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医护人员共情疲劳可视化分析

2022-05-23李佳怡胡银环吴晓悦朱西敏张泽苗

中国医院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情发文医护人员

■ 李佳怡 胡银环 吴晓悦 朱西敏 漆 振 张泽苗

共情疲劳是指助人者由于长期暴露在共情压力下而导致的生理和情感上的一种衰竭和失调状态[1],它与继发性创伤应激、替代性创伤、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相似,但不能简单看作相同。共情疲劳不仅会诱发多种身心问题,还会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过失,加剧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院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2-3]。为了解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涉及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为后续研究及管理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文献来源为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共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和医护人员(doctor* OR physician*OR clinician* OR nurse* OR medical*)为主题词进行组合检索。利用数据库自带的精炼检索功能对文献进行筛选,时间范围设置为“2012-2021年”,文献类型设置为“ARTICLE”and“REVIEW”,排除“EARLY ACCESS”and “BOOK C H A P T E R”,语言类型设置为“ENGLISH”,检索时间为2021年5月26日,共检索到676篇文献,再经手动筛除不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63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1.2 研究方法

使用WoS自带的分析功能和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V软件[4]集成关键词、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等的相关信息。

2 研究结果

2.1 发文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通过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2-2021年医护人员共情疲劳发文数量分析发现,该领域发文数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存在两个发展阶段。在2012-2014年,相关文献较少且有小幅度的升降,说明该领域研究还未兴起;2014年以后,发文数量快速增长,且在2020年达到最多(166篇),发文数量的时间特征显示医护人员共情疲劳领域的研究在国外受到重视且热度持续增加。由于文献检索的时间截至2021年5月26日,所以发文数量在2021年的统计并不完整。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和作者学术思想的高度集中。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图谱和高频关键词表(表1)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领域有4个热点研究主题: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现状、影响因素、不良结局和干预措施。

表1 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高频关键词(频次>35)

2.2.1 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现状。主要关键词包括 “Burnout”“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Compassion sat isfaction”“Prevalence”“Experien ce”等。现有的共情疲劳测量工具包括共情疲劳自测量表及其修订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和专业生活品质量表[5-7]。其中,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应用最广,包括共情满意、职业倦怠和继发性创伤应激3个维度。研究显示,医护人员中共情疲劳的患病率较高。Mangoulia等[8]对希腊12所公立医院的174名精神科护士的调查显示,44.8%的护士具有高水平的共情疲劳风险。Cho等[9]调查显示,171名肿瘤科护士中具有中度至高水平的共情疲劳的护士达72%。Markwell等[10]对914名初级医生的研究显示,54%的医生患有共情疲劳。

2.2.2 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主要关键词是“Work”“Resilience”“Self-care”“personality”等。研究表明,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有人口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体因素包括自我照顾能力、复原力、同理心、性格等,工作环境因素包括工作年限、轮班制度、休假情况等[11]。Hunsaker等[12]对美国278名急诊室护士的调查显示,年龄、教育背景、护士工作年限和领导支持等人口和工作相关特征,影响了护士共情疲劳的流行。Jasperse等[13]研究表明,工作年限、工作部门、轮班和负荷等与工作相关的因素,以及工作医院的特点与共情疲劳和倦怠显著相关。Duarte等[14]对280名公立医院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水平的情感同理心是共情疲劳的危险因素,而自我同情是保护性因素。

2.2.3 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不良结局。主要关键词包括“Health”“Mental he alth”“Impact”“Fatigue”“Stress”“Depression”“Moral distress”等。共情疲劳会导致许多消极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抑郁、职业无助、滥用药物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等[15-17]。此外,共情疲劳还会引发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包括工作效率下降、员工更替、医疗错误、患者结果不佳和患者满意度低等[18]。来自美国一家创伤中心的横断面研究证明,共情疲劳会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医护人员离职增加和用药失误增加[19]。

2.2.4 降低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干预措施。主要关键词是“Resilience”“Self-care”“Intervention”“Mindfulness”等。通过对关键词分析发现降低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干预措施研究可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展开。在个体层面上,研究者提出了正念干预、增强复原力、自我照顾、反思性写作等方法[20-23]。自我照顾包括锻炼、良好的营养和保持健康的社会网络,以及参与促进放松和恢复活力的活动。在组织层面上,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加速恢复计划、同伴支持网络试点项目、巴林特小组活动等[24-26]。

