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部署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
2022-05-27
今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安全教育日活动,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会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就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助力校园持续安全稳定。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会同相关部门,普及校园安全常识,教授安全防护动作,增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要创新活动形式,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增强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开发并指导学校制作各类活动资源。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安全教育日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日活动,严格管控人员密度,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要严格落实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严禁在活动中以任何形式发布、夹带、印发商业广告及进行商业宣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确保《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完成年度评议考核、近视率核定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重点任务落地。
《计划》明确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15个成员单位2022年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合力推进近视防控,推动和督促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社会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印发近视防控相关政策文件,提升社会近视防控意识,增加体育锻炼和减轻学业负担,落实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加强评议考核和市场监管,强化机制保障等方面的重点任务77项。
《计划》还明确了教育部15个相关司局2022年在推动和督促学校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强化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加强学校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校内校外学业负担,完善学校校医、医务室配备,加强近视防控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强化评议考核等方面重点任务47项。
印发《计划》是教育部作为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牵头部门,继印发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后,又一次全面部署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日前,中国科协认定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中国科协决定命名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Maxwell科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地图文化馆等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此次认定的800个基地类型多样,包括拓展强化科普服务功能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公共场所,以及开发利用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的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等。
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被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因地制宜,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并围绕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需要。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内容要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标超前。
《细则》所称学科类校外培训材料,是指经审批登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自主编写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材料及选用的正式出版物,包括用于线上、线下的培训材料。《细则》还要求,这类培训材料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学习需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鼓励探究创新。同时,培训材料不得植入商业广告或者变相的商业广告,以及含有误导中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内容等。
根据《细则》要求,北京对这类培训材料将采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坚持凡编必审、凡用必审。其中,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线上及线下培训相对固定形式的基础性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以资料库、视频等形式存在的培训材料进行抽查审核,总体抽查率应达到30豫以上;鼓励各区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审核把关,探索建立培训材料审核信息管理平台。
日前,山東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措施,通过加强教师岗位聘用管理、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严禁违规抽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严禁违规使用编外教师、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机制等7项具体举措,提高教师管理效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山东要求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层逐级竞聘,岗位竞聘突出课时量和教学实绩刚性要求,课时量达不到省定最低标准和教学实绩长期较差的,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得参与竞聘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年度考核结果不能评为优秀档次,在续签聘用合同时可转岗或低聘。
自2022年起,山东各地中小学核定的绩效工资增量将全部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例应不低于70%,其中用于课时量和教学实绩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应不低于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70%。
山东还要求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机制,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严禁各地采取考选的方式遴选乡镇优秀教师进城,严禁中小学自行聘用代课教师。
河南省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推动高校参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实施方案》,到今年底,“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创建高校、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与企业联合实施1000项左右技术合作开发项目,共建1000家左右各类研发机构(平台),实现高校参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河南将搭建全省高校参与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供需信息平台,建立高校参与企业研发活动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高校技术成果和企业研发需求信息入库工作,实现科技人员与市场、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即时双向对接,“订单式”研发。各高校要立足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与企业加强合作,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要求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实现工、农、医类专业共建研发中心全覆盖。
高校应将教师参与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效纳入绩效考评、职称评审、年度考评范围,分档给予相应激励支持。高校教师应主动将在校生纳入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团队,并将学生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情况纳入学业成绩认定范围,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在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发放、研究生推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近日,宁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课后服务收费收入主要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放参与课后服務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增量部分绩效工资、外聘教师及聘请社会力量劳务补助,以及课后服务条件保障相关经费。对聘请社会力量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费可按劳务费支出管理。
《通知》要求,课后服务性收费应计入“其他收入”科目,全部纳入学校账户统一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严禁将收取的课后服务费存入个人账户,严禁设立“小金库”,严禁截留、挪用、挤占。学校要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政策,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发放津补贴或奖金。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通知》强调,课后服务收费由学校按月或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课后服务收费实行“一期一结”,每学期期末放假前全部清算,不得跨学年结余、结转。学生入学后因故休学、转学或请假的,应按实际参加课后服务天数据实结算退还相应费用。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从今年起,各设区市确定一个县(市、区)开展整体试点,其他县(市、区)选择城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若干所先行试点。
小学生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5个方面。品德表现通过积极的生活实践和典型的情境案例实施评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及体育与健康等学科遵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分项等级评价。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学科重点探索关注学习过程的学科综合评价。劳动实践与综合能力的评价,以课程修习记录、学习过程表现和作品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学习过程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即时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推广模块过关、情境游园、项目学评、主题演讲、展示述评等形式的表现性评价。过程评价在结果评定中占比不低于30%,部分学科可以用过程评价代替结果评价。
辽宁省教育厅近日印发《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方案》,该省将充分发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包括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等。辽宁省教育厅委托辽宁大学等高校整合区域内院校资源,组建项目组,负责承担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具体工作,重点在“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辽宁要求省内各高校开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场所(纪念馆、博物馆等)设为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撰写实践报告,运用学生宣讲团等多种方式阐释、宣传红色文化,通过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践课等方式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活动。
辽宁提出,构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要求各牵头高校于今年9月形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指导建议》,把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每门思政课,促进“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通过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显著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
广西边境地区包括防城港市的防城区、东兴市,百色市的那坡县、靖西市,崇左市的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凭祥市等3个设区市的8个县(市、区)。从《方案》提出,到2025年,广西边境地区6个以上县(市、区)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4个以上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方面,《方案》要求,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法定要求;推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各类人才项目、荣誉表彰、评奖评优向边境地区教师倾斜。
《方案》要求,对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按100%的比例给予补助,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给予户籍地在边境0—3公里范围内且在本县(市、区)就读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费补助。对在边境0—3公里范围内学校(含幼儿园、教学点)就读的学生,其学前教育阶段保育教育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费由财政予以全额补助。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以“一库一图一日历”为建设载体,打造科普资源“中央厨房”,为“双减”落地赋能。目前,科普资源“中央厨房”已启动建设,预计4月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为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疆将认定200家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据了解,“一库”即新疆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家资源库,自治区科协将聘请百名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家入库;“一图”即依托已建成的161家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117家乡村科普馆、37所乡村青少年科学工作站,把科普资源按地区汇集成地图;“一日历”即统筹全区各厅局单位举办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按照时间进程制作成日历。“中央厨房”建成后,将以科普需求为导向列出科普资源“菜单”,采取线上“点单下单”模式建设“开放、全域、普惠、共享”的科普服务平台。
深圳市政府近日发布《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实施民办幼儿园补助,对普惠性幼儿园及保教费备案标准不超过所在区普惠性幼儿园最高限价标准的其他民办园,按照每班每月最高4500元的标准补助,共补助3个月,用于疫情期间教职工基本工资支出。
据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深圳市民办园面临较大运营压力。《措施》发布后,深圳预计投入约1.13亿元为民办园提供补助,这是一份雪中送炭的“亿元礼包”。
《措施》明确,减轻办学场地租金负担,民办园承租市、区政府,以及市属、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深圳积极鼓励倡导驻深央企、其他省市驻深国有企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非国有企业、个人业主,减免或缓收园舍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