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净利润大增24%,8.6万亿股份行“三张名片”闪亮!组织架构大变革

2022-05-22非也

金融理财 2022年4期
关键词:兴业银行银行数字化

非也

“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对兴业银行的历史、文化、队伍、战略、业务、风控等各方面的认识与认同与日俱增。”3月25日,兴业银行召开2021年业绩发布会,董事长吕家进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5月,吕家进赴任兴业银行,这也是吕家进掌舵兴业银行以来第一次参与年度业绩发布会。

发布会上,行长陶以平对兴业银行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总结为“五个提升”,分别为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战略成效继续提升、客群质量巩固提升、发展能力夯实提升、外部评价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兴业银行总资产达至8.60 万亿元,同比增长 8.98%;营业收入达至2212.36亿元,同比增长8.91%;归母净利润达至826.80亿元,同比增长24.10%。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金融“老将”吕家进精准号脉,与管理层一道,正大刀阔斧实施科技、零售、企金三大条线组织体系改革。

2021年,兴业银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中取得不俗业绩,用董事长吕家进的话,密码便隐藏在“变”与“不变”的二重奏里,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变的是理念,该行对时与势的把握,保证了兴业始终能够抓住大机遇、规避大风险,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

经营业绩方面,2021年兴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至9年新高,同比增长24.10%至826.80亿元,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该行总资产达至8.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8.9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91% 至 2212.36 亿元;ROE回升 1.32 个百分点至13.94%,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兴业银行坚持全面做好存量风险化解和新增风险防控,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行业较好水平,实现了2021年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继续“双降”,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继续“双升”。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10%,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487.14亿元,同比下降 9.42 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68.73%,同比上升49.90个百分点,拨贷比为2.96%,较上年末提高0.22个百分点。

受政策影响,银行房地产贷款颇受投资者关注。兴业银行在年报中主动披露了相关信息。报告显示,2021年,兴业银行境内自营贷款、债券、非标等业务项下投向房地产领域业务余额 1.65万亿元,不良率为1.34%,总体资产质量较好,其中风险足够分散且押品足值的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 1.12万亿元,占比 67.82%;以优质开发商和优质项目为主要融资对象的对公融资业务余额 5320.89 亿元,占比 32.18%。同时,该行对公房地产融资业务拨备覆盖率305.14%,高于该行平均拨备覆盖率,风险损失抵补能力较强。

据了解,去年以来,兴业银行开展了多轮对公房地產业务排查,通过项目并购也明显阻断了违约风险。2021年该行通过项目并购处置房地产行业风险资产62亿元。今年市场开始缓和,涉及的问题开发商和新增违约项目也基本得到了遏制。

发布会上,董事长吕家进多次提到“三张名片”。

实际上,“十四五”期间,兴业银行坚持以“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为重点突破,各项业务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不负众望的是,添量增色的“三张名片”也成为该行传统领域“稳”的稳定器、新兴赛道“进”的加速器。

绿色银行方面,兴业银行积极构建优质绿色资产,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的项目融资支持,绿色客户数、融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绿色金融客户达到 3.80万户;绿色金融融资余额 1.39 万亿元,同比增长19.98%。其中,符合人民银行口径的绿色贷款余额 4539.40 亿元,同比增长42.11%。此外,该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92.38%,凭借绿金品牌优势,该行在境内外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1454.56 亿元。

财富银行方面,兴业银行充分发挥资产端和同业端优势,加强与非银金融机构在产品创设上的合作、与银行金融机构在渠道上的共享,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投资生态圈”。截至报告期末,该行零售 AUM 规模 2.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01%。同时,该行通过理财、代理代销、资产托管、信托及基金子公司等实现财富银行收入233.94 亿元,同比增长 13.17%。其中,理财业务收入 122.67 亿元,同比增长20.42%;基金代销收入 20.29 亿元,同比增长104%;托管业务收入35.53 亿元,同比增长19.68%。

值得注意的是,兴银理财作为“商行+投行”的核心抓手,年末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1.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产品占比94%。

