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辽宁省制造业转型发展
2022-05-26王伟光由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文/王伟光 由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面转型升级。作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制造业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科技专业人员紧缺、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面对新发展格局,辽宁省制造业亟需统筹发展全局,加强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推动科技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带动产业数智化发展。
一、辽宁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始终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辽宁省作为共和国工业摇篮,从产业结构上看,丰富的工业资源使得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扎实的工业基础使得辽宁省成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辽宁拥有多个与东北亚地区沟通交流的港口城市,制造业在辽宁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中流砥柱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辽宁省制造业中的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一定知名度,例如数控机床、轻型汽车等,并且在装备制造业的7大行业、46个种类、178个小类产品中,辽宁也处在全国前列。辽宁省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辽宁省工业增加值为10 875.2亿元,增长4.2%;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1%,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
(二)辽宁省制造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辽宁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提升。制造业为辽宁省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特别是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之后,辽宁省依托自身制造业的雄厚底蕴,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自2017年开始,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6626家,增长到2020年的7755家,增幅达17%(见图1);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企业数量也呈现迅速增长态势,高端制造业企业整体占比从2017年的41.2%增长到2019年的52.7%,增幅达11.5%。两项指标均呈现双位数增长。
图1 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情况
(三)智能和绿色是辽宁省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在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中,智能化和绿色化是辽宁省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辽宁省在航空装备、汽车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均具备强劲的发展基础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电子信息制造业、传感器、嵌入式软件等方面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也具有一定优势(温晓丽、张万强,2020)。当前,辽宁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制造业也面临从依靠资源消耗和成本优势的时代转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四)辽宁省智造试点示范项目迅速推广
经过多年的智造试点项目的推广,到2020年,辽宁省已经初步建成28个智能制造和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其中,有9家企业承担的项目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8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计划。通过智能制造试点项目的推广建设,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等项目为辽宁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辽宁省在汽车、机床、石化、智能装备、家电、乳制品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典型企业,在产品设计周期、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方面推进改造升级,为行业智能化改造打造了模板,提供了标准和经验。
(五)辽宁省制造业开放式创新合作不断展开
积极引进国内智能制造类核心企业,特别是信息技术骨干企业。大连、锦州、沈阳等城市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华为公司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势,在云计算、数字城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积极开展与德国相关方面对接合作,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项目已列为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与德国电气电工信息技术委员会(DKE)共同制定的面向工业、工厂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积极引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推进宝马实训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高技术人才。
二、辽宁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理念尚未形成
辽宁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制造领域将是数字化赋能的重点。近年来辽宁省虽然在推进数控机床、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了智能制造的能力,但是在原材料工业领域还未形成较强的深加工能力,特别在石化、钢铁等行业的生产系统中,还未形成全面的互联互通以及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目前,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所赋能的数字经济,对整个经济社会生态正在产生“革命性”甚至“颠覆性”影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正在不断深入融合。但是,在辽宁省,传统大工业思维仍然贯穿社会经济体系各个层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尚未形成,也尚未形成科技赋能制造业的系统化行动。
(二)辽宁省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逐年降低
近年来,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虽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但是也存在产业结构刚性较大、转型缓慢等问题。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不理想,科技未能有效赋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导致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辽宁省制造业的影响力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06年到2021年,辽宁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的排名从2006年的第8位,逐渐下降到2011年的第11位、2016年的第15位、2021年的第17位(见表1)。通过与其他典型发达省区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增加值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在全国处于退步状态。
表1 2006—2021年辽宁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国排名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三)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辽宁省制造业未能快速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全国31个省区中,2020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335.32亿元,全国排名第15位,是第1名广东省的13.4%(见图2)。辽宁省的制造企业,无论民企还国企,技术创新基本上还遵循以模仿和二次创新为主,采用自主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模式的企业较少。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也讨不来,通过技术引进或产品进口,无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或共性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或产品,才能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例如,在机器人领域,辽宁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以及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但是机器人工业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落后的地位。智能制造领域也基本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的企业屈指可数,未来仍具有较大进步空间。
图2 2020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全国排名情况
(四)地区常住人口和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辽宁省常住人口为4259.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2%,居全国第15位,较2017年(4368.9万人)减少了109.8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5.8万人,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人员从2007年的8204人下降到2011年的5569人,可以看出这5年来辽宁科技人才加速流失。从科技人才的结构上看,辽宁制造企业中人员结构不均衡,技工级别人员以初级为主、高级较少,现代型技工数量也远远少于传统型技工。智造系统的应用与推广亟需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
三、科技赋能辽宁省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快智造强省的建设速度
科技赋能辽宁省制造业转型发展,要把握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机遇,通过科技创新重塑制造业发展动力。辽宁省制造业应补齐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短板,促进制造业与新技术的深入融合(初铭畅、何强,2021)。通过深度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等方式,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辽宁省工业率先振兴、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利用新技术赋能制造业增效提质,加快布局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提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的智能化水平。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打造新的产业梯队。
(二)以科技创新引领辽宁省经济“脱虚向实”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辽宁省经济稳定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辽宁省制造业应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和基本方向,围绕基础零部件开展再造工程,推动先进基础工业、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生产、应用、创新;提升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例如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与新基建紧密关联的重点制造领域,制定精准支持政策。
(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制造中心
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建设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建设一批国家级科创制造中心和研究中心,让基础研究中心能够在辽宁落户生根,例如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筑牢技术创新基础,继续打造沈阳浑南科技城和大连英歌石科学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基础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探索,充分发挥辽宁省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的基础优势,提升辽宁省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体系
完善本土创新型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推进培养制度和体系的创新发展,优化基础人才资源。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加强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优化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例如,实训操作、应用知识讲座等,提升应用型人才供给。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建设人才梯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通过项目合作、人才柔性引进等方式共享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