯历史,反思地方文化的渊源,聚焦地域性文化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自我创新,从体验设计、田野调查的视角进行创新性实践,凸显“教”与“学”理念的优化,带领学生创意作出相关“汉唐文化元素”系列视觉作品,增加地方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灵魂认同。科学、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对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为关键。

融媒体;汉唐文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适应图形图像社交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1],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文科视域,以学生成长、成才为靶心,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直面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2],紧随时代脉搏,开启一线人才的实际急需通道,走好人才创新培养之路[3]。以持续夯实推进普通高等学校新基建,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评价、技术手段、培养范式等方面推进“四新”建设,坚持工科背景下“人文和艺术”融合发展理念,顺应基础平台和基本单元的专业调整需要。全面施策,多措并举,加强整体性推进[4]。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要,超前应变、主动应变、积极应变,全方位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优化结构、重视质量、凸显服务需求,定位办学特色,创新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建构新文科视域下人文社科精神和自然学科精神的汇通和融合,创新纵向和横向思维,这是当下一种有针对性客观适宜的培养路径。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集群师资条件、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合力更新[5],强调灵活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意表达、实践动手和设计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项目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商业文明、文化和公益事业的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感官艺术设计,是自然、社会和人文艺术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其核心主旨是运用数字科技和信息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方法、手段、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和处理,借助融媒体传递综合性数字化服务。主要涉及范围包括:造型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交叉学科领域,是“社会信息―数字媒体―消费者”之间组合关联与沟通的桥梁。

目前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双元制为基础和国家法律制度为保障的“德国式”比较有代表性,应用技术特色明确,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地效果明显;以学科交替等多种模式共存为基本特色的“美国式”,它既关注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的向度性引导与培养,同时也关注学生沟通表达、信息素养、隐性知识获取、创新批判、思维决策、团队协作兼容精神、可持续发展,以及自信心、自我管理的训练等。

2 课程存在和解决的教学问题

目前国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较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研究与实践符合新文科背景下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创新应用型高素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1)传统课程重视专业的差别和细化,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灌输,综合通识素养的美育被搁浅。对创新应用型教育的理解不够系统,仅停留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课堂教学阶段,内涵把握、价值性与功能性理解等也停留在表面上。因此需要把地方文化认知与研究作为立德树人美育的重要载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走访和田野考察的辅助教学模式,加深艺术历史情景化记忆与理解[6],研究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联动机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定位,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优化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加强课程综合改革,提高课程教育质量,并协同推进,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美育新格局。

2)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专业拓展的深度不够。创新应用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面窄,缺乏优质教学资源,专业拓展的深度不够,缺乏有效教学方法和系统教学体系。只有全方位、全过程将创新应用教育系统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科交叉的层次与维度。从具体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7],深入挖掘学科专业中的“科学美”“工程美”“技术美”“人文美”,不断优化课程目标,强化知识层次与结构,提高创造性艺术创作能力,拓展和激发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3)传统课程落实实践学习形式单调,学生受益面窄。创新应用实践平台不足,资源短缺且不完备。注重创新应用美育育人功效,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形式。通过分层教学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8],解决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现象。让学生享有接受创新应用教育的机会,形成人人学习创新应用课程、参加艺术创新应用实践的新局面。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9]。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亟需对实践应用教育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的新模式探索实践,重视创新应用实践教学和课程设置,真正强化学生基础性、专业性、发展性和职业性等方面能力,培养具备理论基础扎实,技艺精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3 开设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迅速、就业前景广阔和遇到瓶颈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进行创新应用教育评价势在必行。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分析、创新设计表达、批判性思维与设计实践[10]、兼容沟通交流、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高阶创意能力。塑造出“T”型(既有知识广度,又有知识深度)和“X”型(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知识)的综合人才,见图1。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前沿性、独特性和交叉性决定了进行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应用教育评价的客观必要性。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自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创意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其第一引擎动力。

