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出场、科学内涵与实践指向
2022-05-23汪金玉
汪金玉
摘要: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逐梦“现代化”始终是党领导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赓续历史使命、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祈盼而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坚守与运用,是对传统文化中富国强民思想的庚续和超越,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承继与发展。可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考察和把握现代化。可从“明道”“取势”和“优术”等维度,透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蕴藏于内的行动逻辑。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安排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2)03-0065-0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幅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更是一项牵涉全局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正在此前发展的基础上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1]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奋斗历程的一个基本主题,是透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一个重要维度。立足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话语建构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又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向前开拓。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行动方略予以深度考察,有助于进一步解答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代之问、理论之问和实践之问。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出场
任何一个全新命题的生成背后总是有着深刻而广博的理论源头。追本溯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坚守与运用,是对传统文化中富民强国思想的赓续与超越,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守正与创新。
(一)理论基点: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坚守与运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作为立论之基,彰显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之基、历史之因以及未来之势。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就人类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提出大胆构想。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分阶段的,在高级阶段上将会与任何资本主义“痕迹”彻底诀别。这种“诀别”表现为多重向度,在经济上,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2];在政治上,“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认为,未来理想社会在本质上属于“自由人的聯合体”。到那时,社会成员将会彻底摆脱物质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解放了的自由人。但同时,马克思也强调,考虑现存社会既有条件,人类通往理想社会绝无可能一蹴而就,不可避免要经历“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将以革命斗争方式取得执政资格,获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的政治机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新社会的系统阐述中,揭示了作为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品质。在此过程中,经典作家们并没有教条式抽象预测未来,相反注重在对旧世界的实践改造过程中展望新世界,使未来新世界获得“现实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由先进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把改造现实旧世界作为使命,追求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能够“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的理想社会。这种执着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崇高追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保持着历史趋势上的契合性、价值立场上的贯通性、行动逻辑上的连续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面旗帜、一种理想和一个信念,能够为我们坚定理想、明确方向、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完全解放的科学理论,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发展和完善。新时代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理论坚持和实践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5]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忠诚的“旗手”,既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擘画者与领航者,也是最积极最主动的推动者与践行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社会进步思想和社会理想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了最生动具体的中国化阐释和中国化实践,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二)文化源头: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民强国思想的赓续与超越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以独具魅力的包容性特质而源远流长,犹如精神基因深深植根于国人的思想深处。考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传统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富民、强国和民本等思想资源,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础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华丽出场提供了丰厚沃土。
首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自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思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这里的“小康”意犹“小休”“小安”,强调使民休养生息而后才能实现富足。孟子从蚕桑纺织业——“衣帛”、家畜饲养业——“食肉”、农业耕作——“无饥”等关系出发,探讨了拥有“恒产”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滕文公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云:“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意即实现“国治”的要领是使“民富”。古代这些关于“富民”理想的经典表达,揭示出人民富足、安居乐业对国泰民安的重要作用。从思想源流看,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6]、“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7]等富民利民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其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自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国思想。《管子·形势解》说道:“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意指只有国家实现了富强、军事达到了强盛,才能对内政令通行,对外威震四海。《商君书》指出:“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通过汇聚民力使国富兵强,从而逐步实现国家善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8]、“新的征程上…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9]等思想,无疑是对古代强国理念的时代阐发。
再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自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国家安宁奥秘在于人民安居乐业,执政者应当视人民为国之根本,要不断筑牢执政根基。西晋陈寿认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為政者应爱民重农,把爱护人民、让人民衣食无忧视作国家善治的基础。这些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等话语出场的源头活水。
传统的富民强国民本思想植根于农耕文明,是传统经济基础投射于上层建筑方面的观念产物,因而其思想主张的逻辑起点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整体上带有服从和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的烙印。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需要,实现了国富民安思想的时代转换并不断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促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传统富民强国思想在新时代重塑与绽放的生动反映。
(三)实践接续: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目标的承继与发展
