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成长
2022-05-24
陈可,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有影响力的女艺术家。她独特的卡通与古典兼具、童真与伤感并存的作品风格,深受社会以及艺评界广泛关注。她的作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独具个人气质。图为陈可工作室的一层,她身后是最新创作的“包豪斯女孩”系列作品。
工作室二层的小画室,陈可说自己在创作小尺幅的作品时,更喜欢在这个房间里,有一种被包裹着的安全感,也让她想起大学时代在画室里创作的岁月。
1.工作室到处能见到浓厚的生活及创作的痕迹,墙面挂着创作的小稿,地上是她之前创作的摄影作品。
2.角落里放置着还未启用的画框。
3.白天,工作室有充足的陽光照射,而这对于用色极为微妙的她来说非常重要,避免了光线不足造成的色彩偏差。
这个工作室比她此前的工作室要宽敞很多,这让她可以随时后退,站在一个远距离的角度去观察画作,游刃有余地创作更大尺幅的作品。
春光恰到好处的时候,在陈可的工作室里看她画画,是件非常治愈的事情。只见她站在工作室二楼能给她带来包裹与安全感的小房间里,穿着陪伴她多年的蓝色工作服,在自然光的引导下,拿起画笔,观察、沉吟片刻,抬手为画作中的“女孩”肖像上色,这一层细致的涂抹,让“女孩”的形象更加鲜活。
她的动作轻柔、舒缓亦克制,因为这不是一幅画的开始,而是收官的微调时刻。我眼前的这几幅新创作“包豪斯女孩”绘画,已经在她的工作室里“孕育”了一段时间,即将运往巴黎参加一个肖像主题的群展。面对着刚诞生就要别离的情绪,她认为换一个角度看,也许是件好事,可以抑制她“如果画在工作室里放太久,总想再改一改的冲动。” 她说:“我是完美主义者,有点儿控制欲,总渴望每张画在我眼里都像是一首和谐、精妙的乐曲,不能出错,但其实控制远不如无心之举的效果,我现在经常反省自己。”
画架旁边,是她从《包豪斯女孩》那本书里截取出的黑白照片。这本书讲述了当年在包豪斯学习的年轻女孩成长的故事,并附上了大量的肖像照片。陈可创作的“包豪斯女孩”绘画的灵感便来自于此。“这些女孩给我的感受是阳光、青春、明媚、生机勃勃的,很想把她们的状态表达出来。过去有段时间,我的作品是阴郁的,现在我更喜欢简单、阳光一点的感觉,画画是让我感到开心的事情。”
创作的时候,她会感觉到自己与“她们”在无声对话,尤其是这些“女孩”呈现出的都是极富个性与生命力的状态。“我始终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每一幅画有它自己的走向和生长,我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观察,再把这种观察落在下一笔上。”她在开始一幅作品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未来的样貌,特别是大尺幅的画作,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她需要敏感地去梳理和把握它的脉络。“前两天,我就觉得自己有点着急,这两天又找回感觉。进入状态的时候,需要更放松、更无为一点,无杂念,忘掉自己。”她说。
她的工作室虽在北京的六环外,离家却并不远,周遭安静亦有鸡鸣狗吠的生活气息。这为她在艺术创作与打理生活之间带来便利。“有了孩子之后,生活便不能任性了,我需要职业化的作息,到下班的点了,我就得走,不能说在状态好的时候,就一直画下去。”保持规律的作息,需要她主动去调整创作的最佳状态,而不是被动地去等待状态的到来。她会像通勤一样,上午来到工作室,一直画到下午两点,这段时间是她磨合后的最佳状态,休息之后,下午继续。天气好的时候,她还会出去跑几圈。如今她几乎不熬夜创作,除了生活原因之外,也出于创作上的考虑,“我用的颜色很微妙,晚上的光线总是有偏差,如果晚上画,早上去看就觉得不对,需要改掉。”
对陈可来说,职业化的生活作息不是某种牺牲,而是对人生体验的一种积极取舍。有孩子这些年,虽然精力与时间有很大部分都要留给生活,但也塑造了一个更有力量的她。她感叹:“我更坚强了,为母则刚。之前我一直是小女生的状态,作为艺术家,也不用过多接触社会,活在自己的幻想里。有了孩子后,现实世界的琐碎扑面而来,要切换角色,要操心孩子的生活,要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怀念自由自在的日子,但生活还是得往前走,没有这样的体验,我的作品不会是现在的状态。”她坦言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自己一直走得比较顺,也不乏遇到好的机会和帮助自己的人。早期,她的作品常带着小女孩的情绪与幻想,后来一度也遇到瓶颈和迷茫期。“变化确实来自怀孕后,当时我看到弗里达的照片,就产生了想要去画她的冲动,跟我当时的身体状态也有关。”
近两年,她对于改变和突破的认知更加清晰和明确。2021年,在上海展出的“包豪斯女孩”系列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市场认可。回顾这段经历,她说:“压力当然有,但心态很快就调整过来。我出道比较早,经历了艺术圈大起大落的时刻,高峰和低谷也都见过,一路走来,觉得自我的认可很重要,如果你希望外界自始至终都对你有稳定的认可,那是很难的。”
相较于外界的反馈,她更愿意花时间在创作本身上,她说自己没什么娱乐,画画就是最大的娱乐。“我不是需要很多钱的那种人,创作最开心的是我全心投入的这个过程,以及通过作品与人们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