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觉中的“返乡”和审美体验

2022-05-24李鑫

滇池 2022年6期
关键词:光感形象思维比喻

李鑫

拿到杨蕊的诗,我是很惊喜的,她的灵感和创造力,她的形象思维和表现手法,在目前许多诗歌创作倾向于同质化的今天,杨蕊的诗充满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让人欢喜。很欣慰读到这些跳动的文字,下面我就文学创作的五个方面对杨蕊的诗做简要论述:

1.场景的陌生化和形象思维深化

朱良志有云:“中国艺术的重复性世所罕有。如在中国画中,山水的面目, 四君子的面目,似乎都是故的。但似故而实新,似同而实异。在故中发现陌生,在陌生中追求新变。所以,无一字无来历,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与故为新,等等。这些理论都与即故即新的深层哲学精神有关。中国艺术追求的是内在的张力,内在的活力,内在的生命超越。”杨蕊的诗歌中,叙述的载体是“故乡”式的,有泥土的气息但充满新鲜,在传统的“山”“河流”“丁香”“稗子”“瓦罐”“西红柿”等普通载体身上,杨蕊用她独特的形象思维的处理方式,带来了如春天般的清新感和音符一样跳动活跃的新鲜动感,给人以美的体验和感受。比如“某种遥远的距离/仿佛贯穿着所有目的地/要么是声音,要么是形体”(《地名录》),“山顶的雾气附着了/蓝调的飘渺和幻想/像椭圆形的号角/把月光声灌注耳朵” (《远山落满蓝》),“大小不一的西红柿端坐在/青花瓷的盘子里/叶柄翠绿,穿过树藤的慈悲/我是它们摆渡的众生”。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但是优秀的创作者必然是在庸常的生活里提炼惊喜的人,对于诗歌来说,这技艺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形象思维的贯彻和落实,在杨蕊的诗歌中,对于传统意象的新颖性表达随处可见,她的诗学依据并非来自与议论或者叙述,而是从形象的特点进行动态直观的表达,这让人十分欢喜。

2.无意却有意的形象选择和形象构造

某种意义上,诗歌很大一部分是形象的艺术,诗人以情感之倾注和个体之审美选择形象基础,用其独特的艺术之选择性和创造性,构造出具有个体鲜明特征的形象和场景布置,由此引入审美,抒发思想感情。杨蕊的形象是新鲜的,或者叫做“直觉式”的,所谓“直觉式”即形象来自于一瞬间的思维创造或者叫做迸发,在个体的生活阅历和审美高度等基础之下,突然而至,颇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而且杨蕊诗歌中的形象,比如“剑麻”“石头”“稗子”“西红柿”“瓦罐”“老屋”“水草”等,都是故乡里随处可见的事物,在形象的選择上,杨蕊很像一个画家,她画下许许多多的静物,但是没有一幅是相同的或者可丢弃的,这些画带给我们不同时间下独特的光感体验从而远远高于静物本身,在这里,这些寻常的形象因为她独特的形象构造和感情倾注,在诗歌里充满了“光感”。比如“浅蓝色的剑麻,针尖锋利/像分系不同的家族一般,“风一过,它们/就能把整座山变蓝” (《远山落满蓝》),“它们就是这样存在的/就像我经常遇到老乡一样/听口音,问地名/清水镇与月亮田/中间隔着满坡杜鹃” (《地名录》),“薰衣草上的露水/无法销熔它的存在/它会结成暗色的网/吞下仁慈的活物” (《暗语》)。

3.有爆发的构造和克制的叙述,带来充满张力的情感表现和场景渲染

《二十四诗品》中有云:“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杨蕊的诗歌情感是真挚和倾注的,在文字里可以见到有力的倾斜,但她善于稳住角度,保持着抒情“浓度”。优秀的诗人永远会让人保持相信和憧憬,给人以深深的余韵和体验回味,在杨蕊的诗歌中,这种手法值得学习和称道。比如“我的父亲/只能在“嘶--嘶”的推开门声中进来/好像走错了人家” (《一声门响》),“蚂蚁、虫子替我书写了/更多的不可能性/我安静地默认” (《再谈老屋》),“那是一个深紫色的夜晚/音乐比呼吸要多/鱼比水草要多” (《比喻动机》),“我和它们继续荒芜着更大的荒芜/潦草着未能抵达的潦草” (《风筝误》)。