改革开放是开辟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发展局面的“关键一招”,是下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手棋”。1987年,邓小平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分为解决温饱(1980-1990年)、达到小康(1991-20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01-2050年)这三个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特别指出我国已从最初的“温饱不足”嬗变为“部分地区温饱问题正改善”“绝大多数人实现了温饱”“部分地区已向小康跃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变化和新发展的需要,提出面向21世纪的“新三步走”战略构想,即从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01-2010年)到国民经济更加发展(2011—2020年)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2021—2050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国情新变化,创造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的现代化建设新战略安排,总结提炼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使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史性地把我国现代化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硬战,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同时吹响了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赶考的时代号令。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两个十五年”奋斗计划,即从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2035年)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2050年)。
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遵循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表露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逻辑主线看,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遵循从“全面建设”到构想“全面建成”、再由决胜“全面建成”直至实现“全面建成”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党带领人民为实现现代化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凌云壮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是“敲锣打鼓”的“突击项目”,也不是相互割裂抑或“另起炉灶”的“独立工程”,而是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下启党同心筑梦、人民追梦、民族圆梦时代大势的宏伟蓝图。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
现代化是整体性概念,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总方向和新诉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清晰表达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基于现阶段的国情实际、新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以及人民对更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现实,是从更宽阔视野和更长远眼光对更高目标的远景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意涵相当丰富,总的来讲是国家现代化,而“国家现代化涉及的范围最广,可涵盖社会现代化、民族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13]国家现代化在覆盖领域上是指全方位的现代化,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问题始终是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之最,人口基数庞大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国情。人口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是困扰许多后发性国家的难题,使其遭受现代化发展压力;同时又因其蕴藏的人才红利,成为国家现代化的“助推手”。一方面,我国正处在重要的人口转变期,不利的风险挑战事实存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生育率整体降低,预期寿命有所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这在客观上造成新成长劳动力下降,总消费需求走低,“人口红利”相对式微,人口与资源环境依然呈紧平衡态势,由此带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和冲击。如何看待这种“成长中的烦恼”,防范化解人口变化结构性矛盾,消除人口因素设置的障碍,考验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毅力和能力。
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利好机遇竞相显现。人口总量维持平稳增长,人口流动规模增大,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质量继续走高,人才红利优势凸显。这就意味着,人口规模优势潜力巨大,具备了发挥人口质量优势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6]594,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素质现代化。消除人口发展各种消极因素,确保事业发展获得足够人才支撑,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人口发展政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着眼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行动方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同时制定实施战略性、导向性、精准性政策,如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政策、降低生育成本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等,使现代化成果更好更快更多地惠及每个个体。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消除绝对贫困,逐步改善民生,最终走上共富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折射出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担当。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识,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任何其他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14]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戰略目标。富裕是各国追求现代化的共性目标,但富裕有顺序先后之分,也有群体角色之别,在覆盖面上有个别富裕、局部富裕和共同富裕的差异。从客观上来说,物质财富的增长程度及其配置状况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的主要标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财富得到公平分配,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瞄准共同富裕目标,在战略层面提前布局,在实践层面扎实推进,使人民富裕和社会共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聚焦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做好民生保障,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不仅衣食足仓廪实,而且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指数持续提升。在新的征程上展望新的更高目标,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必须持之以恒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托改革创新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缩差距,把“蛋糕”做大分好,确保如期建成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得益彰的现代化,两者在价值理念与实践意涵方面保持着高度的融通性。中国式现代化不单单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与累积,也十分强调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享用,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使其具有先发优势,但物质文明进步不必然意味着精神文明发展,只有当两个文明都高度发展了,现代化才会精彩纷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15]厘清“两个文明”关系,确保“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这既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形势紧迫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我们党独创性地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对“两个文明”的密切关系均作出重要阐述,确立并重申了“两个文明”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新时代,我们党以更宏观视野、更全面眼光作出“两个文明”齐抓共管的科学部署,推动了“两个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机衔接和共同发展。在此进程中,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发展的空间场域持续扩展,有效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引领风尚、增强力量、培育新人、繁荣文化的强大功能。面向未来,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全面展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探索,经历了内涵不断调整的演变过程。1954年,党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国防“四个现代化”;1960年,提出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及国防“四个现代化”;1964年则提出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及国防“四个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四化”。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追求是具体的、务实的、一以贯之的,总是置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任务的特定情境,展现了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其现代化发展过程注定“是‘并联式’的现代化。”[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这个被外媒称作“第五个现代化”的全新课题,在党的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基本现代化与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反映出我们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和对制度“软实力”的“硬要求”。衡量国家现代化的程度,不仅要关注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也要发展制度、文化、影响力乃至生态文明等“软实力”。制度软实力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1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基本实现”的目标定位出发,明确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框架之中,使之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内涵认知的深化及其本质规律的准确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制度为支撑的国家治理体系,连同以实践为指向的国家治理能力,有机构成了国家治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它反映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现代化内涵越发丰富,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紧迫,体现了向着更全面、更成熟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指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承载着党和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夙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新征程上追逐这一目标,做到正确“明道”、科学“取势”和合理“优术”,有必要对隐藏于其内的“道”“势”“术”的逻辑特征予以细微考究和深刻把握,以期透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指向。
