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2022-05-24李男
李男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文化馆)
群众文化教育活动是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公民社会道德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民众已由以往更加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转化成为精神上的需要。为更好地适应公众的精神需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非常合理的方法,要在活动中更加贴近群众,并利用这些形式来提高公众思想道德水平,以满足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并不断创新模式,以做到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趋势和公众的精神需求[1]。
群众文化活动可能是由民众自发的进行,同时,也可能由社团、群众文化活动所等机构进行,虽然主体的不同让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也多种多样,但是群众文化活动理念永远是不变的,所以透过群众文化活动,就可以有力推动中国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坚强的力量支撑与保证,由于各个时代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因此本文将重点从群众文化价值方面加以分析,各个历史时代的群众文化活动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和时代前进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在如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将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朝着专业性和规范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完善。
一、群众文化活动特点
一个时代内所有社会主体进行的群众文化建设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与性质,其意义上是既强壮了公众体魄,又提升了公众的健康,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合理传承。群众传统文化活动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普及性
群体文化活动的发展必须重视活动的普及性,一个社会主体所进行的群体文化活动一定要以民众为主导,而群众的活动意义也非常广阔,涵盖了一切群体,所有人只要喜欢,都能够参加其中,没有门槛限制,是一个大众的文明活动。
(二)大众性
群众社会活动是面向人们的,由于群众社会活动以群体形态进行,在一定场所内由一定工作人员举办,对参加人数也没有什么约束,可以保障他们顺利进行社会活动,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享受群众社会活动所提供的健康生活[2]。
(三)丰富性
内涵丰富,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活动的根本特点和基础,内涵丰富要葆有时代性,同时,还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发展,既要保持群众文化活动内涵的丰富性,也要保持内涵的活泼性,让成员们可以各显其能,正是这种特性使得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由原来的广场舞已经发展成了集群型的专业性群众文化活动,而且部分群体文化活动已经开始得到地方或者国际上的广泛承认,甚至能够代表某个地方或者国家参加国际性的赛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教育活动有着很大的时代价值,可以增强人们的知识水平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民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促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艺术文化发扬光大,经济社会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领域:
(一)增加科学知识浓度
群体文化活动具备了如下特征:平民性、普及性和丰富性,使得公众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在丰富多彩的群体文化活动中公众也能够更多地受到人文科学知识的陶冶,比如在端午节组织民众进行赛龙舟,能够让端午节的文化知识通过交流活动而让公众更为熟悉[3]。
(二)为适应人民精神需要,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公众的精神追求,首先是对知识的需要和对文娱的需要。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将有助于政府加大对公众社会文化科学知识的宣传,从而提高公众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水平。而且,由于群众文化活动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公众在参加的时候不仅能够满足其对玩乐的需要,还可以加强人与人间的沟通,在社会活动中释放日常学习与工作上的压力。所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众社会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的社会认知水平,还可以增强其对工作的激情,让公众在社会工作中积极性更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公众通过参加群众文化传统教育活动,也可以得到优秀的传统熏陶。陶怡情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也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谐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这里也得到很好的表现。通过在群体活动中开展分组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团结合作精神的关注度,通过在公益活动中人员相互的配合与协作,也促进公众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优秀文明进行弘扬的目的。
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在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中,其举办的活动主要形式都较为单调,主要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是通过影片放映、音乐演出、广场舞蹈等方式,而一些有着较丰富时代特点且企业文化内涵丰富的群众活动办得比较少,例如专业赛事、演唱会等,造成了当前企业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调,很大地挫伤了企业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过去,有些企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几乎每年的举办方式都是相同的,缺乏新意使得企业职工普遍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兴致缺缺。因此影响了企业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发展。而如何有效协调企业对群众活动的支持度和积极性,需要企业从根源上入手,合理地运用公共管理方法。此外,在当前中国群体文化活动的发展中,由于部分活动内容没有新意,其创造性不够,且活动档次也比较低,没有一定的文化活动特点,也无法吸纳一般民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来,导致企业群体文化活动的发展没有动力,对企业群体文化活动发展的整体品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活动空间受到局限
