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

2022-05-22丁虹

美与时代·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原生态

摘  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是四川藏区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全球一体化和数字媒体时代的来临,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从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原生态、继生态和新生态视角切入,揭示其在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下的多元保护传承和创新开发利用,从而最终实现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四川藏区酥油花;原生态;继生态;新生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研究”(17SB00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生态学”概念,1955年首次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特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的理论》中提出,他阐述了文化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生态学的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用于文化学的研究,探讨文化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具体的文化形式是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各种文化只能根据它的‘小生境的关系来评价,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标准。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对某一特殊环境的适应过程引起的。”[1]可以看出,其强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是互动关系,并且这里的环境也是个广义的范畴,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诸多层面。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文化生态学,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西方主流文化的进入和冲击,导致了本土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受到同质化趋势的威胁,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这种文化生态环境之变,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应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平衡包括民俗艺术在内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各种努力。

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是以藏区日常食物酥油为原材料进行创作的雕塑艺术,因其塑造的酥油雕塑技艺精湛、色彩瑰丽、造像逼真,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传统艺术形式,成为四川藏区传统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趋同趋势,以及数字媒体时代的来临,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将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放置在文化生态体系中,划分出文化原生态、继生态和新生态[2]12的存在形态,对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以期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重新建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多样动态的文化生态系统,从而最终实现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原生态

(一)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起源与分布

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作为藏区八大类传统手工艺之一,其文化原生态的样貌应从其起源说起。酥油花,藏语为“觉阿却巴”,意为“十五供品”,相传明永乐七年(1409)始于西藏苯教。每年的藏歷正月十五,藏区的各大格鲁派寺院都会举行盛大的酥油花灯节,以此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创设的发愿祈祷大法会,同时颂扬佛祖释迦牟尼惩恶扬善的无量功德,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酥油花艺术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在藏传佛教节日中替代“六供“之一的鲜花,作为陈列佛前的佛教供物,所以内容也多围绕佛教主题展开。早期样式和题材比较单一,以植物花卉为主,比如莲花的形态塑造。后期表现形式变得多样,涉及人物、佛像、树木、建筑、飞禽、走兽等。四川藏区的酥油花艺术,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藏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几大寺庙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甘孜州道孚县的灵雀寺、巴塘县的康宁寺、康定县的丈卡寺和南无寺、理塘县的长青春科尔寺、白玉县的亚青寺、色达县的普吾寺、阿坝州若尔盖县的格尔底寺、原县麦洼寺、阿坝县的格尔登寺和赛格寺,尤其灵雀寺的酥油花艺术,以精湛的技艺和造物美感,堪称四川藏区一绝。

(二)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原生态特质

“真实的”“本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处于濒危状态,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不论题材造型和表现手法,还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都具有自身相对完整和稳定的文化生态体系,体现了地方藏族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原生态①特质,是迫切需要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核心内容。

1.酥油花的题材广泛,包括自然景观、藏式建筑、民风民俗、珍禽异兽、树木花卉和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与佛教神话传说,在制作中均有所涉及。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不仅有青海塔尔寺酥油花艺术中常见的围绕释迦牟尼的佛本生故事及宗喀巴祖师的事迹等题材,而且其中还穿插有风格独特的“唐僧取经”的内容表现[4]。用各种佛教造像组合故事情节来进行构图,在主体佛像塑造程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其余组成部分在制作时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而且每年制作的内容常变常新。表现手法上也结合了浮雕与圆雕,形成集观赏性、艺术性、故事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视觉艺术。

2.酥油花的传统制作工艺复杂考究,包括“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装盘”等多道工序。四川藏区的酥油花制作一般在藏历新年前的两个月左右时进行,塑造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是与夏季的黄酥油呈现截然不同的色泽的冬季白酥油。寺庙里的艺僧们将白酥油与藏式矿物颜料调和揉制成敷塑用的彩色胚料,然后在寒冷的房间中开始搭架塑造。选择在严冬里制作,是为了防止酥油融化,捏塑时需在摄氏零下10度以下的低温下完成,所以制作酥油花的艺僧们需要将双手反复浸泡在刺骨的冰水里,通过降低手的温度以便使酥油更易塑造成型,制作一部完整的酥油花作品大概需要消耗数百至上千斤的酥油。四川藏区酥油花制作的第一步是木骨架的扎制,辅以麻皮和柴禾用铁丝进行捆扎,不论是主体花架还是单体塑像,都需要搭建最初的骨架来进行支撑。继而在其上用酥油胎料进行各种制胎敷彩,形成基本形态和尺度,然后艺僧们各自分工进行更精细的描金涂银和塑形刻画。造像须严格遵照佛教仪轨和法度展开,从而达到法相庄严。最后将众多分散完成的酥油花作品组装上架,以多场景空间和造像构成呼应的立体组画,讲述藏民族的佛教故事、人物传奇和古老传说。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不仅体现了“精、繁、巧”的藏传佛教艺术特色,而且在空间布局上也秉承 “异时同地”的传统,在同一空间中并置大小各异的物象,写实精炼,传神达意。5ECA5848-2265-4062-B017-988EBD59B325