图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色

以“夯实创意为基础、强化实践创作为内涵、彰显应用特色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通”“专”结合,“器”“道”互补,“专业”与“素质”并重,建构“核心技能+教学项目”的新课程体系。形成“创一—创意—创异—创议—创艺—创忆”六艺教学法,即绳锯木断、厚积薄发、水滴石穿的Foucs焦距目标的创一(方案创意聚焦的集中化);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的Idea概念构思的创意(方案情感认知的意趣化);创意演进、头脑风暴、细节洞察的Heterogenesis方案锁定的创异(方案创意联想的差异化);议论英发、崇论闳议、类比分合的Discussion文案叙事的创议(文案主题叙事的争议化);脍炙人口、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的Art视觉语言的创艺(视觉语言呈现的节韵律);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记忆深刻的Memory冥思难忘的创忆(方案解决问题取得的社会效应);六艺教学法目标指向明确,设计功能突出,从创意认识、创意思维、主题提炼、创意联想、创意整合、视觉形式等环节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筑造“双课堂(第一课堂为教学计划的课堂教学;第2课堂包括实践课和校外行业活动)+多基地(社会实体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合作)”递进式“知行合一”的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实践平台,拟形成“实题命题创作—创意实践测评—落地应用成效”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新文科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建构模式

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涉及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育人模式、产教协同等环节,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操作切合实际要求的有益探索。课程注重整体规划,图形图像社交时代,突出高阶能力培养主线,课程拟采用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应用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围绕“夯实创意基础、强化实践内涵、彰显应用特色”为教育理念,拟采取调查法。学院系部共同设计、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标准,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在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专业具体试点实施。

2)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围绕研究内容“核心技能+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拟采取实证法。以项目教学课程为载体,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项目实践反哺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阶段性、过程性和项目评价等方式,完善项目教学的评估机制。

3)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围绕研究内容“创一—创意—创异—创议—创艺—创忆”六艺教学法,拟采取比较法。坚守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融合本位和交叉学科特质,牢牢把握新文科、交叉型专业的价值导向性,挖掘数字媒体艺术在新使命下对学生成才、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价值。

4)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围绕研究内容“双课堂+多基地”递进式“知行合一”的创新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实践平台,采取总结法,探索建立以校内教学为主导、校外深度参与的教学新模式,对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的多主体跨界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合作企业、院校、专业深度参与文科专业建设,参与实践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指导学生实践创新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建设打下基础,实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效益产出全面协同发展。

5)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围绕研究内容,实施“实题创作—创意测评—落地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采取总结法分析,集成有效应用评价举措,由点及面,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总结,提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可行方法。

4 开设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的具体实施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3]。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本质是创新,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文化的支撑和助力,扎根地方办专业,需要从地方实际出发去考察研究。“汉风唐韵”艺术设计是一个切合实际、服务地域文化、非常有意义的主题课程,为学生视野开启了新的思维、定位之窗。通过对“汉风唐韵”文化(尤其是手工艺)的系统深入调查分析,构建“代表性手工艺资料整理+研究”模式,引导学生经纬网格式的描绘、标注、分析、归纳、演绎、推导和推理问题,从数字品牌的构建和运营角度及地域历史文化价值挖掘与认同转化角度,实践感知和逐步衍生,推促地方文化的自省、自发、自觉、自信和自强,并自我创新,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自我更新,强效地方文化产业和市场品牌发展,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和不足,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以科研带动专业,使专业知识、最新资讯与前沿成果相结合,突出数字媒体艺术办学特色,守正创新,全面实施“美育育人”本科教学工程,促进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育人合力。推进艺术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由点及面,发挥艺术专业教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

4.1 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目标

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目标契合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数字媒体行业发展需求及课程评估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对地方文化特色的普适性和美育育人相统一的课程内容学习,学生既掌握了以文史哲为核心的基本艺术理论知识,又具备在行业应用中进行实践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

2)能力目标。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架构下,学生在掌握地方文化基本艺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考察等实践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系统性思维,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3)素质目标。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遵循美育特点,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结合课程思政实施,形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新格局,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契合时代脉搏发展,以及时便捷、形式明快、富于创意、以情感人的综合形象呈现创意定位,以交叉融合、直观迅速、准确投放、虚拟现实与声光电的综合交错展现,在有限的时空内,吸引人们的视线,是精准具有穿透力的感官体验,最大化地实现了视觉传播信息超预期的实践市场价值。汉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和主流,是自信和自尊的中华文化复兴的源流,立足汉唐文化,坚持新文科视域下“人文和艺术”融合的发展理念,挖掘汉唐文化艺术的内涵向度,以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设计、科技赋能为汉唐文化的当代语义解读增添新的动力和引擎。汉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繁荣阶段的辉煌代表,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勇猛精进,对外开放的融合向上、兼容并蓄,坚忍不拔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其文化历史厚重,艺术风格气度非凡,浑然天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依然熠熠生辉。它是一个最具特色性、地域性的生动案例,拥有意蕴丰赡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人为”和“为人”的社会价值,它既切中了最本原的生殖崇拜文化、农耕与祖先文化本质,又融于现实、大胆探索,最终奠定了陕西地域文化的根基。从物物互联到以汉唐文化为载体的数字艺术内容,涉及汉唐建筑、汉代主体性雕塑、关中十八唐帝陵、汉代漆器、唐代金银器等代表性传统工艺。围绕非遗文化传承与活化、突出艺术创意的宽度和融媒体时代下艺术表现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有效促进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有力推动汉唐文化在更大范围的传承和弘扬,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艺术实践创作能力。