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往往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参与的,所以对举办的场所往往会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它有广阔的空间,但又不能对一般的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带来影响,同时也需要人们自行前往,所以还必须要具备便捷的公共交通条件,从而在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的过程中,还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空间的保障,而在当前中国的建筑中,由于公共空间建筑的面积大小和设施的配备程度,对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4]。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需要活动空间的宽阔性、道路交通的便捷和文化活动设施的完备性,而在当前工程建设中,人们较为重视的是经济性建筑的建设,却极大地忽视了公益广场建筑,从而导致部分重大的群众文化活动无法正常高效地举办,增加了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困难性,也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举办饱受负面影响。
(三)组织活动难度大
在开展群众文化社会活动的组织上,由于所涉及到的社会活动工作人员总量较多、范围广泛,使得社会文化社会活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很大,或者群众文化社会活动管理工作人员的总量较小,也无法处理如此繁琐的工作,从而导致社会活动工作往往开展到了一半后,就无法再持续开展下去,也就无法过多举办相关社会活动;同时还有一些群众文化管理工作人员由于本身素质能力欠缺,在各种文化社会活动举办的过程中也会面临较多的问题,或者对于繁琐的社会活动管理工作找不到恰当的方法,从而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划和举办工作无法取得预想的成效,从而导致了一些民众被迫放弃参加各种文化社会活动,从而影响了其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这些措施都导致了对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管理的难度加大,削弱了各种文化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也导致各种文化教学活动在社会文明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四、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措施
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时间还在不停继续,而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体制还具有相当的时间滞后性,与时代精神的发展也还没有达到充分的同步,所以,为了做好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时代精神发展创新模式,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活动组织机制的创新
组织形态也决定了群众社会活动能否有效,所以需要加强在组织制度上的创新。一是群众社会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举办活动之前做好对公共文化层次和认识水准的进一步认知,并针对社会活动参与者的各种状况加以分类。二是把公民群众也视为群众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为各个公民群众之间因为家庭教育和环境上的差异,所喜爱的群众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通过在各个公民群体之间轮流举办群体文化社会活动,使社会活动的形式内涵更为得丰富多元,也能够适应各个民众的文化需要。三是通过设置专门工作人员,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让全体公民群众所参加的传统活动更为贴近生活,并富有民族特色,进而充分调动了公共的参与性与热情,让传统教育活动更为顺畅的展开,并发挥其价值。
(二)活动内容的创新
群众对文化活动内涵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如何利用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所以必须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涵,但内容的不断创新并非是要举办和普通市民日常生活完全不相干的文化活动,而是希望在活动内容中充分的融入文化形式和内容[5]。同时,在活动中还应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使公众在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不但能够丰富科学知识,还可以了解目前的社会形态,公民把所学到的丰富科学知识运用于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公众更好地提高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另外,活动主办方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创新意识,并根据当前社会的热点举办活动,引领公众更准确地认识社会时事,良好的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群众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完善各种文化管理制度,并把需要传授的各种文化科学知识有效地展现给市民。一是创新管理工作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民众传统文化社会活动的管理工作,把广大市民都当成传统文化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二是管理者应充分总结过去成功的文化活动管理工作方法,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良好地从民众传统文化社会活动中传播传统社会文化。三是健全管理制度,使民众传统文化社会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和有序。所以管理人员团队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必须对管理者开展适当的培训,使其职业技能提高,并提醒管理者一定要严格遵守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管理规定,绝对不能违纪。四是成立各种文化评估机构,对正在进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好全面的记录与分析,并成立各种文化评估团队,对活动中出现的不足作出分析,并运用其宝贵的管理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办法,以促进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取得更好发展。五是将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得更为集中化,取消参加人数较少的项目,通过举办参加人数较多更为集中化的项目,从而更为有效地宣传优秀思想文化并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6]。
(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
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包括为有形与无形两个性质,在其中开展有形的群众文化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求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基础设施的保障。所以要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地了解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加政府投入,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作出了统筹规划,并充分发挥本省的地理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相应总量的群众文化活动管理中心,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举办方式不佳的状况,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创造更宽阔、便捷的空间。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群众文化行为的促进,透过社会文化行为可以培养民众的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利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相应的社会管理者也应该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关注,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为我国的文化产业传播发展带来积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