投资银行方面,兴业银行继续立足全市场资源整合者定位,构建更广泛的“投行生态圈”,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源头活水”。去年该行对公客户融资余额(FPA)7.01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5.49%。而该行的投行生态圈建设也是卓有成效,包括“股、债、贷、转”全产品的“兴财资”朋友圈扩大至 150 家,其中,总对总签约机构 96 家,报告期内实现资产流转规模 3315.74 亿元,同比增长 47.39%;通过与头部券商、PE、VC 机构合作落地多笔权益投资、并购融资项目;着力提升跨市场产品创设、资产挖掘能力,向财富管理板块提供优质资产1156 亿元。

在科技日新、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不对称问题大为缓解,金融运行的底层逻辑从财务三张报表转向数据第四张报表,从大数定律转向大数据,从“二八定律”转向“长尾理论”。

自吕家进掌舵兴业银行以来,该行的数字化转型也全面提速,F 端、G 端、B 端、C 端场景生态平台建设全面开花。

F端上,该行建成涵盖结算、投资、融资、托管、支付、金融资讯信息等综合金融服务在内的第三方开放平台,持续扩大同业朋友圈;打造“钱大掌柜”统一财富平台和财富管理品牌,赋能财富银行建设。G 端则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福建金服云入驻 110 家金融机构,累计解决融资需求 1041.06 亿元;正式上线“兴业普惠”,并向省外推广。

B 端方面,该行新增场景生态平台建设项目落地1015个,总数达3174个,覆盖日均结算性存款同比增长68.57%至2011亿元。C 端上又迭代手机银行开发,融入鸿蒙生态,APP 月活跃用户(MAU)达到 1563.15 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 16.85%。

数字化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的投入。报告期内,兴业银行科技投入 63.64 亿元,同比增长 30.89%,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至 2.88%。

技术方面,兴业银行有序推进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建设,加快构建平台型组织;人才方面,该行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截至报告期末,科技人员占比 6.45%,较上年末提升超过 1.5 个百分点。体制机制上,该行不断完善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激发创新潜能,强化科技保障能力,根据数字化转型目标,围绕组织能力、产品与服务能力等维度构建数字化转型成果评价体系,深层次推进数字治理。

董事长吕家进也表示,银行战略转型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把支行网点建在各类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APP上,让我们的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的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场景,促进产业一体化、公私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吕家进表示,兴业银行经过充分调研,开始实施科技、零售、企金三大条线组织体系改革。据悉,此次组织架構改革仅是新一轮变革的一部分,还要从考核评价、薪酬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更好提升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其中,科技改革重在强化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科技规划、建设、管理、安全能力,把原有的“一办、一部门、一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为“一委员会、四部门、一公司”的组织架构,优化BA+SA机制,促进科技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零售改革重在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实施客户分层分类经营管理,并且通过数字化,全面提高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经营信贷对各类客群特别是长尾客群的服务能力,整合形成了以零售平台部为基础,以财富管理部、私人银行部、零售信贷部、信用卡中心为四条重点业务线的组织架构。

企金改革重在打破“部门墙”,特别是将绿色融入各个部门,将绿色综合解决方案融入对各类客群的服务,切实抓好“双碳”战略机遇,整合形成了公司金融部、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普惠金融部、机构业务部、交易银行部(国际业务部)几个部门。

经过改革,兴业银行希望创新经营模式,建立起全新的数字化经营体系及配套的风险防控体系;夯实客户基础,通过数字化经营,安全有效实现重心下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大中小客户共生,改变“头大脚轻腰无力”的客群结构;优化业务结构,改变零售“存贷汇投”四项基本业务不够均衡的格局,促进零售业务全面增长,持续提升零售营收占比,让零售切实成为发展的“压舱石”;同时,改变企金较为依赖经济旧动能的局面,更有能力进入经济新赛道、挺进金融主航道,把绿色银行的名片擦得更亮,巩固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兴业银行银行数字化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数字化制胜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