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法
2022-05-26
“神州十三号”顺利返回、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运、首款全面国产化电力主控芯片“伏羲”量产......一批批世界顶尖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创造出超想象的奇迹。
遥望星空,“神州十三号”“天问一号”遨游浩瀚宇宙;俯瞰大地,铁建重工52台盾构机组成“钢铁巨龙”集结祖国南大门;风驰电掣,时速200公里商用磁浮列车日前完成动态试验......在创造超出最狂野想象的奇迹后,国有企业的工程师、科学家们的目光正在跳出现有世界的既视感。
科技利刃——迎战“卡脖子”
手握科技利刃,才是破局之法。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特别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发展安全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国有企业正冲锋在前、尽锐出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近期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国企创新确立了明确目标。
中央文件发布后,近两个月内,国务院国资委迅速采取动作,密集召开会议,多次强调“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3月1日,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举行会商会议暨共同培育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工作座谈会;
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3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
4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工作会议......
一系列实质性举措也接踵而至。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成立科技创新局;3月22日,国企“科改示范企业”名单对外发布,入选企业数量从209家增加至440家......
科技创新局的成立,标志着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速。国务院国资委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科技创新局主要职责包括:组织指导所监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推动所监管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推动所监管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推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推进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所监管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工作。
而“科改示范企业”这个名词已被熟知。早在2019年底,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印发了《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将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2020年4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科改示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部署开展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
2021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9家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2022年3月,科改示范企業扩容至440家。其中,归属地方国资管理的科改示范企业大幅增加,成为本次新增名单的“主力军”。
科改示范企业扩围工作其实也早有“预告”。2021年底,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科改示范行动”媒体通气会上公开表示,将在现有的科改示范企业基础上,聚焦国有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织科改示范企业的充实扩围工作,把更多有较强改革代表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纳入到“科改示范行动”中来。
“科改示范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末,“科改示范企业”科研人员总数超过14万人,同比增长4.3%,累计培养或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66人;累计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0个,牵头或参与的国家级项目885个。
“科改示范企业特别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强调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业内专家指出。
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有133户科改示范企业面向关键岗位核心骨干人才,在本级或所属子企业层面灵活开展了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其中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19户,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的67户,实施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38户,实施超额利润分享的56户,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务院国资委的动作远不止于此。2020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基础,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激发企业家和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为导向,巩固和增强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能力,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021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对央企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在资本金投入方面,要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大部分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快央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紧接着,在3月召开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支持中央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各地方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积极部署。去年,浙江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浙江省省级示范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平台深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了20家科技型企业和6家高能级创新平台,纳入“省级示范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平台深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这些企业和平台主要涉及装备制造、数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承担了相关重大科技创新任务。
今年4月1日,内蒙古国资委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一批在现代产业链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到2025年,内蒙古国有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
