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2-05-26白玉洁
白玉洁
2021年,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浪潮集团、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叮当(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腾讯云游戏等18个“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在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落地,正式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创新合伙人,一时让这个“山后”的地方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大家不禁好奇,在山的后边,何能发展如此之快?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指海淀区百望山以北区域,面积235平方公里,占海淀区总面积的54%,北接昌平未来科学城,沿京张高铁辐射带动延庆,西以军温路连接门头沟区,作为海淀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科学城北区是承载北京高端科技创新功能、承接高精尖产业落地、构筑北京西北部创新发展高地,推动中心城区和生态涵养区同步高质量发展最现实的强大引擎。
截至目前,科学城北区已建在建规模3169万平方米,规划实施率约67%。软件园一期二期已基本建成,形成了以联想、华胜天成、软通动力等为代表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IT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
2020年5月18日,中关村科学城正式发布《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园区向城区,园区融于城市转变的主题主线,紧扣制约区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补空间短板、强要素弱项,通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形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画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规划》提出,2025年底,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谋划实施10平方公里量级的体育休闲绿色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小微绿地和沿河线性绿地。通过“湿地群、海绵心、河渠网”营造出蓝绿交织、自然野趣的生态之水。到2022年底,污水处理率达到99.7%,南沙河水质全年平均达到四类。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而在过去五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不仅完成了整体开发,还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成为海淀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辐射带动了北京西北部的高质量发展,成功崛起和腾飞。
今天,我们深入到这张宏图的底部,来看看让一片人闲地旷的郊野农村“蝶变”成“钻石地段”背后的科技力量。
打造AI生态雨林
“早上好,可以对我说上楼或下楼。”
“小易小易,去26层。”
“好的。”
2020年5月,国内首款支持可视化的AI电梯——声智AI电梯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首次公开亮相。
这款电梯不仅会主动打招呼、引导乘客前往目的楼层,还能一句话完成上下楼、电梯开门关门、取消楼层等乘梯操作。在去年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电梯作为百姓最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之一,成为防疫的焦点。针对电梯按键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将智能语音、声纹识别、图像等技术相结合,通過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研发出了全国首款“AI语音电梯”,从而实现“全程零接触”电梯乘坐。
不仅如此,2020年6月,新发地疫情暴发,使得短时间内大规模核酸筛查成为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巨大的考验。声智科技团队凭借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的技术优势,20天即完成北京市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的研发。该系统以北京健康宝为入口,实现了从登记检测到采样完成仅需五分钟,六到八小时出检测结果,把核酸检测的全流程效率提高了5到10倍,30天即完成海淀、东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区的演练考核并上线试运行,再一次用人工智能手段有力保障了首都疫情防控工作。
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软件园内,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创新上依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去年7月,数据调研机构IDC发布2021年上半年深度学习框架平台市场份额报告。调研显示,来自海淀的百度公司在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中的综合份额持续增长,跃居第一。
IDC报告显示,百度的深度学习平台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百度飞桨、Google、Facebook形成鼎立格局,飞桨继续稳步增长。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突破、产业人才赋能、社区生态共建,获得了市场广泛认可。
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落地,刚刚成立三年的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也结出累累硕果。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发布、推出“人工智能治理公共服务平台”、支持AI创业的“源创计划”发布、“青源会”工作计划及建设成果公布……在2020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高能级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关村科学城正式宣布,支持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百度、旷视、寒武纪等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共建集算力、数据、算法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
中关村软件园
中关村壹号
平台计划投资5亿元,基于公有云模式,汇聚金山云等算力资源,搭载百度飞桨、旷视天元、寒武纪芯片等国产基础软硬件,集成智源研究院算法研究成果及行业数据集等基础资源,为人工智能领域各创新主体提供算力、测试及软硬件适配等服务,同时试点构建数据监管沙盒,为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创新创造条件,还可以有效支撑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重大应用落地。据悉,在这个平台的支撑下,三年内致力于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形成800亿以上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BB8A75E7-F62D-42DF-A471-72D73C5C483D
率先布局自动驾驶场景
2020年6月,中关村科学城北区52条自动驾驶道路正式亮相,百度Dutaxi、小马智行、白犀牛、新石器等无人驾驶车实现了上路首跑。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一期52条道路,共计215.3公里,包含R2-R5不同等级道路,并且以区域方式对外开放,区域内的道路相互联通,区域之间也有道路连接。”中关村科学城产业促进处副调研员王震宇告诉记者。