4.杨蕊诗歌中的“返乡意识”

朱良志语云:“中国艺术理论认为,与其关心外在的流动,倒不如关心恒常如斯的内在事实。对永恒的追求是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这永恒感是自然节律背后的声音,这声音,只有诗人之耳才能听到。……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谛听这永恒之音的。”而返乡者,可以理解为返“本真生存”,从纷繁的表象中回到审美本身,或者叫做从纷繁的表象生活里回归生活本身,杨蕊的诗歌充满了对“善”“真”“爱”的呼唤和追逐,在平静而倾注的叙述中,在辽阔而有些苍凉的场景设计里,在时而柔和时而闪烁的光感镶嵌下,这些带着故土记忆的充满作者个体强烈感情意识的审美关键词,一个个走到我们面前,成为杨蕊诗歌“返乡”的有力论证,成为本真艺术的声音。“刚插好一盆小花/张扬的枝条像黑天鹅的颈/逆光而生/又像一只白玉兰钗/挽住薄尘/它们启发我读懂月光” (《风筝误》),“电话铃声响了,半夜/你叮嘱我,永远要保持一种英雄主义” (《如是说》)。

5.余音

南粤的天气渐渐闷热,疫情与新闻里的悲剧让人心生荒芜,我近来常常写作一些与绘画相关的诗歌,倾注于词语之间,形象之间所呈现的光感,在杨蕊的诗歌中,我也找到了跳跃和闪烁的共通之处,这让人心生安慰。在这里我对形象思维再多赘述几句:

A、形象思维不应该单独提出来,而是要紧密联系诗歌各要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在艺术媒介(诗歌)的框架和构成要素内部,讨论形象思维的事情。这样就要求诗歌的形象处理必须满足主题,情绪灌注,取材特别,有个人风格。也就是表现形式必须极具特色,而不是跟着别人用旧了的比喻走。极好的形象处理我觉得是从主题开始,作为各种比喻整体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地抒发,加强情绪传递。

B、形象思维在诗歌中,应该是作为距离和空间的链接,作为物与物,物与思想、意识。也就是实与虚,虚与虚,虚与实的链接。比如写的是物,可以通过形象思维,比喻到非实在的思想、念头、情绪身上去。反之亦然。

C、形象思维在诗歌中要用的好,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别具匠心的创造力,这样才使得一首诗具备特色,而不是仅仅就是一首诗。这也和表现技巧是一类的。良好的形象思维,应该是有层次感,有递进的过程呈现,总体呈现一种表现加强的艺术气氛并传达出个体饱满的审美体验。

我离开云南故乡漂泊多年,诗歌中的“返乡”意识却日渐高涨,杨蕊诗歌中许多平静的叙述和独创式的形象表达,加剧了我的“返乡”之思,求“真”之思,有时候我深知诗人正抵御着一场巨大的荒芜,我深知我和杨蕊,还有许许多多的诗人们,正在一场风暴中逆行。且以此刀笔,刻生活之风骨吧。“我的花瓶插满野花山果/桃花、梨花、樱花、油菜花、杜鹃花/狗尾巴草、四叶草、蒿草、松枝、柳枝/它们是属于我的秩序和形式/是春天和夏天的证明/是我对其他事物的全部比喻动机” (《比喻动机》)。

猜你喜欢

光感形象思维比喻
比喻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光感和声感的辅助冲便器装置
比喻最爱
卡姿兰光感气色胭脂透现光晕粉颊 让你气色飞扬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什么是比喻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常化浓妆 易被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