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22-05-26张康乐
摘 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生活化理念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和应用。将生活化理念应用于小学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既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强化,也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指运用生活化策略进行英语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实现语言教学的应用性目的。因此教师要基于生活化的理念,对课堂导入、课堂模式、课后活动等部分进行创新,实现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理念;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7-011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7.039
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和阻碍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各个方面对教育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期待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尤其英语这一紧跟社会需求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语言类学科,其教学要求的更新更加频繁。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共识。同时,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整体的教学环境来说,英语教学开始与互联网进一步深化结合。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的教学设施上都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随之转变。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开始大规模地由被动教学向主动教学转变,开始关注小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的内容上,教师也更加重视学生现实语言能力的强化,在课堂上增加了交际应用的环节。
然而,即便是在整体向好的趋势下,小学的英语教学改革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阻碍。首先,小学生本身对于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仍然处于适应的阶段,无论是在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还是在英语学习状态上都与新教学模式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很可能会造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各方对于教学改革的信心,同时也使得教学改革的整体进程进一步拉长。其次,部分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不足,导致其对于创新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够深入,或者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法百分百完成,进而造成教学改革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小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仍然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
二、生活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从概念上理解,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所以生活化教学强调的是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而在这一点上,英语学科有着天然的需求和优势。因为对于英语这种语言性的学科而言,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对话交际需求,同时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在现实交流情境中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本身就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将生活化理念运用于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而这是小学英语高效教学的关键;另一方面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英语语言应用的意识和习惯,转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强化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英语对话交流的能力。所以在当前的教学改革整体环境之下,将生活化理念运用于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有其必要性和价值,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思路和手段。
三、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场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乏。也就是说,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首先要增强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要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在小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上课下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即便是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也需要以興趣培养为主,而课堂上的导入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
1.以趣味动画导入。在生活化的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基于生活场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设计趣味动画故事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导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动画是生活中常见且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所以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采用趣味动画的方式进行导入,更能够迅速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专注于英语课堂上的内容。一般来说,小学英语教材中大多会以儿童或者是小动物作为主角进行场景设计,教师可以利用英语教材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中导入故事的角色以及故事内容来设计动画。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将教材中的故事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将其中不符合现实场景的情境、对话进行删减或者改编,使整个故事情境更贴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更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增加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文化等信息,逐步培养小学生跨文化学习英语的习惯。然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静态的图片故事转化成动态的趣味动画,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进行播放。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的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小学生比较常看的英文动画片,在导入的环节中进行播放。小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不仅能够感受到乐趣,而且能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所在,进而实现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2.以趣味游戏导入。利用生活场景进行小学英语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通过趣味动画的形式来实现,也能够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来展开。实际上,游戏相对来说是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在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英语词汇、句子或者是对话场景来设计对话互动式的游戏,让班级内的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或者,教师可以采用竞赛形式的游戏,以英语词汇、句子或者是语法知识等的巩固为目的,以图片、动画等为载体设计游戏,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答,并且记录小组的整体得分,按照一段时间的名次给予简单的奖励。通过这种竞争性的游戏过程来促使小学生尽快进入到英语学习的状态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英语知识,丰富自身英语知识的储备,而且还能够感受英语知识的趣味性,增强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而游戏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能够让小学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展开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进而激发其对于英语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生活情境创新课堂教学
1.开展情景化教学。生活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手段来设计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了解本节课主要涉及的话题以及重点的句型、词汇等核心知识内容,然后结合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英语交流环境来设计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在完成知识内容的讲解之后,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将情境进行展示,让小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情境,逐步形成英语的应用意识。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四单元Have a pen pal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一单元的主题与当前环境下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融合,从而创设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的情境。由于在当前环境下,大部分小学生对于pen pal这一概念缺乏了解,也缺乏现实的体会,所以教师可以先将这一概念进行转化,与信息化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将其转变为小学生更为熟悉的“网友”这一概念。然后教师就可以借此进行情境创设,设计以小学生借助于社交媒体认识新朋友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情境,然后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展示情境,让小学生通过体验情境来回顾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从而引入介绍网络新朋友以及与网络上的朋友进行沟通交流的这一主题,让小学生对于这一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句型等的含义以及应用环境产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这种基于现实应用情境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能够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更好地用英语展开交流和对话,切实强化小学生的英语对话能力。
2.设计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得到教师普遍认可和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运用这一模式,一方面是考虑到小学生本身处于英语的基础学习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小学生在后续的英语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之下,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强化,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应用生活化理念开展小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通过对话、讨论等不同的方式了解班级内小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场景,并且了解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话题和核心知识点进行整合和重新编排,在二者结合之下设计案例,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小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给出解决的方案,也就是完成对话的设计和表现。而在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考虑到小学生自身能力上不足,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是问题、任务等形式来引导小学生从案例出发进行思考,逐步完成对整个章节内容的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合作,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探究的过程。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学习,小学生能够逐步形成以应用为目的的英语学习思维和习惯,强化自身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这实际上就是生活化理念核心目的和要求的重要体现。
3.基于现实生活设计拓展活动。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转变当前唯分数、成绩论的理念,强调对小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综合性的实践拓展活动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在这一环节中体现生活化理念,教师可以将现实的生活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小学生在亲身参与现实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在完成课堂上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将重点的内容以及整体的方向等进行总结,然后将其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在学校能够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小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的How do you get there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将其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设计交流实践型的综合拓展活动。具体来说,就是组织小学生在学校周围或者是在当地范围内组织参观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关于目的地、路线以及交通工具等关键性的提示信息用英文的方式下发给学生,由学生按照提示自主完成整个参观的过程,并且对这一过程进行多种形式的记录,在活动结束之后以英语小作文的形式进行分享和展示。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并且需要完全通过英语和必要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活动完成情况的重要标准。如果在学校范围外进行这一活动,教师需要寻求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等的配合,保证学生的安全。就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来说,教师要做好知识应用和素质养成两者之间的兼顾。既要在整个活动的任务以及提示上体现这一单元的How do you get to...这一重点句型以及by bike, by car, on foot等重点词组,也需要设计合作完成、探究思考等形式的游戏或人物,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或者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当前环境下,英语教學改革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而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英语教学的要求。所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基于生活化理念的运用展开,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和活动的创新来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蒋丽梅.英语教学中的生活化策略研究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5).
[2] 蔺文霞.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管窥[J].中华少年,2015(23).
[3] 赖文.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0).
[4] 沈美华.生活化,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精彩[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8).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张康乐(1980.6— ),男,汉族,甘肃静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