(一)正确“明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向导引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则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踏步前进紧随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之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增进了对改革开放历史主题的理解,实现从道路“寻觅”到道路“确立”再到道路“自信”的向上递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有机统一起来,把道路自觉与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统筹衔接起来,展现出继续沿着正途开创未来的信心、决心和雄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证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属性,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事关党的“事业线”、国家“发展线”和人民“幸福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集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中心价值取向和科学理论指导为一体的发展之路,是党带领人民自觉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不歪不邪、独行其道”的光明之路,是助力现代化高歌猛进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开花结果,那么,要想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坚定而自信地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始终不动摇、永远不停歇,将道路自信深深植根于心中,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从而为加速现代化进程、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方向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进一步开掘相信人民、扎根实践、传承优秀基因的道路自信之源,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坚定道路自信,独立自主走好自己的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方向不偏、动力不减、步伐不停,前景更加广阔。
(二)科学“取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诉求
顺势而行事半功倍,逆势而动事倍功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之“时”与发展之“势”进行整体谋划之“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提出,不是脱离时空的抽象政治话术,也不是应景式的主观臆想概念,而是党对自身执政使命的历史承接,是党的人民观在新时代的现实表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利而导是办好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基本前提,是找准现代化发展路子的重要原则,更是推进现代化深度发展的重要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是在准确认识民族复兴迎来前所未有新机遇的背景下,是在科学把握当今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的基本前提下提出的。
深刻把握推进现代化的“时”“势”“利”,必须紧随时代条件转换,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与科学理解。要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流与本质、理论与实践、当前与未来,既将其融入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宏大叙事情境,又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框架,有效悟透读懂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后,做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科学研判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客观总结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在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条件下,以“定局”为基石,以“变局”为契机,以“破局”为勇气,不断调整充实完善现代化事业“现实版”的“既有”,乘势打造现代化事业的“加强版”和“创新版”的“将有”,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的深度、广度与效度,多措并举增强现代化的生命力与持续力,从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合理“优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触发机制
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安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强国工程,又是民心工程、圆梦工程。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梦的韧性与执着,是使命型政党以奋斗者姿态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的鲜明特征。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树立鲜明的目标导向、强烈的使命意识、清醒的底线思维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以外,还要着力做好顶层设计与落实分层对接,以全新理念、稳健步伐和精准政策助力问鼎新辉煌。
一是发展理念要“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关乎发展的目的、方向及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19]新发展理念是发展趋势、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及发展需要的升华,它蕴含着强烈的宗旨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起着管长远、管根本和管全局作用。在新发展阶段,必须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优化整合发展资源,不断增添发展动力,推动现代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发展步子要“稳”。行稳才能致远。行稳不代表亦步亦趋、举步不前,胆略也很重要,关键是正确处理好“胆子”与“步子”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20]这就是说,要满怀信心敢试敢闯,又要沉着冷静稳扎稳打,既防“拖延症”又防“急躁症”。在新的历史坐标系中,宏伟蓝图业已开启,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敢于和善于蹚激流、渡险滩、克难关。越是进入乘势而上的常态化阶段,越是要“稳”字压阵,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连续性、渐进性和稳定性。越是进入到遭遇发展瓶颈制约的困难阶段越是要做到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志在全面,成在实干,难在攻坚,贵在精准。精准定位、精准谋划、精准施策是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要义。通过精准发力能够转变“指标式”“游走式”“突击式”工作方法,避免因量大、面广、点多、线长而精力分散、捉襟见肘。精准发力必须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与主攻方向,以特色谋优势、以优势图发展,坚持以点带面,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确保既好又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4-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31.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58.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0:84.
[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4-14.
[1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42.
[11]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N].人民日报, 2017-11-11(1).
[12]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
[13]陈金龙,钟文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方位与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1(1):4-8.
[14]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1).
[15]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
[16]张占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J].东南学术, 2022(2):1-10
[17]习近平.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1):4-13..
[1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4.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7.
[20]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
责任编辑:杨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