二、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继生态

(一)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继生态现状

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作为地方民俗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产生,演变、继承和传播,并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在艺术形式和内容方法的变迁中,跨越地域不断构建和生成自身的文化继生态。由于技艺传承缺乏有效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匮乏,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心理、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冲击,其文化继生态面临生态失衡的困境。一方面,在四川藏区酥油花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作为藏族民间手工艺有其自身文化体系的独特性,通常采取艺僧一对一口手相傳、师徒相授的形式,一个技艺成熟的艺僧需要十多年的学习和积淀,才能具备独立制作完成酥油花的能力。目前技艺娴熟出众的艺僧因为长期艰苦的制作过程而身体损耗严重,且大多年事已高,而年轻一代在技艺和审美意趣上还无法达到相应的高度,又由于酥油花艺术经济效益较低,所以也带来对于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缺乏长久的坚守、后继传承人接续困难、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另一方面,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制作方式和对外展示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酥油花艺术的主要原料酥油易融化的特质,使其制作和展示只能局限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和传播机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品牌,对其宣传也仅局限在每年正月十五的四川藏区各大寺庙的酥油花灯会一个月左右的展览时间内。因此,从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方面考量,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急需建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传承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更新。

(二)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继生态发展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酥油花艺术也开始尝试走出寺院,走进大众视野,并取得了全新的发展。许多新的内容和主题出现在酥油花艺术展览会上,主要是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比如《开国大典》《农业丰收》《草原风光》《开山修路》等。尤其是1991年由青海塔尔寺上下花院共同承制的《文成公主进藏》酥油花展览,首次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引起了各界对酥油花艺术的极大关注,也为各地酥油花艺术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2004年8月,我国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而在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框架下,开始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历程[5]。在这样的文化继承生态环境下,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制作技艺传承和塑造展示传播也在经历不断的发展变化。

在题材和工艺、内容和形式上,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大量吸收了本地藏区民间艺术元素,体现出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每个寺庙的酥油花塑造取材各异,大多会选择和寺庙周边藏区发展相关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在佛教题材基础上的多样性地方文化特色,这种多元传达也使四川藏区酥油花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除了体量巨大的主体酥油花架外,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供龛也是四川藏区酥油花中比较特别的样式,塑造中往往较少受程式限制,更能发挥艺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如图1)。此外,当地政府通过举办一系列针对藏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推广活动来重新再现和诠释传统艺术,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地域文化环境变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承人才的培养和接续,使得酥油花制作技艺得到了完善和提升。2019年,为了传承和发扬四川藏区的藏族民间手工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举办了首届“雪域手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工匠杯手工艺人才选拔大赛”,最终评选出包括酥油花艺术在内的雕版、泥塑、唐卡、金属锻造、药泥面具等藏区传统手工艺的10名“康巴卓越工匠”。康巴十大工巧酥油花技艺传承人阿登在比赛现场演示了酥油花制作的全过程,使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酥油花艺术的魅力。对于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来说,此次大赛也是一次很好的对外宣传,有利于地方文化品牌的打造(如图2)。2020年,主题“传承仪轨展手艺,酥油花儿献州庆”的比赛在四川省甘孜藏区自治州州府康定拉开帷幕,州内30座寺庙的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进行了集中展示,为公众提供了一次更好的了解四川藏区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机会(如图3)。此次比赛在酥油花制作材料上有较大突破,在保持藏传佛教宗教历史内涵的基础上,使用现代新型材料制作的酥油花作品打破了传统酥油花作品最多只能保持一个月的时限,有效延长了保存时效和展览期限,最长可以存放三年左右,依然栩栩如生,不会褪色变形,极大地丰富了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继生态。

三、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新生态

(一)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新生态初探

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属于传统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范畴,我们现在处于科技主导下的数字时代,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数字科技也改变着传统民间艺术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利用方式,由此带来文化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受到数字技术影响的文化新生态,为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保护路径参考,使其能跟随时代和科技的演进而不断变迁融合,这也符合文化生态学所重视的文化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调整,从而达到文化生态系统平衡。通过科技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良性互动,能够较好地完成传统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转化,从而获得更广阔和更开放的发展前景,最终实现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传承共生和创新再生。

我国已经启动将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化形态进行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文化新生态稳态延续发展的优秀案例很多,比如利用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化展示中心和数字博物馆,以及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计划等。在不破坏原生文脉和文化语境的基础上,使文化遗产在科技助力下得以转化为全新的数字化文化形态,拓展了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和利用的边界。利用数字技术能够解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中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利用定位测量结合多点、分层的拍摄方式完成视觉信息采集,结合数字化技术进行后期合成处理,可以为观赏者打造一个全新的虚拟酥油花艺术空间,解决酥油花艺术生命周期短和传播展示时间、地域的限制,让观赏者以前所未见的虚拟仿真视角即刻欣赏酥油花艺术盛景。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能够较好地保存和还原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原生态,比如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在进行数字化展示时,除了有直观逼真的酥油花艺术花架装置呈现外,通常还会伴随独具特色的花架音乐,通过沉浸交互式技术的应用在满足观赏者的视觉感官的同时,对于听觉传达与其它感官传达也做出全新的尝试,将虚拟仿真影像结合花架音乐,以虚拟空间互动和虚拟交互即时展示的全新展览形式,将科技与多种沉浸式感官体验进行充分结合,打破现实和虚拟、文化遗产与观赏者之间的界限,更好地再现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完整文化生态。5ECA5848-2265-4062-B017-988EBD59B325