4.2 “汉风唐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特征

4.2.1 造型的启发性

艺术创作要符合时下审美,改变以往思维定位模式,汲取前人经验,拓宽创作边界。造型是满足思维美好和形态寓意的丰富想象力[11],它是一种人为“同构”的综合视觉呈现,通过意蕴丰赡的想象与现实物象对接与沟通,以沉稳、饱满的构图和鲜明的主体图形诠释认知思路范式的展开[12]。汉唐文化犹如柱状节理矗立于黄土,久久堆砌沉淀,“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但不胶粘沉郁,其间隙有度,疏散适宜,糯软易渗,使渭水泱泱沐浴浸淫,产生了身若出壁的壁画,韶秀多彩的乐伎陶俑,意气风发、雄强伟丽的石雕等,生机盎然、绮丽骈罗的形象诠释了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开放包容和文化交流的盛景。其工艺造型世俗化趋向明了,洒落有气概,动态生动,运笔流畅豪爽,彩色表现富丽活泼,迹简意淡而雅正,细密精致而臻丽,手指的屈伸,嘴唇的鼓起,眼神的流盼,宽袍窄袖,风姿绰约,天衣飘飏,能够突破时空间的局限,以形成节奏涟漪的张力,充分体现了“吴带当风”韶秀婉丽、典雅端庄的韵致。对接当下时尚属性,快消记趣的理念、基调和势态,喜新融旧,提升地方文化品牌的关注度和被注意值。

4.2.2 色彩的说明性

在汉唐文化视觉语言中,色彩是一种个性宽泛价值很强的构成要素。图形学告诉人们,色彩比简练的语言文字更具直观的示意性和说明性,色彩在一定程度可以调整和左右人们的情感注意力。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七则》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闪烁多姿,色彩饱和、鲜亮强烈、朱砂调制的嫣红;幻境迷离,无垠旷达、袅袅绵长、活络通透的雪白;博大庄重、深厚稳健、神秘炫酷的煤黑;细卷婆娑、氤氲澹荡、缱绻洗练的嫩黄;幽篁野逸、盈盈自然、梦清幽襟的竹青等;朱赤长裙,殷红飘带,紫青云朵,澄宇青冥,神奇瑰丽,汉唐文化石绿、赭黄、铅白三彩照人[13],富有节奏感,深切道出“汉风唐韵”视觉生命的“向度”张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掌握和运用“汉唐”色彩的调和与材质、对比与起伏、构成与表征、内美与外倾,向度与破规、比德与照观、精进与高标、均衡与比例、单纯与变异、单一与渐变、展开与内聚、对称与节奏,力量与逸韵,轻重与动静等规律与方法,在动静相参、动静相宜、断中求活的哲思来构造画面的意趣,强化动静的色彩冷暖力度对比,含道映物,与造型稳实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妙韵地完成主题表达,彰显出个性畅然的生命形象。

4.2.3 影响的广泛性

相成相济的区域特色,意合同悦的群体底纹,汉唐文化是一条指向明确、清晰,血脉周流、清新适宜、生命空间中生生精神、彼摄相因的路径。其外部澹泊平淡,温丽靖深;中部周流贯彻、浑然膏腴;内容意味丰美、壮丽盎然;既朴茂雅致又流露纤细细腻之情,既温润无华又传递深远之境,随心所欲世俗市井的形象,强烈传递出和实相生的时代审美。“汉风唐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有效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定位和差异化发展,优化了学习路径,从学生利益出发,凸显对地方文化的体验,与手工艺人的交谈与交流,加强了“地气”性互动,从课堂感性较为片面、单纯的抽象传授,到直观较为系统理性的实际体验,弥补、改变了以往教学的短板,通过“地气”性文化感知,对授课教师赋予了新的职能,教师、手工艺人与学生互为补充,换位体验、教学相长,面对专业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交流,助力学生把课堂知识与走访所见所闻的点状、碎片化、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效贯穿起来,使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形象、主题、叙事等)、生活物象经由主体认知、构思和衍生为全新的视觉性形象,形成培养的网状矩阵模式,实现了不一样的“教”与“学”,使新文科视域下的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得到了落地与实施。

