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文字,感悟语言

2022-05-25高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品味桂花语感

高静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意味,把握其中的情感基调,进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视角,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提升。

一、积累语言,夯实语言基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品味经典,识别并理解、创造句子,实现学生思维的跳跃,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语感是一种直觉,但这种直觉并不是与生俱有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阅读课内经典作品,在品味中夯实语言基础。在学生阅读神话、寓言故事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阅读同类作品,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等细节进行交流,以获得深层次的信息,从而让学生的语感获得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品味,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促进语感的提升。

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阅读,以有效提升语感。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雨来是如此的机智勇敢,同学们是如此的生机勃勃,“自古英雄出少年”,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不知名的小英雄吧,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倔强的小红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完后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人公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并运用课文中所学习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

二、品析文字,推敲感悟体验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并积极思考、推敲文字,将其与相类似的文字放在一起加以对比,从而体会作者的表达目的。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学生会提出疑问:我们一般将“香”和“飘”连用,为何文中用“浸”字?教师可以为学生解答:“浸”本是浸在水中,水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桂花的香气是摸不着的,用“浸”字可以使香气看得见、摸得着。教师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快乐的摇桂花的句子,并用课件呈现“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几句话,引导学生领悟到作者想起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樂”和桂花雨,传递出对故乡和桂花的深深怀念。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他们将想象融入作品,以促进学生语感的积累,以及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迁移,学会运用语言

学生借助语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并对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遣词造句能力。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这一特点,鼓励他们模仿作品的句式、语段结构,以提升自己的语感,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把握语段的语言特点,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仿写课文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鼓励学生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方法,这样可以促进方法的迁移。如在学习《乡下人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感受其中拟人修辞的运用,同时试着练习仿写拟人句。文中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的瓜、笋、鸡等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乡下人家的迷人和独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有效迁移,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并将积累的语感运用于写作之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积累、品析、迁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他们语言知识的建构、分析以及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品味桂花语感
桂花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