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2022-05-26肖娟

中关村 2022年5期
关键词:琴瑟古琴

肖娟

中华民族本土器乐大多是用一个字来称呼的,诸如琴、管、笙、笛、萧、埙、磬、缶,而琵琶、唢呐、二胡、扬琴就是外来乐器。琴棋书画的琴指代的是古琴,这大约在上世纪初,西方钢琴引进了中原大地,为了区分才把这种木作的长1.2米左右、宽6寸、七根弦、13个徽的琴称古琴,又唤作瑶琴、玉琴、丝桐、绿绮。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长1.2米换算成尺寸恰是3尺六寸五,代表一年365天,古琴上下宽6寸,代表东、西、南、北、上、下六合,13个徽位可以理解为一年12个月,再加四年1个闰月;古琴形制分琴额、肩颈及好看的腰腹,抱一张琴如同抱得美人归。面板、底板本身就长得天圆地方、高山流水的气象,有着中华文明的雍容静雅,当然能当国礼送给外国元首。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地球人向太空发射了一只在宇宙中长时间漫游的航空器,其中就保留了一首完整的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古琴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出人文之香的独特魅力。古琴自远古走来,历史源远流长,史料记载:“昔者伏羲氏既画八卦,又制雅琴”;“伏羲见凤凰栖于梧桐树上,乃削桐制琴,以返天真也”;“神农之初制、尽声变之奥妙”;“琴有清角者,黄帝之琴也”;“炎帝作五弦琴,以定群生”;“昔日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轻轻拨动细弱、坚韧的蚕丝,师法自然,中得心源,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同化。自神农、伏羲氏、尧舜禹、炎帝、黄帝个个都推崇古琴,竹简木牍,青铜铭文,有文字考证而非空穴来风。后来周文王为悼念儿子伯邑考加了一根文弦(第六弦),周武王为讨伐商纣王加了一根武弦(第七弦),亦称作文武七弦琴。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同时他还是一位身兼多艺的音乐家,善歌、弹琴、鼓瑟、击磬、精通于乐。他晚年回到鲁国着手“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著书立说。《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在古代交通不便、言语风俗不通的情况下,如此长時间的、南、北、东、西、中有目的采集和整理,一定有举国之力的支持。“古有采诗之官,王者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诸侯采之贡于天子”,周代时候诸位公卿献诗是为天子“听政”、“考其俗尚之美恶”。古代考察一个地方官员是否勤政、民风是否淳朴,不需要总结报告长篇大论,只是唤人拿来一床古琴,抚琴一曲,因为乐能述道,乐能致道。

《论语》也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笑曰:“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乐通性情,最直接迅速感化人心,人听了雅乐之后,能获得通和之心。《孝经》有两句话,充分反映了乐教的作用。:“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为天地之序,节制人的言行举止;乐为天地之和,让内心和悦。大型活动,都是先奏国歌,尔后才进入会议流程,礼乐并重,乐在礼先。孔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传说“韶乐”为舜帝南巡,听了南方之乐为之沉迷尔后所作,尽善尽美的乐曲赛过好吃的肉,令人回味无穷。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古琴被三皇五帝个个青睐有加,缘于古琴在祭祀中的重要作用。当天下“果实不成,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之时,天子率诸侯抚琴“以来阴气、以定群生”。无论是神的启示,还是人的智慧,在某个春日暖阳或风清月白之夜,清微、虚远、舒展、激扬的琴声奏响,于丘壑山谷中久久回荡。山岳为之止住松涛,江河为之平息波浪,刹那间琴成为人与神、人与自然的灵媒和信使,沟通天地、感知阴阳甚至参悟色空。阳光下凤凰翩跹着锦缎般的翎子,把采自九霄的风雨之声化育琴弦上的和雅、洪亮、清丽、幽远,抚琴一曲礼敬天地、君臣,这便是中华礼乐文明的开始。“琴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于五音者”,此处五音便指古琴。“琴为圣乐,当以道言,非以艺言”,琴道与天地相通,与万物相融,与人事相合。

