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生命和祖国“焊”在一起

2022-05-23李璐璐赵晓兰

环球人物 2022年9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

李璐璐 赵晓兰

潘际銮

暮春四月,草长莺飞的清华大学校园里,一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三层老建筑静立在花红柳绿中,路过的师生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楼栋门口默默哀悼。这是清华大学焊接馆,门厅的墙壁上,在一堆名字最顶头的位置,“潘际銮”三个字高高悬挂。潘际銮是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这座焊接馆正是他当年一手组织筹建的。

潘际銮曾是清华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时常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夫人李世豫,在校园里徐徐而行,被学生拍下照片成为“网红教授”。而今,偌大的校园内再也看不到这位九旬老人的身影。4月19日,清华大学发布讣告,沉痛哀悼:“潘际銮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他为我国焊接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

潘际銮是个“退而不休”的典范。尽管年过九旬,他依然在全国各地出差奔波,推广自己的新专利——無轨导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这项研究可以保护焊工不被强光伤眼睛,不被烟尘伤肺。”南昌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徐健宁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徐健宁算是潘际銮的“徒孙”,在他眼里,潘际銮几十年如一日地忙碌着。“我读博士学位时,参与了潘老主导的‘863’计划——‘无轨导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项目。那是2003年夏天,南昌气温特别高,焊接又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实验条件异常艰苦,但潘老总和我们一起下车间做实验,每一次调整焊接规范,每一次贴陶瓷衬垫,每一次焊枪对位,他都是在旁边亲自指导。每一次起弧之后,他都是拿着保护面罩观测焊接过程,因为焊缝位置不同,有垂直的,也有水平的,还有弯曲的,潘老甚至会趴着看,十分专注,全然不顾汗水早就湿透了他的衣衫。后来潘老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他依然坚持到实验室来指导工作。这种俯下身子做学问的态度让我们肃然起敬。”

潘际銮曾在南昌大学当过10年校长。“最近几年,潘老每次回到南昌,还会给学生们上课。”徐健宁说。

在徐健宁眼里,潘际銮另一特点是“时尚”。“潘老平时玩微信玩得很溜,时常用微信和我们交流,一些方便的手机APP他都会用,平时也在微博上浏览新闻。”

潘际銮留给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副书记聂瑞筠最突出的印象是他永远不会老:“每次吃饭时,潘老面前都要放一小碟花生米,一勺糖,我正暗自腹诽着,没见哪个老人家这么爱吃甜的?他仿佛知道我的想法,说吃糖补充脑力,然后又乐呵呵地说再来碗甜汤!每次来南昌,潘老都能连续走路几个小时不带歇的,我就纳闷,这老头咋体力这么好呢?他又乐呵呵地说,我一直走路都挺好的,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90岁的老头呀!”

潘际銮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夫人李世豫在清华校园穿行。

去年11月3日,在“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纪念大会”上,担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的潘际銮和100多位老校友聚在一起。他说,自己之所以被选为会长,是因为“还很年轻”。在潘际銮看来,自己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当校长,都和在西南联大读书的经历息息相关。

“读书纯粹为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想过。”2015年,潘际銮在清华大学“焊接馆”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说的话犹在耳畔。

1927年,潘际銮出生于江西九江。10岁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潘际銮的父亲带着全家扒上了最后一列从九江去南昌的火车,开始了流亡生涯。逃难途中,潘际銮得了伤寒,一度失去知觉,直到一家人抵达广西柳州后,他的病情才渐渐好转。

在亲戚的帮助下,潘际銮一家最终到达云南。为了谋生,父亲四处寻找工作。潘际銮回忆说:“父亲到哪儿工作我就跟到哪儿,换了四五个中学,因为家里实在贫穷,有时候不得不辍学打工,真正念书的时间也就3年。”

尽管条件艰苦,潘际銮一有闲暇就拿起书本。高中毕业时,他参加云南省会考,考了全省第一,被西南联大录取。“我父亲一直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受他的影响,我选择了机械系。”1944年8月,潘际銮进入西南联大读书,机械系是工学院最大的一个系,和他一同入学的有44名学生。

让潘际銮没想到的是,入学第一年,西南联大就给了他两次“下马威”。一次是在由著名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讲授的“普通物理”课上。“霍秉权是我国首批研究宇宙射线和核物理的学者之一,我非常认真,把老师课堂上讲的问题都弄明白了。但是,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居然考了个不及格!按照现在的说法,我可是当时的‘高考状元’,物理一直属于我的强项,‘不及格’太不可思议。总结原因,我发现考试的题目不限于课堂上讲的内容,也不限于平时做过的习题,内容非常广泛。”这次失败的考试逼着潘际銮改变了学习方式,老师讲一个问题,他就要融会贯通。除了教科书,他还从图书馆借、从高年级同学手上买来各种相关的书,对同一个问题反复研究。

第二次“下马威”是在物理实验上。“按照学校要求,我先用英文写了实验的预备报告,通过之后就进实验室操作。但反反复复几次下来,实验结果仍与预期的标准相差甚远。匆忙之下就抄了一套数据,递交了正式报告。但这没有瞒过老师的眼睛,我受到了严肃的批评,被要求重新实验。”这件事也给了潘际銮很大的触动,令他从此养成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

