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2-05-24杨辉
鸭绿江 2022年9期
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也是《鸭绿江》创刊75周年。作为对当代文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在多重意义上影响甚至形塑了当代文艺观念、立场和方法。时至今日,在新的历史和时代语境下重温《讲话》以及在《讲话》指导下形成的当代文学传统,既是重要的理論命题,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虽论述重心有所不同,所涉具体内容各异,但均从文艺工作者在特定时代的观念选择,以及文艺作品的独特创造与《讲话》精神的指导意义入手,分析《讲话》之于个人文艺创造的价值。杨辉的文章以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代表性剧作家马健翎的创作为例,说明《讲话》若干文艺观念的缘起,以及如何影响当时艺术家的观念、立场和艺术选择。马健翎尝试借鉴地方戏曲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全新的时代和生活内容,不仅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现代转换,也充分发挥了文艺的经世功能和实践意义,乃是践行《讲话》精神的重要个案。其于“新内容”和“旧形式”之间的辩证考量,亦可为当下文艺赓续中国古典传统、开出文艺创造的新境界提供参照。侯敏的论文以周立波的创作为个案,详尽分析了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周立波到达东北,既参与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也深入人民生活,创造出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品《暴风骤雨》。《暴风骤雨》的创作既属践行《讲话》精神的典范,亦打开了东北文艺的重要面向,至今仍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参照意义。
二文所论虽为“旧话题”,但也包含着奠基于新的时代语境的新意——既是对既往文艺现象的新梳理,也包含着向外部世界敞开的多样可能。因为,这里所论的“文艺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文艺范畴所能简单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