5 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评估

知识是点亮世界的荧光,创意是塑造性情的良药,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必须把握历史方位。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以本为本”,构建了价值肯綮、知识探求、能力拓辟、人格自爱、地域文化自修的育人模式,关注内涵发展,树立问题意识,授人以“渔”,夯实文化底蕴,向上向善的学术品格,全面推进以“学生中心、技艺融合,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的质量建设。结实、踏实、瓷实、扎实地以思想品德教育和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为先导,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特色新路径探索,针对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将个性化与均衡化相结合,将创意定位与实地实践相结合,深度挖掘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的思政元素。心之所向,道之所达,厚植信仰,德育为先、创意滚烫,能力为重、心有所信,求真求善,爱国奋斗,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设计人才。

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秉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质量荣校”战略,依托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省一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省一流本科课程,“数字品牌设计”优秀课程教学团队等,将实践教学与服务地域科研项目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形成专业项目引领、艺工前沿交叉,项目反哺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拓辟专业引领强的创新应用型协同培养,构建了以全国“互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4C)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3C)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形成了“以工作室团队为核心,指导老师引领,师生联动,高年级带动低年级,毕业生带动在校生”的实践竞赛应用指导体系。近5年来,在校学生参赛人数从62.6%提升到100%,省级获奖人数从30%提升到60%以上,层次不断提高,学生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35项,其中国家等级30余项。指导学生在《大众文艺》《艺术科技》等刊物公开发表“陕南剪纸艺术对本地茶叶包装的影响”等创新、创业论文6篇,说明了开设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取得的成绩。

团队教师身体力行,在“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2018 年陕西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 1 项;西安邮电大学第十四、十六、十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团队教师设计作品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二等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和“反对浪费、崇尚节约”主题网络展;G3数字印刷创意设计大赛创意100全球华人设计师作品邀请展银奖,国际海洋艺术节铜奖,山西设计奖一、二、三等奖,相关作品被省档案馆、省图书馆收藏;入选俄国、德国、美国、墨西哥、土耳其、韩国、乌克兰、斯洛文尼亚、伊朗、波兰、比利时、阿联酋、秘鲁等国家、地区及中国各级文联,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设计专业学术奖项。荣获首届“四有好老师”称号;首届“本科教学创新奖”;教育部“共抗疫情,爱国接力”主题宣传教育网络文化成果奖;作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网“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暨“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蓝桥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12届/13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3届/第4届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优秀指导教师奖;首届/第3届/第6届/第7届/第10/第11届/12届/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10人次;金犊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第6届/第8届/第9届/第10届/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8人次。

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师生参与地域社会公益和企业项目研发,服务地域文化建设,以“任务驱动”应用于教学方案设计中,加强数字媒体艺术创意链[7]、视觉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链接,催生高阶实践能力提升,打造产教融合,提升实践创作创新能力,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围绕问题展开背景阅读、爬疏和归纳;特色代表性案例分析、推导和研讨;实际场域调研、体验和感知;方案定位构思、抽绎和衍生[14];视觉叙事提案调整、生成和诠释,并结合新材料、新视觉、新方法和有价值的文化学术选题,以地方代表性文化的实践感知体验作为主要引擎指导创新实践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学生构建多样化、多元化、多因素,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实践创新系统理性逻辑,在良好的实践氛围中,学生兴趣高涨。以“准设计师”和“自由、自发创业者”的身份,明确规划了自己的任务进度,使教学内容组织更为有效,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由实践技能的“器”上升到创新意识的“道”,理解了实践创新系统的复杂关系,从而获得实际知识,正是基于这样既有宏观调研体悟,又有微观系统拓辟的项目和课题实训,使学生紧随设计前沿,以地方文化为基础和纽带,带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社会责任感,改良、改变工具性、技术性的感性低阶培养,拓辟深度价值思考、融汇逻辑性强,项目完成度和课题创新达成度高的高阶思维培养。这种实践创新项目与课程的优越性和激励性是显而易见的,引导了良好的学风,奠定了学生独立研究相关科研课题的良好基础,但同时竞赛也显现出了一些不稳定性,有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学科竞赛(项目)的参赛资格、作品标准、作品类别、作品规格、参赛流程和参赛费用等设计指标、公告、周期、时效感召和说服力有待持续、连贯地细化加强。