去年以来,四川省国有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20%。四川省属企业主动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实施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8项;开展自拟科技攻关项目80余项,储备重点领域研发项目66项,1至7月省属国企研发投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68.7%;积极打造创新平台,筹备建设创新研发平台6项。
手握科技利刃,才是破局之法。国有企业已经踏上征程。
上天入地——突破进行时
“上天有神舟,入地有盾构,下海有蛟龙。”国有企业的实际行动化为不断前行的力量。创新和突破从未停止。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飘然于天际,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为中国建造“天宫”打下重要基石。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标准最高、指标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历经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气层,浴火凯旋。
2021年5月15日早上7点18分,历时6个多小时,由航天科技等企业承担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稳稳降落在首选落点——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近年来,尽管遭到外国的技术封锁和重重困难阻挠,我国航天事业依然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航天运输系统方面,2016年至2021年12月,我国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共完成183次,总发射次数突破400次。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正式进入服务全球新时代,服务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年来,科技人员集智攻关,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我国航天事业“全面开花”,一位重要的“种花人”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围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点型号、重点研发项目研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申请专利3.5万余件,授權超1.8万件。截至2020年末,集团公司累计有效专利量达3.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75%。
2021年11月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航天科技集团荣获11项奖励。
既要“上天”,也要“入地”,国有企业在盾构机建造历史上也取得了傲人成绩。盾构机主要用于铁路、公路、地铁和水利等基建工程的隧道开掘,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超大直径盾构更是“工程机械之王”中的佼佼者。而直到2010年,国产10米级的盾构机数量依然为0,工程建设所需超大直径盾构机全部依赖进口。
在此背景下,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历经10年研制,终于攀登到世界顶峰。2021年10月12日,国内在建承受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盾构隧道用超大直径盾构机——“聚力一号”下线。
“聚力一号”开挖直径达16.09米,长140米,重5000吨,是目前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运用完全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先进技术,实现“大块头”与智能化的完美结合,成为世界盾构发展的新高度。不仅可实现5000米超长距离连续掘进不换刀,还能解决超大直径盾构机、高水压下掘进“十隧九漏”的世界性难题,打破了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垄断。
时间回溯到2010年,中国交建承接的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工程,需要两台开挖直径超过15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向外商询价后,外商态度强硬地表示,单价7个亿,不通融、不降价,制造周期远超工程预期。此外,外国专家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时薪要价竟然超过人民币5000元,还禁止中国人观看。
在被扼住咽喉的无奈中,中交天和开始着手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这也是国有企业对世界级工程的承诺。在研发过程中,中交天和多次遭到国外的技术封锁。14个月,6700多张设计图纸,10万多个大小零部件,最后汇成了刀盘开挖直径达15.03米、足有5层楼高、长达130米、重达4800吨的中国首台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盾构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复合式盾构机之一,结束了我国大型和超大型盾构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对于“下海”的探索步伐也在加快。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对大洋的探索进一步升温,中国的载人潜水器研发再次受到关注。2002年6月11日,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潜水器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后将之命名为“蛟龙号”。
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纪录。为此,包括中船重工七〇二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技创新团队在内的科研团队经历了十年的磨砺。
8年后,中国船舶集团研制的“奋斗者”号于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9日,“奋斗者”号再次突破万米海深复核科考作业能力。载人深潜技术对中国开发利用海底资源至关重要,其意义堪比“神舟”飞天。
大国重器不但带领国人上天、入地、下海,还在核工业、磁悬浮交通列车、世界级重大工程等方面不断突破,让世界见证中国力量。
2020年3月,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如同“定海神针”般傲然屹立在南海海域,顺利开展第二轮试采作业。
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项目落地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12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
......
创新和突破从未停止,国有企业用行动化为不断前行的力量,刷新着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国速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那些曾经的神话,已一步步成为现实。
专精特新——释放“大能量”
世人皆知大国重器威力惊人,却鲜有人知小到0.005毫米的精密零部件,服务于各大巨型机械的每一寸血脉,其中蕴含的科技力量,更足以撼动世界。
“大国重器”不仅仅包含上天入地下海的各种大型高科技装备,“高精尖”领域的技术,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来说,同样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很大,如我国年产380亿支圆珠笔,占据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份额,但是圆珠笔头上球珠和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技术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我国手机、电脑、家电产品正在形成全球竞争优势,但这些产品中的芯片却受制于人,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叠加导致的“缺芯潮”波及众多行业......掌握主动权已经迫在眉睫。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其中,“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份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收的比重达到97%以上。