(二)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新生态再生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各文化因子之间的多样共生以求平衡,强调各文化因子之间整体协调以求和谐,强调系统的动态开放、循环更新以求持续发展[2]206。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新生态再生,要始终重视保护、传承和利用之间关系的协调平衡,并能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多元再生思路和具体措施,满足文化生态的多样平衡和共存共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在发展中保护的整体文化新生态构想。

1.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旅融合和地方文化品牌打造

文旅融合是新時期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进高品质旅游供给、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文化为旅游赋能,以旅游再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6]。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极大助推了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四川省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资源,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文旅消费收入在国内名列前茅。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应充分依托文旅融合的良好契机,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地方文化品牌打造为目标,以满足市场适应性的文创产品设计为载体,逐步构建起自身的文化生态保护圈,有助于拓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路,这也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内核。

在体验经济时代,结合文旅赋能来宣传和塑造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品牌曾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2021年1月,“甘孜发布”在其微博上发布了由四川理塘旅游大使“网红”丁真参与拍摄的网络宣传短片《天空之城——指尖藏花 冬日绽放》,作品以丁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长青春科尔寺学习制作传统酥油花艺术“吉祥彩花”为主要内容,围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制作传承展开叙事,介绍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合理利用“丁真效应”及其影响力,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带动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与符号输出,并在诸多细节中折射出地方文化的厚重底蕴,使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网络热度,也给当地文旅产业带来了较好的文化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带动了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其打造了一张完美的文化名片。

2.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数字博物馆与非遗体验助力产业扶贫和文化发展创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活性文化,是体现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创建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数字博物馆,旨在发挥数字化技术保护和网络平台展示的优势,不仅可以多角度反映和展示活态的、有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助于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可用于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保护和传播的数字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和交互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互动裸眼3D全息投影、沉浸交互式技术和多媒体展厅投影等。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够实现对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外,还可以拓展观者非遗体验。通过触摸与互动,让参观者在数字博物馆平台中获得360度的动态虚拟仿真观看和沉浸式交互体验,为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提供了视听结合的多感官互动体验和“虚拟+现实”的非遗数字资源的新场景空间,使参观者可以全程参与到展项的双向互动中,在非遗体验中更好地感受文化内涵和理解传统技艺。

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发展应尝试“非遗+扶贫”模式进行多措并举助力产业扶贫,积极创建适应市场的扶贫产品项目和非遗体验项目,并依托地方旅游经济和文博产品设计的开发和利用,使非遗经济带动藏区就业和脱贫增收。首先,应加速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增强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非遗传承和发展能力,培养四川藏区酥油花的扶贫带头人和技艺传承人。在工坊中邀请老艺人向贫困地区有学习意愿的、有一定基础的传承人群讲解和传授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制作技艺,这样,一方面能加大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传承人的培训力度,让当地贫困地区传承人群能学得一技之长,改变生活状况,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传承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传统技艺,稳固的技艺传承人和扶贫带头人制度能有效保证技艺更好的传承。其次,应积极推进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市场化和文化扶贫举措,研发具有市场潜力和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通过创意设计加强培育和宣传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特色品牌和体验项目,创新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主题和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与开发,利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开展线下推广和展示,并结合互联网平台扩大和增强线上销售和体验,让藏区贫困民众能切实从非遗扶贫中获益,有利于文化产业化和创新机制的形成。

文化生态学强调的文化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一脉相承。运用文化生态学视角解构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文化原生态、文化继生态和文化新生态,是为了实现建设生态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的形式和功能,使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与环境能够相生相长起来,实现在新的文化生态语境下共生、协调、再生,从而达成维护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总目标。

注释:

①“原生态”是指原始的文化或艺术形态,反映了一种文化或艺术的最初面貌,与产生这种文化或艺术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紧密相连。文中借用“原生态”的概念指代四川藏区酥油花艺术的最初形态,并用“继生态”“新生态”的概念指代随着文化生态环境改变而出现的新形态。

参考文献:

[1]史徒华.文化变迁的理论[M].张恭启,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49.

[2]唐建军.文化生态与文化产业——以风筝艺术为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彭兆荣.文化遗产关键词(第二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415.

[4]央金.康巴灵雀寺的酥油花[J].今日四川,1994(5):36-37.

[5]孟欣蓉.坚持和完善侗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J].设计,2015(9):86-87.

[6]王潇娴.文旅融合下设计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设计,2020(11):121-123.

作者简介:丁虹,硕士,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5ECA5848-2265-4062-B017-988EBD59B325

猜你喜欢

原生态
原生态
读过几本书才有资格说话?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走原生态之路
净化心灵,回归本真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做好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回归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