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格蒙德的心理学说对卢西安艺术创作的影响

2022-05-25狄福帅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潜意识油画

狄福帅

卢西安·弗洛伊德是移居到英国的当代画家,他的绘画题材内容广泛,偏好人物画像与赤裸的躯体画像,他的作品也经历了不同的风格变化阶段,在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后,其艺术创作具有后来的某种神秘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对早期心理学理论的分析来诠释他的画面。他作为一个表现派画家,在21世纪整个艺术世界被抽象主义占领时,仍旧坚持表现主义绘画。情感是影响画家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希望在艺术创作中精确地在艺术海洋中寻求庇护。

一、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简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说理论最早由奥地利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他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潜意识是由压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的。西格蒙德在见证有着前所未有变化的19世纪时,质疑了“我们是谁”的本质,并沿着潜意识学说构成心理学的基础这条线索,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渐渐发展并不断地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理论。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患者的自由联想,即所谓的潜意识欲望来阐述人类的精神活动,探索患者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动机或未被发现的欲望。人类心理过程被他分为三层: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该理论影响着画家的绘画创作思想,同时压抑和抑郁也可以从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面之中归纳得到。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绘画思潮开始出现,该思潮主张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绪和感情,画面中出现了对客观形状的夸张处理的手法。在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面表现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对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创作各个阶段的影响。

二、心理学理论对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创作的剖析

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一生的绘画风格几经转变,从早期的写实风格转变到粗犷的写意风格,最后形成后期气势和力度融合的作品。他对其祖父研究的心理学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而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他的绘画技巧也非常高超,如色彩布局、画面色调以及笔触肌理等多方面的融合,最终使得他创作的肖像和人体画达到了令一般的画家难以超越的高度或地位。

(一)意识与无意识同作品创作之间的联系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了两部分——意识和无意识,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即“本我、自我、超我”的模式,本我属于无意识的心理结构部分;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它压抑着本我的非生理性冲动;超我则是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作用主要是监督自我以及限制本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这个词最好用作描述性形容词,而不是解剖学名词。尽管所有被压抑的事物都是潜意识的,但是并非所有潜意识的事物都是被压制的。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我们得到潜意识的概念,即它是一个非理性、矛盾冲突的蓄积,在他的观念中,认为人的一些本能中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于动物兽性的一种本能冲动。而在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许多油画作品中都融入了潜意识方面的内容,例如,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常常出现赤裸着的躯体与狗等形象,甚至于出现众多凌乱的床单和各种摆放得颠三倒四的家具等。油画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油画作品充满了情绪显现。他作为具象派画家,热衷画少见的胖得离奇或瘦得夸张的男女裸体,就连描绘对象旁边的众多杂物也暴露殆尽。这些画面上的内容足够反映出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思想极为接近于表现人的潜意识,通过具象的画面表现人的本能,或者称之为人潜意识中的本性的体现。卢西安·弗洛伊德曾经一度痴迷于人的动物性,他看到了人相较于动物一般属于自然本性的一面。这些画作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他所绘制的作品里,人们看不到任何一处通俗意义上的美,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令人感到真诚、实在的现实感,他画的不是人物的皮和肉,而是更深层次的——描绘对象皮肉之下深处的灵魂。

(二)压抑与抑郁在油画作品中的体现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有关于焦虑的探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有真实的焦虑和神经病的焦虑两种不同的显化。他对真实的焦虑和精神病的焦虑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总是处于被压抑之中,导致人心里的能量得不到释放,形成种种焦虑。人的焦虑有诸多的呈现形态,如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等。如同看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我始终觉得是在遁入由作者所构筑的独特世界中。这种焦虑反映在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油画作品当中,表现为一些情绪低落、表情呆滞、心神不宁等焦虑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安的动作姿势、皱巴巴的床罩、凌乱的笔触、暖灰褐色的色调和患有肥胖症的满脸冷漠的女人等。他画笔下的油画人物造型新颖,又因笔触和肌理的塑造,人物形象也格外明显,这些都导致油画画面看上去并不能让观者心情舒畅。在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作之中,那些肖像人物的形象通常是被扭曲了的、充满神经质的,有时甚至是丑态的:丰满的体态、下坠的眼袋和胸部、耷拉着的皮肤。在他的一幅幅油画作品中,一丝不挂地躺在或睡在沙发上或床上的各种体态的男性、女性或孕妇,通过不同形体以及怀孕造成的躯体形态变化的表现,反映出卢西安·弗洛伊德认为的个体精神的变化过程,他的油画作品虽然常常表现普通,却是人们不断研究的主题。

(三)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卢西安·弗洛伊德在作画时,画框距离模特非常近,然后他会凝视模特或场景许久,这会使得他本人和模特都感觉到不舒服,他一直在学习如何观察,害怕漏掉那些引起眼睛注意的东西,因而有时过于努力地观察模特。卢西安·弗洛伊德是一位非常注重微小细节的人,他的作品需要非常长的周期,模特多是家人、亲戚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模特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常在作者绘画时打瞌睡。这一点可以在他的画作中找到,如闭目养神的女人和正在走神臆想的人物肖像等。卢西安·弗洛伊德无论是沉默孤寂还是出名后受世人关注,他都远离喧嚣的世界艺术潮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受到人的本能支配,但在受支配的同时又要接受现实的条件。这便是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两种原则和艺术家创作作品一样,都是对人内心深处本能欲望的宣泄和表现。艺术家所存在于无意识层面中的欲望和需求,能通过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再现。艺术家可以凭借快乐原则来引发心灵深处充裕的遐想和审美创造的才能,继而创作出愈加非平面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卢西安·弗洛伊德把普通人对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需求表现在画面当中,既表现真实世界,又反映画家本人的精神世界。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卢西安·弗洛伊德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其笔下质朴的、沉思着的人物看起来扭曲又夸张的造型似乎有据可查,他的作品的个性化的技法和表现主义的形式风格也在当时受到大众追捧。如果不分析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绘画思想成因,仅仅学习油画笔触或是临摹油画创作技法,是不能同卢西安·弗洛伊德一样,把上实下轻的色彩布置、令人焦虑的灰褐色调、挤压且干枯的笔触、凸显在画面中的肌理、蜷曲且紧张的姿势等都完美且充分地表现出来。通过心理学来论证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艺术创作思想和作品表现在艺术创作研究领域有着较大意义,也为卢西安·弗洛伊德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创作源泉。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潜意识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油画去哪了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漫画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