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实习教学模式研究
2022-05-27康长青朱丽娟胡春阳吴中博王峰
康长青 朱丽娟 胡春阳 吴中博 王峰
摘 要: 认知实习是提升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已有认知实习课程存在的实习内容缺乏吸引力、实习形式较单一、评价方式片面等不足,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实习教学模式。通过构建需求驱动的软硬实习环境,设计丰富的实习内容,组建协作团队,个性化关注和多元化课程评价等教学设计,大大提升了专业实习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认知实习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 实习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2)05-109-02
Study on the student-centered cognitiv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ang Changqing Zhu Lijuan Hu Chunyang Wu Zhongbo Wang Feng
Abstract: Cognitive practic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tent of the existing cognitive internship courses is not attractive, the internship form is relatively single,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one-sided. A student-centered cognitive internship teaching model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above shortcomings. This teaching model includes creating a demand-driven pleasant environment, designing rich and attractive internship content, forming a collaborative team, personalized attention and diversifi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rofessional internships, and has some application potential.
Key words: cognitive internship courses;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atisfaction of professional internships
引言
认知实习是提升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重要过程。认知实习一般通过企业参观、专家报告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明确职业目标[1]。
然而现有的专业认知实习实践课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实习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专业没有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求职就业能力来设计实习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②实习形式较单一,学生间互动和合作欠缺。学生认为实习形式就是参观本地企业、听老师讲解、听专家报告、写实习日志等。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印象不深,收获不大;③评价方式片面,学生满意度较低。实习过程主要以签到打卡,写日志,提交总结报告等作为成绩评价的依据,学生感觉缺乏区分度和挑战度,因此导致学生满意度较低。总的来说,认知实习实践还是地方高校人才质量培养的薄弱环节,因此,对认知实习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有重要意义。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强调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已经逐渐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文献[2]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⑴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应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兴趣爱好、主观需要出发,能动地吸收新的知识,改造和完善知识;学生应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活动,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⑵ 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通过学生的研究和实践来建构知识与发展知识,强调体验与发现知识,运用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品质;强调构建自主性和探索性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来培养学获取知识并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⑶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能力和素质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⑷ 強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密切结合,强调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强调课程教学的开放性,要打破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的界限,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无缝结合。
⑸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重视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何在课程中深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不断持续改进,是地方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关键环节。
2 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实习教学模式
专业认知实习要想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3],精心设计和安排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评价等教学要素,才可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理念,结合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实习教学模式,来全面提升计算机类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促进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⑴ 构建需求驱动的软硬实习环境,提高适应性。考虑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锻炼的现状和想近距离接触IT行业并了解实际就业的需求,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项目[4],在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城市建立了跨区域的企业实践基地。基地场地设施,住宿条件与软硬件教学资源齐全,解决了学生实习的后顾之忧,为专业实习开展和未来大城市就业提前铺垫,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⑵ 设计丰富的实习内容,提高挑战性。围绕拓宽行业视野,明确职业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团队合作的实践目标,我们设计了IT企业参观、行业展会参观、团队拓展活动、行业趋势讲座、挑战性编程项目、前沿技术讲座、城市探索、就业学长分享会、每日反思分享会、项目汇报和才艺展示等10个模块,让学生在每天的充实忙碌中挑战自我,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实习过程中互相促进、全面发展。
⑶ 组建协作团队,让学生同伴互助,合作学习。不论是安全出行、团队拓展活动、挑战性编程项目,每日反思、才艺展示都需要学生组建协作团队共同完成。紧紧围绕实习经历进行深度互动,可以增加关键概念理解深度,促进精确的长久记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同伴互助和合作学习更能体现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尊重,可以让学生体验团队运作机制,培养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 促进了他们的积极学习,为今后步入社会做了经验积累。
⑷ 个性化关注和及时反馈,促进社会经验和能力的提升。我们要做好实习前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对于认知实习教学目的认识,纠正少数学生对于实习工作不切实际的预期以及心理抵触。由于实践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价值冲突,职业困惑,技术难题等,需要老师提供有质量的实习指导。我们组成了实习课程教学团队,包含项目指导,实践活动指导,职业指导,写作指导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解惑,让学生都能获得积极实习后的成果,促进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增值。
⑸ 多元化课程评价,促进深入思考和有效反思。反思,是学生省察自己的价值观、知识、能力和职业行动的过程,是整合实践、理论和经验的重要方式[5],是认知实践的升华环节。因此综合考虑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建立能力增值和有效反思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因此,课程团队通过校友邦APP实现了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我们建立了融合团队实践活动自我评价、实践活动集体评价,每日反思评价,最终总结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保证实习质量,取得预期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连续几年的实践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成效,学生的实习参与度达到由前几年的83%上升到98%,专业实习满意度也从74%上升到92%,为后续两年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起到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3 结论
重视实习实践教育,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选择。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分析现有的认知实习课程满意度低的原因,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方高校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成效,可供同类高校参考借鉴。未来作者准备就实习实践中体现的学生总结撰写水平不高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范正根,米亚琼,杨彦奇,等.国内外高校大学生综合认知实践
教学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 299(4):19-21
[2]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
等教育,2014(21):19-22
[3] 刘选会,钟定国.大学生专业实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
探索,2018(1):124-128
[4] 康长青.推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产教融合[J].计算机教育,
2015(9):96-99
[5] 黄凌梅,钟秉林.建构主义视域下实习辅助课的启示[J].中国
大学教学,2020(3):64-69,81
收稿日期:2021-10-20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2020032)
作者簡介:康长青(1979-),男,湖北襄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教育,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