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2022-05-27付娟
付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孩子是家庭最重要的事业,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苦的工程。”2021年10月23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国家第一次给家庭教育立法,足见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十二年寒窗苦读,一朝磨剑试锋芒。到了高三,孩子和家长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焦虑情绪,我们家长到底该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高三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家长们分享几点建议:
没有焦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要悦纳焦虑
据《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数据显示,对某高中高三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考前轻度焦虑者占66.12%,中度焦虑者占19.59%,重度焦虑者占8.97%。我们高三的孩子除了经歷各种大型调考、模考,还有无数的月考和周考。所以,孩子的学习强度和学习压力之大可以想象。同时,笔者分析过高三家长焦虑的集中表现,把它归纳为以下八条,家长们可以对照检查一下自己:
1.每天和孩子的话题都只围绕学习和分数。
2.过分在意排名,略有变化就焦虑不堪。
3.经常会下意识地提醒孩子“不要有压力”。
4.对孩子身体状况过分担忧。
5.停止家庭一切娱乐活动,在家甚至不敢大声讲话。
6.疏于照顾家庭其他成员,常借故对其他家庭成员发脾气。
7.除了高考,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度下降。
8.无心工作,工作质量下降。
如果家长们中了其中任意三条,就应该赶快调整自己,因为家庭情绪会“感染”。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心理系教授埃莱妮·哈特菲尔德及她的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所有情绪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个人身上“感染”给另一个人,这种感染力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一眨眼的工夫,而当事人也许并未察觉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而且负面的情绪比正面的情绪更容易“感染”。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很多家长通常的做法就是不断安慰自己的孩子不要焦虑。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暗示的实验:参与实验的人被要求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结果没有人能够做到。不论怎么努力,大家的脑海里都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这头“粉红色的大象”就像我们所谓的那些“坏情绪”——焦虑、悲伤、愤怒、自责、内疚等。我们越想摆脱它们,它们越是顽固。高考的利剑悬在那里,想要不紧张、不焦虑是不可能的。焦虑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心理研究表明:在应激时,适度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适度的焦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自我调整,去抵抗压力,调动我们的身体资源去工作,保证我们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所以高三的家长首先一定要学会悦纳焦虑,适度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与其抵抗焦虑,不如悦纳焦虑,把它当作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只有我们先悦纳焦虑,才不会把自身的焦虑情绪传给孩子,才不会在孩子感到焦虑,向你求援的时候,看到的是你一脸嫌弃的表情。当我们悦纳焦虑,不再和焦虑对抗,允许它像血液一般流经你的身体,把焦虑当成是孩子高三生活阴晴圆缺的一部分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态反而淡定了。
一定要做能为孩子托底的家长
当孩子出现过度焦虑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反思:孩子过度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笔者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曾经我班上有一个孩子,平时成绩还不错,但高考时极度紧张,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后来和孩子交流,才知道是因为妈妈考前反复跟他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如果这场考试失败,你的人生就失败了,所以你必须全力以赴去应战这场考试。”
而另一个老爸就显得很高明了,在高考前告诉他儿子:“儿子,你别紧张,好好考,我已经找好了关系,虽然后台很硬但是也要走一遍程序。”儿子点点头:“老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发挥的。”儿子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高考结束了,儿子问老爸:“老爸,后台是谁啊?”老爸哈哈一笑说:“观音菩萨。”这个故事虽然是个笑话,但这个父亲轻松帮儿子缓解了考试焦虑。
我见过许多考前焦虑的孩子。考试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很多是因为家长将自己的焦虑和低阶认知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一到考试时就觉得自己在过人生的独木桥,而底下是万丈深渊。影响我们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这就是学生考试过度焦虑的主因。
什么样的家长是能为孩子托底的家长呢?还是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两个年轻人要出去闯荡世界了,一个妈妈说:“你要出去闯荡啦?你出去了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要不然你怎么有脸面回来见我们呀?”另一个妈妈说:“孩子呀,不管你在外面混成啥样,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你老妈在,总有你一口饭吃,记得回家。”可见,后一个妈妈给孩子心灵支撑的力量更大。
把高考还给孩子,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原本是吴越王钱镠写给他夫人吴氏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吴氏每年寒食节必归家一段时间,吴越王很想念自己的妻子,就写信给她说:“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归来,我会慢慢等你。”虽然只有九个字,但平实温馨,让人心暖。在生活中,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无忧无虑的一生,但不要忘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应该剥夺他们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机会。
很多孩子说:“一到高三,不是我焦虑,我爸爸妈妈比我更焦虑,他们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我的学习、分数和排名。”大家要知道,最后参加高考的是孩子,所以,家长请把高考还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还焦虑。
如今,大学教育走上普及的道路,高考不再是决定前途命运的唯一途径。俗话说学历是纸饭碗,能力才是金饭碗。除了有学历,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健康的人格、乐观的心态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家长们不要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高三阶段,做好孩子的营养保障师、规划督导师、心理调节师、信息收集员
孩子高三的学习任务繁重,能量消耗大,持续用脑易导致大脑疲劳,家长可以每天精心准备好饭菜,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谨慎合理地按需使用辅助保健品,并咨询专业医生;还要鼓励运动,保证睡眠。
我们可以做好孩子的规划督导师。作为高三的家长,对于高三时间轴应该了然于心,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及时提醒孩子,在孩子茫然的时候多多鼓励,提醒孩子做好合理的时间分配以及学科知识的查漏补缺。要记住“好习惯是管出来的,坏习惯是惯出来的”,这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和毅力。
我们可以做好孩子的心理调节师。很多孩子到了高三会或早或晚出现高原现象,表现为莫名紧张、大脑空白、感觉无助,甚至想放弃,不同的孩子会出现在不同的阶段。家长要有孩子可能出现高原现象的心理预期,提前有心理准备。11月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在爬坡当然累;2月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出现高原现象说明你已经进入高原,离登顶已经不远;4月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冲刺前的眩晕感,光明马上就要来临了。煎和熬都是使食物变成美味的好方法。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过分的关照和过多的干涉都会给孩子增加压力,要与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调整好孩子的情绪,做好孩子永远的加油站和减压阀。
我们可以做好孩子的信息收集员。高三孩子的时间紧张,全部精力都聚焦到复习备考中,没有时间关注新闻等,家长应积极关注学校发布的报考、招生信息,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资料,按要求及时完成。有人说,高考志愿填报是第二次高考,我们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多多收集信息,以便高考后填报好高考志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因为花期不同,种下去之后,有的花,春天一来就绚丽极致;有的花,经冬复历春,几度寒暑才会绽放;也有的花,终其一生也不含苞,因为它的终极目标是一株参天大树。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细心地呵护,耐心地陪伴,慢慢地看着孩子长大,陪着孩子一起享受阳光,一起栉风沐雨。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48FF4E9F-A40A-47B4-9B9B-4E2FCC91B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