“‘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强劲,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年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过50%”,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大批小巨人企业已经成功加入“专精特新”序列,涉及产业广泛分布于芯片、精密仪器零部件、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十万火急。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国有企业闻令而动,全面宣战。
在疫苗研发方面,广大科研工作者逆行与病毒赛跑,用时间换取生命。国药集团仅用5天完成病毒基因测序,国家疾控中心拿到基因序列后,仅用48小时就研发出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这是世界上第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紧急用于抗疫前线。
2020年5月22日晚21时,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并称:“临床数据说明,该疫苗是安全的,且能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于我国的陈薇团队。
三个月后的8月23日,中新社发布消息:两家生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中国企业目前正在推进疫苗三期临床试验。
在与病毒竞速的赛道上,我国国有企业在疫苗研制上跑上了第一梯队。
2020年12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再次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芯”之痛,是对几代中国IT人的沉重拷问。
能源工控领域部分关键芯片进口率高达90%,一旦断供,整个行业则至少倒退20年。因此,“伏羲”的问世,对继电保护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21年,经过南方电网公司耗时5年的研制、多场景验证,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伏羲”芯片采用C-sky国产指令集、玄铁系列国产内核作为计算核心,保障了芯片核心知识产权自主可控;首创了满足电力工控应用需求的电气参量计算、电力网络通信、数据并行处理、网络安全防护等专用硬件算法IP,有效实现电网数字化转型对电力装备基础算力提升、网络安全防护需求的支撑。
在通用计算能力以及融合业务的实时计算等方面,“伏羲”具有与竞品近1.5倍的性能优势,而功耗与竞品基本实现持平。
“伏羲”的成功研发及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的转变,使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自主可控,保障了近千亿元国产电网设备的供应安全,对于国家电力能源和信息安全、工控领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电控所属北方华创“12英寸先进集成电路制程电感耦合等离子刻蚀机研发及产业化”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感耦合等离子刻蚀设备的研发和量产实现了我国高端集成电路刻蚀设备零的突破和技术跨越,打破国外技术壟断,有效带动了相关行业乃至整个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同时,开发了下一代芯片制造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为实现集成电路领域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日前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了全世界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爱与激情。而火炬中饱含着国企人的灵感与智慧。其外观设计师李剑叶介绍说,“飞扬”火炬的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近乎完美相融。科技亮点主要体现在,火炬外壳开创性地启用重量轻且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不仅耐火耐高温,还能抗10级大风和暴雨,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火炬还采用环保的氢气燃料,将储氢瓶和燃烧器严丝合缝地嵌进其内,火炬能耐受超过800°C燃烧温度的淬炼;同时,采用氢作为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还考虑到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的环境中进行,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
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涵盖了国有企业贡献的多项尖端科技。
其中,桥面吊装合龙等施工中所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由中国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耗时10多年才研发成功。这种纺丝大概只有头发丝的1/10粗,但做成缆绳后比钢索强度还高,是世界三大高新材料之一,以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及民用领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由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长、宽均为1.77米的世界上最大橡胶隔震支座,成为港珠澳大桥抵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的“定海神针”。
中国交建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中,完成了100多项试验研究,自主研发了十几项国内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了500多项专利,成功攻克了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
柳工集团领先国际水平的欧维姆预应力技术为港珠澳大桥贡献了“广西力量”......
一项项“中国方案”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令人瞠目。
曾经“卡脖子”的碳纤维,从研发到量产,打破了国外长期对我国严格的技术和装备封锁,初步实现了国产碳纤维在大飞机机身、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光伏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战略材料的自主保障。
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介绍说:“我们正在一步步缩小我国碳纤维行业与日本东丽的差距,在技术上使我国碳纤维逐步达到与国际巨头‘并跑’的状态。”
按压喷火枪,800°C的火焰喷向立在支架上的气凝胶毡。然而,气凝胶毡却并未燃烧起来,伸手触摸另一面,温度如常。这种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超强的隔热性能、超高的耐火性能和优越的机械性能,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的气凝胶,来自于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
4月18日,通过十几年持续攻关,甘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羰化冶金生产线,自主攻克羰化冶金工艺一系列核心技术与工程化难题,打破國外技术封锁。羰基产品具有纯度高、形貌特殊、粒度细独特优势,高铁、轮船、国防建设以及高精尖的电子设备研发等都离不开羰化冶金工艺。
在广州,广钢气体于2021年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纯氮气装置,装置和产品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精密仪器零部件领域的突破同样夺人眼球。2021年10月28日,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金洲公司成功研制出直径0.01毫米的极小径铣刀,是世界最小直径铣刀,并实现上机加工。
利用这种约为人类头发丝直径1/8的极小径铣刀,研发人员可以在一粒米上铣出了56个汉字,在一根头发丝上铣出了7个字母。这项突破将助力我国电子信息、医疗等诸多领域的提质升级,也将促使微型加工工具更快更好发展。
到月球上,到火星上,到辽远的星辰大海上。锚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国有企业正冲向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