6 结语

以“汉风唐韵”主题艺术设计为切入点的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课程是一种建设性、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强的教学改革,为长远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探索,为差异化、多样性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和行业、职业之间的岗位有效衔接开启了新的视角[15]。重视师生互动,充分探索挖掘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有益资源,强化其价值共创,协同创新,担责尽责,有的放矢,开放教学,打破理论和实践壁垒,实现育人主体由“认识主体”转向“实践主体”,以“体验文化”“体验设计”,打造创新度高,完成度佳的“质量工程”,把教学效果的时效性、挑战性助推到应有的高度。创新实践主题艺术设计项目和课程在路上,仍需不断探索验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

[1]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21.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utlin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M]. Beijing: Learning Publishing Hous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21.

[2] 教育部课题组.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Research Group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depth study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Education[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9.

[3]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21.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the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M]. Beijing: Learning Publishing Hous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21.

[4]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新征程,面对面[M]. 北京: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21.

Theoretical Bureau of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w journey, face to face[M]. Beijing: Learning Publishing Hous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21.

[5] 刘建林. 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8年度陕西高等院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汇编[M].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9.

LIU Jian-l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ilation of National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s in Shaan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2018"[M]. Xi'an: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 2019.

[6] 彭吉象, 王一川. 艺术学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PENG Ji-xiang, WANG Yi-chuan "Introduction to Art" Compilation Team[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9.

[7] 李颖. 图形创意设计与实战[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

LI Ying. Graphic Creative Design and Practice[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21.

[8] 伍莹. 透视学在手绘草图教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J].装饰,2020(11): 143-143.

WU Ying. The Application of Perspective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Hand-painted Sketch Teaching[J]. Decoration, 2020 (11): 143-143.

[9] 朱尽辉. “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工艺的创新与设计[J]. 包装工程,2017,38(14): 6-7.

ZHU Jin-hui. Innovation and Design of Traditional Craf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7, 38(14): 6-7.

[10] 李致晓. “功能与体验”空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装饰, 2020(1): 134-135.

LI Zhi-xiao. "Function and Experience" Space Design Basic Course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J]. Decoration, 2020 (1): 134-135.

[11] 熊建新, 郑君. 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意境”和“留白”[J]. 包装工程, 2007, 28(12): 168-171.

XIONG Jian-xin, ZHENG Ju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Blank" in Modern Packaging Desig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07, 28(12): 168-171.

[12] 崔勇, 杜静芬.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CUI Yong, DU Jing-fen. Creative Thinking of Art Design[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9.

[13] 唐笑非. 色彩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及情感表达[J]. 包装工程, 2017, 38(4): 38-41.

TANG Xiao-fei. The Rol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Color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7, 38(4): 38-41.

[14] 韩亮, 谭明. 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金融科技交互体验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 41(16): 98-104.

HAN Liang, TAN Ming. FinTech Innovation Methods Based on Service Design Thinking[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16): 98-104.

[15] 司若, 陈鹏, 陈锐, 等. 文旅蓝皮书: 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20)[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95-101.

SI Ruo, CHEN Peng, CHEN Rui, et al. Cultural And Tourism Blue Book: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 (2020)[M].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21: 95-101.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Digital Media Art Professionals: Taking the Art Design Course with the Theme of "Han Style and Tang Yun" As an Example

LIU Ben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121, China)

To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ar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design teaching in the School of Digital Arts,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his paper takes "Han and Tang cultural elem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urse, combines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cultural need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ality, adapts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innovates itself, carries out innovative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design and fieldwork and highlights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cepts, and leads students to create a series of visual works related to "Han and Tang cultural elements" to increase the soul identity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even Chinese culture.Theref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t of relevant course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digital media art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liberal arts.

fusion media; Han and Tang culture; applied type; curriculum system

TB472

A

1001-3563(2022)10-0427-08

10.19554/j.cnki.1001-3563.2022.10.054

2022-01-06

陕西省教改项目(21BY105);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ZDXM5-02)

刘贲(1976—),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品牌设计、交互设计和地域性民俗美术。

责任编辑:陈作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数字艺术
纸的艺术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书封与现代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