当时,学校的条件很艰苦。“我们的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夏天像蒸笼,冬天寒风穿堂入室。学生宿舍是土坯墙茅草顶,冬天四面透风。教授宿舍也是茅草屋,几家住在一起,用布帘子隔开。最好的房子是图书馆,这是联大唯一的一幢瓦顶房子。办学条件虽然苦,但教育理念很是先进。校长梅贻琦反复强调‘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

最让潘际銮惊喜的是,整个学校的风气非常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课,有些喜欢的课程可以跨系、跨院选修。“我记得有一门经济学的课,我看了相关的书籍,老师讲什么我大概都知道。有一次我没去上课,被老师发现了,他只是说了一句‘怎么不来上课还总是考得那么好’。”他深刻体会到联大所倡导的“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学校很快就结课了。“当时学校提出,未毕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我选择了清华。”潘际銮说。

离开西南联大的潘际銮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50年,他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苏联著名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学习焊接。当时中国几乎没有工业,大家对焊接没有一点概念。有人笑话潘际銮:“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潘际銮淡淡一笑:“这个有用!”

硕士毕业后,潘际銮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参与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1955年,他返回清华大学机械系,从规划设计实验楼、订购实验设备做起,正式开始组建焊接教研组。1956年,焊接教研组开出了六门专业课,但很多學生不愿意报名这个专业,觉得无用。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摒弃对焊接的误解和偏见,潘际銮专门在校报《新清华》发表了一段话:“焊接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标志。焊接能节省原材料,坚固美观,简化工序,并能改善劳动条件。世界上约有一半的钢材需要焊接才能成为可用的产品,一辆轿车约有7000个焊点,一架飞机约有25万个焊点和250米焊缝,一个焊接的锅炉要比铆接的锅炉节省金属25%。想一想,焊接是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啊!”

左图:西南联大时期的潘际銮。右图: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主要创始人田锡唐(左)、潘际銮(中)和陈定华(右)。

2017年,潘际銮在操作智能化焊接平台。

2021年5月2日,南昌大学办学100周年发展大会举行,名誉校长潘际銮应邀参加大会和相关活动。

20世纪60年代初,潘际銮带领团队先后成功研制了重型轧钢机架的电渣焊技术、大型锤锻模堆焊技术和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完成清华大学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的研究及生产任务,成为我国第一个自己生产的核反应堆焊接工程。

1987年,潘际銮又接受国务院委托,担任秦山核电站工程的焊接技术顾问。“建设核电站,焊接是关键技术,如果盛放核燃料的管道因焊接质量问题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后果不堪设想。”潘际銮说。他将有问题的焊接结构全部推倒重做,并制定了焊接结构、焊接性能及焊接工艺试验方案。1991年秦山核电站发电至今,主要焊接结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这是潘际銮一生的骄傲。

2005年,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工,铁道部邀请潘际銮做焊接顾问。他带领团队积极投入工作中。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年近八十的潘际銮还蹬着软梯子爬到20多米高的高架桥上看焊接。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在车间把5根100米的轨道无缝焊接在一起,然后再把每根500米长的轨道送到工地上进行组装焊接,轨道之间焊接得很光很平,火车开过去非常稳。京津城际铁路一共3800个接头,都是用这个方法无缝焊接的,后来这项技术得以在全国推广。

潘际銮还有一个他自己引以为傲的身份。1993年,66岁的潘际銮应邀回到江西,受命担任新组建的南昌大学校长。甫一就任,潘际銮发现学校里风气很差。“校园里打球、谈恋爱、跳舞的学生很多,跟我们上大学时候的气氛完全不一样。大家经过高考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认为肯定能毕业。”

为了办好大学,培育人才,潘际銮把西南联大的办校理念和方式带到了南昌大学。“当年在西南联大,淘汰率很高,而且很自然。我就结合实际,学习联大的制度,实行‘三制’——一是学分制,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未按时修满但努力学习的可以延长年限;二是滚动竞争制,把奖学金从落后的公费生转给优秀的自费生;三是淘汰制,评审不及格的学生要被淘汰。”

听说进了大学还可能被退学,一些学生和家长立刻炸了锅,将潘际銮告到了教育部,让他“滚蛋”。“我就去请示当时的省委领导,领导让我放心大胆干,工作就这么展开了。”潘际銮说。

在潘际銮的带领下,南昌大学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他为南昌大学题写了“博学明德、唯实笃行”八个大字,这也是潘际銮办校理念的真切体现。2002年,当了10年校长的潘际銮回到清华,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他说:“一个人一生有几条道路,从政、从商、从学,在我看来,还是‘从学’最简单。”

斯人已逝,精神常在。潘际銮曾说:“这辈子我做事有两个驱动力,年轻时候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靠的是‘兴趣’。后来是‘成就感’,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时,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

正如他写给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学生的寄语:“知难而进,勇于攀登;团结合作,共同战斗;只求贡献,淡泊名利。”

1927年出生于江西瑞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焊接学科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建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2022年4月19日,病逝于北京。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Book review of Climate change a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hazard
南昌大学简称“南大”,南京大学:那我叫哈?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