2.3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的突变强度和年代分布可以反映共情疲劳研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本研究运用CiteSpace突现功能找到11个有突破性引用的关键词(图1)。从突现强度看,突现度最强的关键词是“secondary traumatization”(4.44),可能与共情疲劳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关,部分研究者认为共情疲劳等同继发性应激创伤。其次是“end”(4.03)和“life”(3.8),显示照护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的共情疲劳状况是当时的研究前沿,这与研究对象多为急诊科、临终关怀、精神科、肿瘤科、儿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相对应。从影响周期来看,“secondary traumatization”(2012-2016)、“perception”(2013-2017)、“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2013-2016)、“education”(2014-2017)、“Distress”(2016-2019)的突显时间较长,表明这些研究方向受到持续关注。从突现顺序来看,依次是“perception”“life”“education”“distress”“personality”,显示研究内容从对共情疲劳的现状描述深入到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的探索。此外,“qualitative research”在2013-2014年间经历了一段增长期,说明定性研究是当时的研究前沿,研究方法得到了扩展。最新的突变词是“personality”,显示研究者们正在关注个性特征对共情疲劳的影响研究。

图1 2012-2021年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突现关键词

2.4 地域分析

通过对研究国家/地区和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可知,共有63个国家的997个研究机构进行了关于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研究。合作网络结构松散,说明不同国家和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

发文量排名前10位国家(表2)中,美国发文数量最多,有249篇,占发文总量的39.09%,其次是澳大利亚(77篇)、加拿大(46篇)、英国(31篇)、西班牙(29篇)和中国(24篇)。中心性超过0.1的节点是关键节点,在该领域有较高影响力,加拿大(0.73)、英国(0.67)、以色列(0.44)和美国(0.43)中心性较高,而中国(0.05)、韩国(0.00)、土耳其(0.00)中心性较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发文数量和中心性较高,对该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较大。中国以24篇排名第6,但是中心性仅为0.05,说明我国学者对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的贡献较高,但还需提高影响力。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表2)均是高校,其中有4所来自美国,表明美国在全球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领域占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发文最多(18篇),与之合作的机构包括中央昆士兰大学(6篇)、查尔斯特大学(3篇)、伦敦大学学院(2篇)等。中国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四川大学(5 篇),另外还有成都中医药大学(4 篇)、第二军医大学(现改为海军军医大学)(3篇)、湖北中医药大学(2篇)、济宁医学院(2篇)、天津医科大学(2篇)等,这些机构中仅有少数存在合作关系。

2.5 研究作者分析

共有2 140名作者发表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相关的论文,平均每篇论文有3.36名作者。根据普赖斯定律[27],医护人员共情疲劳领域核心作者最小发文量约为3篇,则核心作者有59位,共发表235篇文章,占文献总数的36.89%,小于50%,说明核心作者群还未形成。

表2 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发文量前10的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

通过对前15位作者进行分析(表3)可知,作者发文量都不少于5篇,排名前3位的作者依次是科廷大学的Clare S.Rees(13篇)、Desley Hegney(9篇)、Mark Craigie(7篇)。作者之间呈现“大分散、小聚集”合作关系,虽然合作密度与广度较分散稀疏,但仍然形成了多个合作团队。其中Clare S.Rees、Desley Hegney和Mark Craigie等作者组成的合作团体最大,研究的主题方向为共情疲劳相关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包括心理韧性、自我照顾、正念干预、自我共情等方面[20-21]。其次是P.Chesi和M. G. Marini等作者构成的团体,该团体作者来自同一个项目,且仅合作发表过1篇文章,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意大利多发性硬化症中心的神经科医生和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确定共情疲劳的风险因素[28]。而高产作者,如James Gerhart和Sean O’Mahony、Joana Duarte和Jose Pintogouveia、Amparo Oliver和Laura Galiana、Luis Albendingarcia和Guillermo A Canadasde La Fuente分别来自同一所研究机构,显示该领域合作研究多以共同单位为平台基础,不同单位间的合作有待提高。

表3 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5位的作者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2012-2021年医护人员共情疲劳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了近10年该领域的核心国家、机构和作者,分析了研究热点和趋势。从研究趋势和核心力量来看,国际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显示该领域研究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美国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贡献较大但影响力不够,提示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而且不同国家、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合作水平低,提示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需要加强,该领域研究的成熟度和完整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研究热点和前沿来看,研究对象多为儿科、急诊科、临终关怀、精神科、肿瘤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研究内容从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现状、影响因素、不良结局深入到降低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干预措施;研究方法在定量研究基础上增加质性研究。然而,通过具体的文献阅读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空白。(1)由于共情疲劳的概念和成分结构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现有共情疲劳的研究存在混用继发性创伤应激、倦怠和替代性创伤等相近概念的问题。(2)基于人口学变量、心理学变量、工作变量的流行率调查并未深入探讨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有待研究。(3)干预措施相关的研究多是进行效果验证,并未指明干预措施的理论支撑和作用途径。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在共情疲劳的概念内涵、发生机制和干预措施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此外,研究对象集中在肿瘤科、精神科、急诊科等特殊科室,后期可以尝试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探索普通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情况。

由于仅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近10年来英文文章和综述,本研究在全面性方面存在局限,但研究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医护人员共情疲劳领域的研究提供切入点和方向,推动研究者细致探求医护人员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和针对性解决措施,不断降低共情疲劳发生率,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共情发文医护人员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