实际上,中关村科学城2018年2月就已经在北京海淀驾校布局了首个封闭测试基地,经过两年多发展,2020年6月,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发布了一期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从此前的3条、19.4公里,扩增至52条、215.3公里。
自此,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将拥有从封闭测试场、科技园场景应用示范区到开放道路测试更加完善的测试环境,更好地推进不同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应用示范,推动自动驾驶从技术测试阶段进入商业模式探索阶段。
去年11月25日,百度Apollo正式获得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许可,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也迎来了商业化运营后的第一单。这也是北京市启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以来,产生的首单自动驾驶付费订单。标志着自动驾驶正迎来“下半场”——商业化运营阶段。
如今,你站在永丰路、北清路、上庄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中的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就可以看到头戴触角在测试中的自动驾驶车辆,他们有海淀的小马智行、百度Apollo、京东、白犀牛等等。
蓄势千亿级空天产业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舱顺利落地,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一同感到振奋的,还有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各路民营航天企业。
这其中就包括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因为他们的研发团队,在嫦娥五号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月面钻取式采样中提供了钻月电机产品。
除了参与嫦娥钻月这样见证我国航天历史的重大事件,民营航天产业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因看似遥远的航天科技而受益。
“嗨,我现在正通过卫星信号上网跟你对话呢!”在位于海淀区的信关站,工作人员使用手机连接银河卫星终端提供的WiFi热点,通过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实现了视频通话。
2020年2月,我国由民营公司生产的唯一在轨的宽带互联网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完成了首次双向通信能力试验,在国内第一次验证了低轨Q/V/Ka等频段通信。
什么是卫星互联网?依托一颗颗卫星共同组成的卫星星座,卫星互联网可以把网络搬上太空,再将电波传向全球,能够突破地表地貌限制,真正做到全球无死角的网络覆盖,解决海洋、沙漠、极地以及偏远地区的上网难题。
“由于在轨卫星数量有限,在目前可以实现8分钟通话时长,随着未来在轨卫星越来越密集,将逐渐实现更长时段、更广阔区域的通信。”银河航天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将向年产300到500颗卫星迈进,持续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2020年8月,“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高峰论坛”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举行。论坛上,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全球首次亮相、基于北斗三号的卫星天基测控收发信机、“北斗+遥感全球应用服务平台”全球首次发布。一大批依托北斗系统的应用场景正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加快建设,一批应用产品已经或即将来到市民身边,而这背后,是海淀对空天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视。
科学城北区民营企业微纳星空
2022年2月,长征八号遥二火箭搭载了7家单位研制的22颗卫星,圆满完成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开局首战,同时创造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而这22颗卫星中,其中5颗由科学城北区民营企业微纳星空自主研发制造,总重量超过800千克,占据了22颗卫星总重量的半壁江山。
在微纳星空公司展厅,我们见到了填补我国X波段商业SAR卫星空白的泰景四号01星卫星模型。“泰景四号01星是本次发射重量最大的一颗卫星,它的特点就是通过雷达的主动发射、回波反射形成图像,能够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这颗卫星放弃了传统抛面大口径天线,而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平板相阵天线。我们这个平板相阵天线一展达到了5米,在卫星發射状态,平板天线能够形成较好的压缩空间方式,同时雷达卫星对整个卫星电源的需求更为强烈,是一颗发电量和存储能量更大的卫星,峰值功率能够超过3000瓦。”高恩宇向记者介绍道:“未来,在我们各种灾害的减灾、防灾领域,应急保障领域,国土保障领域都能够发挥突出的作用。”
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已拥有较为完整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形成了从初创企业到上市公司、从民营企业到国家队,涵盖卫星设计研制、卫星在轨运营与各类商业化应用全产业链环节的产业生态环境,聚集了我国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唯一的遥感应用企业航天宏图,北斗导航定位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北斗星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银河航天,走在商业航天企业前列的微纳星空、国电高科、航天驭星……一批航天科工领军企业,他们就像提供水、电、公路一样,为我们的大国重器北斗系统进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中关村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的空天产业聚集区——“星谷”项目将重点布局卫星互联网源头创新区、北斗及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区、场景应用示范区三大功能区。未来,“星谷”项目将在中关村科学城大信息产业引领发展的基础上,依托航天航空领域深厚的研发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一个千亿级的空天产业集群。
除了以上三大产业外,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工业互联网、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过去一年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园、北京协同创新园、实创医谷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了开工建设。海淀区北部开发办政策研究部部长刘颂在海淀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我们还将建成大北农生物农业创新园,围绕生物育种、生物饲料、农业生物制剂、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等现代农业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大型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还将完成一系列生活配套项目建设,为将这里建成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区而努力。未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继续承载着几代创业者的梦想,创新蝶变,一路高歌。”BB8A75E7-F62D-42DF-A471-72D73C5C48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