《诗三百》,皆能弦歌之。从《关雎》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芳心萌动到“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雍容欢畅,“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耳熟能详流传千古的浪漫诗篇只能在字里行间一遍遍回味,或在自个儿心底浅吟低唱。音乐是语言的延续,当语言不足以表情达意的时候,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比音而乐之,干戚羽旄”,手执好看的雄性山鸡尾、牦牛尾鼓瑟鼓琴,击缶栉歌,载歌载舞。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掏空腔体自带音箱。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这首诗歌里提及精美的瑟有五十弦,可惜没有流传下来,现在看到的瑟只有二十五弦。人们一般爱用“琴瑟和鸣”、“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融洽和好,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琴与瑟常在一起弹奏,目的是为了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感叹自己庄子与蝴蝶哪一个才是真实?人生如梦,栩栩然蝴蝶也!虽贵为天子,可人世间有谁能逃避生老病死、此消彼长的藩篱,生命的主体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真实的?现实世界里的许多人是浪漫的,尤其是诗人、文人,生活亦需要这份诗意与浪漫。“梦中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觉大千”,如何觉,怎样才能醒来,兴许要用一辈子去领略这深刻的人生至道。自觉平凡如一粒芥末,在有限的一亩三分地里读书抚琴,约三五知己浅吟低唱,细细诉说那些古老的传奇。

2003年11月7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的古琴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瑰宝。古琴是世界上最为久远的活态音乐艺术之一,三千多年的唐琴依然能弹奏,声音清亮、激越,让您叹为观止。古琴归类民族器乐,历经岁月沧桑变幻,不但传承下来乐器,还包括古琴曲谱、演奏方法以及古琴独奏的艺术作品。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远古的音乐密码如何得以流传,如何解读五千多年的古琴音乐,这就得归功于古琴减字谱!伟大的先祖仓颉造了字,尔后用文字来记录乐谱,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谱方法,比西方五线谱早1000多年。中唐时期一个叫曹柔的琴人继续推广这种减字谱,以汉字的偏旁部首记录弹奏方法,左手摁住徽位,右手勾、挑、抹、剔、托、擘、打、摘,弹奏时候要求做到指与弦和,弦与音合,音与意合;有了减字谱,后辈才得以解读古琴的“尽声变之奥妙”。古人很有智慧,虽说没有飞机、大炮,没有手机、录音笔、摄像机,可生活质量真不比现代人差。

“三代之贤,自天子至于士,莫不好之”。君子无故不撤琴瑟,以琴修身养性,韬光养晦,诚意正心。弹琴能使“躁者感之以静,使静者感知以和”。中正、平和、淸微、淡远的琴音被誉为中华民族之正音,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之四美在良材、善斫、妙指、正心,每一个环节都拥有绝美的诗篇,每一道工序都沉淀着时光年轮的温煦。有待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围坐在公园一角的长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喝着茶娓娓道来、细细分享。人文之美,以艺相承,让我们深怀敬畏之心研读、品味国学里的良知、德行、雅趣,平凡的日子定能熠熠生辉。

第一次在太庙听韩杰老师弹奏《梅花三弄》,惊为天籁之音。心想这声音太好听了吧,如同遇见潜意识里一直念想的一位白马王子,一见钟情,下决心一定要学。古琴里不光藏着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文人逸士的风惊鹤舞与雁落平沙,和雅、清虚的五音、六律里更藏着自己的知音。今生亦学过习过其他许多新奇的东西,很多都已半途而废,唯有古琴坚持了下来,余生只会越来越痴迷,越来越欢喜;而且越发深刻认识古琴是女人一生不可缺失的功课,遇见古琴,便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琴瑟古琴
古琴艺术
游遗爱湖琴岛望月
无题
琴瑟(新韵)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冷热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Sep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