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原则及方法
2022-05-25王丽娜
王丽娜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18)
0 前 言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指借助企业经济核算提供的资料,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以及对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寻求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1]。经济管理部牵头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对项目及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为项目、公司两级工作提供快且真、强而准的数据,找问题、铲不足、提效率、促进步,规避潜在的经济风险。
1 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
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能够自检企业管理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项目部中的执行情况。通过分析,一是促进目标实现,更好地指导、提示、调控项目,促进项目目标实现;二是提升管理水平,每期分析都会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和修正问题以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提高经济效益,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整合企业现有各种资源,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途径,可以挖掘内部潜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果[2]。
2 存在问题
结合现有工作发现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项目部每月的经济活动分析效果不好。项目经理不重视个别项目,分析会议流于形式甚至不开,仅合同部收集汇总数据就上报,对项目各成本要素分析不透彻,对下一步工作指导性不强。
2)公司层面的分析仅仅满足报表填报的要求,未能全面分析数据,本应由公司主管亲自组织召开,但实际很难做到,对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执行力不强。
3)经济活动分析虽定期召开,但每期内容差不多,未能体现月重点、季全面、年综合的宗旨,对当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深入、延伸、透彻分析。
3 经济活动分析要坚持的原则
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是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分析各成本因素对工程收益的影响,所以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础经济数据资料要及时、准确,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分析出当期真正存在的问题,措施才有针对性,效果才明显[3]。
2)把报表资料和现场调研结合起来。目前大部分企业是通过经济数据的一套报表进行数据收集,其能反映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但仅仅有报表是欠缺的,它对实际与计划差异的根源不能完全体现,比如物资节超表中,应耗量仅为一个数,但这个数怎么来的、是否正确,缺少支撑材料,此外还需要看当期的施工安排、对应的工程量计算书、实耗量,也需要看采购量,库存盘点表等。
3)遵循月重点、季全面、年综合的原则。需分析的内容多,不限于劳务招标、物资采购、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计划统计、亏损、管理费等情况,若每月均分析所有内容,时间长且不能反映重点,可按项目施工状态和施工时间确定分析内容,提升分析效率。
4 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
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应围绕分析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法人管项目”理念的落实等情况,全面梳理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短板”和“亮点”,项目和公司的分析报告应包含四方面内容:指标情况、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上期问题的整改情况。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示意图
4.1 公司层面经济活动分析
公司层面的分析主要依托项目的各成本要素分析,在各项目管控效果的基础上增加本级管理内容进行,尤其对上场资源配置、各项目闲置资源的调配、调拨、分流、摊销利用以及各项目存在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公司层面上给予督导帮助。公司层面的经济活动分析一般由一个部门牵头汇总,各部门联动分析。如财务负责账内支出及收入数据、债权、债务、现金流、资产结构分析等,物资部门对实物资产的盘点和材料进、出、存管理、月度节超、开累节超分析,工程部门对上场资源配置评审、研发费、工程量结超、方案优化等分析,找出公司及项目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整改、督导帮扶,确保经济安全。
4.2 项目层面经济活动分析
项目是企业的细胞和基石,项目的经济活动分析是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只有项目本级的经济效益没问题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4.2.1 管控效果分析
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真实反映利润额和利润率的完成情况,通过产值计价率和资金到位率、对下验工计价与拨款率、管理费占比、综合收益率等指标来体现。
收入、成本的确认,锁定当期收益,确定收益率,这是经济活动分析最根本的指标。但对上收入的确认应符合施工实际,不能仅按业主的批复计价金额,应以现场的形象进度为标准,收入、成本保持一致,对于计量差也应根据合同放在收入里。现状是大多项目不愿确认这部分收入,导致收入和成本不匹配,实际成本已入账,当期效益潜亏,待业主给予计价后又产生当期盈余,项目的效益就会形成过山车,忽高忽低,不合实际。因此,收入的确认应按已计价的账内收入加已形成产值的未计价之和。
成本的确认由三部分构成:劳务成本、物设成本、财务成本。核算时同样要按已计价入账的账内成本和已施工的未入账两部分进行。自有材料设备的回收处理如木方、模板等的摊销值、残值都要考虑相应的成本减少和收入增加。
4.2.2 成本要素分析
对项目经济的整体把控,关键还是对成本的分析,项目成本升降的具体成因、问题发生的症结是项目成与败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是最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从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
1)人工费分析。人工费支出在总成本支出中约占20%~30%。影响人工费因素形式上有两条:一是预算定额工日与实际用工工日会产生差异;二是预算定额的日平均工资与实际日平均工资差异。要找出导致人工费差异的根源,如地域人工价不同、赶工、人工工作效率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费用变动。
2)材料费分析。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50%~70%。因此,材料的节超分析对成本计划实现具有巨大的意义,影响材料费的主要因素有量和价两部分。量差,就是材料实际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产生的原因大多数是没有严格执行施工组织措施和未按图施工,还有材料供应不配套、不及时、优材劣用、未执行限额领料管理等;关于价差,则是材料的预算单价与实际单价的会有一定的差值。从主观因素来说,有盲目采购、对价格条件考虑不足、赶工期等原因,在采购中有不当行为等都会产生价差。客观因素上说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造成价格浮动。
3)机械费分析。影响机械使用费因素有:单个台班成本、整体台班数。具体根据现场工程量的实际情况调整机械使用的预算费用,再与实际成本比较,得出机械使用费节超金额;然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算出台班所需数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台班数量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控制机械的使用量,降低费用。
4)措施费和间接费分析。对项目当期及开累间接费、管理费开支进行节超分析,每期都说明节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试验费、临时设施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等除满足施工需要外,要满足当地提出的限制和标准。一般金额很小,但积水成渊。措施费在方案优化上创效,尤其施工现场用水、用电方案、二次倒运费等均应认真考虑,都有降低管理成本的空间。管理费的控制不仅要与预算比较,而且应与平行项目的支出比较,跟项目管理要效益。
4.2.3 项目管理活动分析
1)劳务管理。对劳务队伍管理的分析主要是分析项目过程管控是否受控。从队伍招标、合同签订、验价结算等方面分析。建议按项目定期收集所有劳务队的状态,包括上场时间、定标时间、签订合同时间、应计未计金额、完工时间等,在项目督导的同时核实信息的准确性。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项目是否存在未招标就上场、未签合同就上场的问题,也能发现成本归集慢及完工3个月仍未结算的问题,从而采取措施,加快改进。
2)变更索赔。在建项目要对变更索赔进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创效和经营。变更索赔的分析主要是对照变更索赔目标深入研究施工方案,转化到效益上来,定期梳理汇总可实施的项点,及时掌握业主的批复进展,找出未批复的原因,明确下一步的思路和措施,引领变更索赔创效。
3)五量对比。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进行投标量、施工图量、实际完成量、对上已计价量、对下已计价量的“五量”对比分析,保证施工工程量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深入调研“五量”差异原因及利弊,及时比选原方案和优化后方案,从工期、成本两方面研究其可行性,确定最优施工方案,使工程量受控,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5 结束语
一份高效的经济活动分析,不仅是回答一段时间内公司的经营状况“是什么样”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回答“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只要分析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深入分析数据,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公司经济良性运行。
[ID:01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