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渠道零售与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2-05-23李园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7期
关键词:零售渠道供应链

李园

[摘           要]  从全渠道零售与大数据时代背景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影响入手,分析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全渠道零售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教学的改革措施,即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强化数学和应用软件教学等,进而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类本科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终为社会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供应链管理人才。

[关    键   词]  全渠道;大数据;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78-03

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正迅速取代传统以实体和线下渠道为主体的业务模式。零售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为提高营销成功概率,提升市场占有率,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网上、手机、Email、QQ等新零售方式。一种打通各种渠道的新零售模式,“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应运而生。全渠道零售是指零售企业采取尽可能多的零售渠道类型进行组合和整合(跨渠道)销售的行为,以满足顾客连续、完整和无缝的购物体验需求,这些渠道类型包括有形和无形店铺,以及信息媒体(网站、社交媒体、Email、微博、微信等)[1,2]。全渠道零售兴起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86万亿美元,2018年达到3.88万亿美元,其增长率超过10%[3]。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相继出台了针对电子商务、零售电商、跨境电商和生活服务电商的相关政策来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如由全国人大牵头的《电子商务法》立法工作;商务部研究起草并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基于网络零售开放平台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服务规范》等。这些都使“互联网+”的创新型业务模式在国内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诸如苏宁、京东和淘宝等国内知名的零售巨头,并不断摸索新的全渠道商业模式。根据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1.6万亿元,同比增长8.5%;电子商务服务营业收入规模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3%。中国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电子商务继续承担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源动力。可见,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家发展之重点,正逐渐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迅速成为中国式创新的支撑力量。与此同时,全渠道零售背景下供应链各个环节产生的复杂数据量也相当庞大,这些复杂的大数据也亟待通过科学化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解决,进而为供应链各级零售企业的零售运作提供科学化的指导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全渠道零售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零售企业如何制定成功的营销和运作策略,提高利潤和供应链整体绩效管理水平,这些都引起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为此,如何做好本科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进而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类本科生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为社会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供应链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一、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特别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也可以作为数学类应用数学及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辅修课程。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即需求、计划、物流、供应和逆向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互联网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现。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和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期望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来快速适应这些挑战,最终取得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原理、方法也非常之多,例如:牛鞭效应、JIT生产、延迟策略、供应商库存管理(VMI)等,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此外,该门课程的学习还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因为其中涉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求解,例如:供应链生产计划的计算、仓储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需要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打好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基础。

本文结合全渠道零售和大数据技术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影响,通过该门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在全渠道零售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改革措施,对该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供应链管理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内容侧重理论化。以马士华编著的《供应链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2版)[4]为例,该教材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比较侧重,知识理论较为经典,而单纯的理论或者原理的讲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限制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材案例较为经典,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所列举的案例能够反映最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全渠道和大数据这一时代主题,这与以往的单渠道和双渠道零售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全渠道和大数据背景下的零售环境更为复杂,零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从而导致供应链管理中许多新实际问题的出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案例教学。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再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我校有部分专业为校企合作专业,这些学生高考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加之学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认识不清晰,从而导致学生对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而供应链管理恰恰又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数学问题时便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

最后,学生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较少。在实际的授课中偏向于理论教学,学生得不到实践机会。这不仅与许多学校实训基地的空缺以及相应的软硬件条件有关,还与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直接相关。这些均限制了学生理论和实际脱钩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学生仅仅了解教科书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了解当前的应用背景,这使学生所学变成了纸上谈兵。

三、全渠道和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改革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较多、學时少、生源层次复杂的情况下,对现行课程内容和系统要作较大的改革,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归纳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关键术语、管理策略以及优化方法,突出重点概念、分析方法和应用。结合全渠道和大数据时代背景,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探索多媒体与传统讲授相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是必要的[5-6]。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问题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从课堂被动接受者转换为既是课前学习资源的准备者,又是课堂中思考、交流和讨论的主体,同时还是课后学习、巩固、提升的行动者。教师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教与学有机结合。编制有关章节教学课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逐步混合式教学。

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立第二课堂,拟建立适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的供应链管理教学网络平台,为学生随时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教师和学生教学资源共享。

(二)强化案例教学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原理、方法非常多,例如:牛鞭效应、JIT生产、延迟策略、供应商库存管理(VMI)等,仅仅凭借单纯的讲解收效甚微,即使学生完全理解也是纸上谈兵,这就需要借助案例教学手段,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此外,有些学校受到实训基地的空缺和相应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等因素的制约,开展案例教学更是迫在眉睫[7]。案例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合作精神等。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引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案例,即引入全渠道和大数据相结合的案例,教师应首先明确全渠道零售和大数据的含义,以及全渠道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零售企业和顾客的交互关系,同时明确这一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互动,让学生作为企业决策的主体,进而开展情景教学。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在以学生为企业决策主体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反思整个案例决策过程,领会反思的意义。教育学生打牢专业基础,成功的决策者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如何成为合格的供应链管理人才。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采取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案例库建设。案例库获取的方式可以采用外部获取方式获得,即可以通过哈佛案例库、全国百优管理案例库以及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等获得。此外,案例库的建设也可以通过内部创建获取,依托供应链团队建设,逐步积累而成。案例库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动态更新,以保障其质量和可利用性。

(三)依托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供应链课程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

形成供应链教学团队梯队建设,并发挥梯队建设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供应链教学团队中发挥以老带青,积极开展集体备、听、评课等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探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共同提高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和相应的案例库建设,通过互相评课、学生作业、测试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正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和课程思政比赛,在比赛中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强化数学和软件教学

首先,强化数学教学。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求解,例如:供应链生产计划的计算、仓储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在讲解这些内容时需要复习巩固高等数学相关知识,采用“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为了克服学生的厌学思想,注重课堂表现,采取加强典型习题训练、课堂测验等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其次,强化软件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供应链生产计划的计算以及仓储管理中涉及的需求预测等。这就需要对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到当前全渠道和大数据时代背景,其中涉及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借助必要的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比如:Matlab、SPSS、Python、R语言和Eviews等。因此,教师在讲述涉及数学软件运用的相关内容时有必要展示这些内容的数学软件求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一定学时数量的软件操作实践教学。

四、结语

在全渠道零售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供应链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使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人才。本文从全渠道零售与大数据时代背景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影响入手,在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渠道零售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教学的改革措施,即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强化数学和应用软件教学等,对该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Rigby D.The Future of Shopp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1,89(12):64-75.

[2]Beck N.,Rygl D.Categoriz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 retailing in Multi-,Cross-,and Omni-Channel retailing for retailers and retailing[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5,27(2):170-178.

[3]Statista. B2C e-commerce sales worldwide from2012-2018[EB/OL].Available at: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61245/b2c-e-commerce-sales worldwide/(accessed 6 September 2017).

[4]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程硕,王钧,莫少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0):152-153.

[6]余祖德.《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物流科技,2021(6):168-170.

[7]余波,尚晓风.供应链管理讲授中的案例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136-137.

编辑 马燕萍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猜你喜欢

零售渠道供应链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零售+深度进化
我看新零售的成败得失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我也来做中考题
零售排行榜
沟通渠道等
分销渠道就是营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