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PS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实践探究

2022-05-22马叶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主导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

马叶

摘要:新课标提出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发挥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到底怎样一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实践,从而真正占据主体地位,达到新课标要求呢?本人认为“任务驱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达标方法,尤其是初中信息PS教学中这种方法尤为管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 PS 主体 主导

新的信息技术课本能够与时俱进,PS、FLASH、网页制作、办公软件等等一应俱全,操作性更强,同时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能解决问题,信息课程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学科之一,所以我们更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让每一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经久不衰,尤其在操作性强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尤为适用,比如PS课程的学习中。

一、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其实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让其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任务展开学习,学生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通过多种方法,如百度、读课本、自主探究、合作學习等等,从而完成给定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任务”是主线,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是主导者。

二、PS(PHOTOSHOP的简称)教学中任务驱动的应用

1、任务要“分枝”

“任务驱动”中最重要的是“任务”的设计,要考虑给学生“任务”的大小、内容的含量以及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因素。一节课的标题可以看作是一个大任务,我们要将这个大任务进行分枝,将大任务细化,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能多,重点和难点可以涵盖一到两个,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不至于困难重重、知难而退;几个任务之间要有联系,最好要达到循序渐进的模式,遵循建构主义理论,问题设置应该是“跳一跳就能够到苹果”的难度,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合作交流、自我探究能完成“任务”的难度较为合适。

比如在PS“选择工具”这一课中,我们的大任务是“选择图像”,把这个整体任务直接抛给学生,估计多数人会一头雾水,所以要进行“分枝”细化任务,教师要提前找好三张典型的图片(见图片)通过控制软件发给学生,提出任务:请分别用磁性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魔棒工具抠出图片中的主体图案(花或五角星)。

对于这三张图片,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小任务:从图一中我们要利用选取工具抠出红色的花朵,图二中要抠出最大的五角星,图三中我们要抠出鸽子。接下来就是三种选取工具的选择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读课本、合作讨论来逐步完成任务,20分钟时间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看学生的选择情况和操作进度,对于选择有障碍的学生进行提示,多数学生完成后,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选择对应工具的理由,给出中肯的评价并总结:当要抠的主体颜色与背景色差别较大但背景色较复杂时我们可以选择磁性套索工具,所以磁性套索工具适用于图一;当要抠出的主体边缘是直线且轮廓较清晰,背景色较多时,我们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来完成图二;魔棒工具适合抠出背景色和主体颜色差别较大且背景色最好是纯色或单一的相近色的图片,所以魔棒工具适用于图三。

2、任务要有吸引

任务给出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有趣味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如果问题学生不感兴趣,那么这个任务的设计是失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一定要投其所好,展示给学生的效果图一定要有吸引性,例如我们在学习图片镶嵌进文字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学校的名字和照片,旅游地点和照片,这样的组合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同时对于PS这个本身要求创意的课程来说,要给出学生创新的无限空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宗旨下自由发挥;至于可操作性那是对于信息课尤其是PS课程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3、任务要实用

PS课程中学生最为感兴趣也最实用简单的课程是图片的处理、美化等,如照片红眼的修整、脸上斑点的去除、美白、照片背景的更换、光线的调节等等,通过课程的讲授发现这些工具的学习学生记得最牢,因为可以学以致用,所以在任务给出的时候,同样是一种工具的介绍,原图最好使用贴近生活的图片,让学生真正能通过所学为自己和家人服务,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4、任务要兼顾创新和协作

创新是PS中经常提倡的,在任务设计的时候最好多个任务有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态势,当学生个体无法独自完成时可以启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模式,使得学生学会协作,这是一种精神的培养,不光是学习需求,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

三、教师要及时检测与评价

任务驱动法的使用,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有紧迫感,但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四处巡视,看学生的进展情况,如果有不懂或走错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提醒并把他拉回主题,当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的展示,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要给出尽可能鼓励的评价,当然也要基于中肯的基础上,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个体差异,不同基础的学生评价可以多元化。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是PS课程的学习中,“任务驱动”关键在于设计的任务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是否感兴趣,任务是否有操作性、创新性,这些细节如果能兼顾到,相信学习PS的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参考文献:

[1]王培恒.浅论任务驱动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5):211-212.

[2]胡君映.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3(11):206-207.

[3]张继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7(12):68-70.

猜你喜欢

主导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