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内蒙古电影的离散主题
2022-05-21马会
马 会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离散”是当代内蒙古电影中一个重要主题,电影人在这一主题下编织冲突与妥协,接榫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创造性地对各种艺术手法与民族元素进行转换融通。应该说,这一主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内蒙古电影离散主题的萌生
离散(Diaspora)一词源自有播撒种子意味的希腊语“diaspeirein”,也被译为流散或散居。该词最早出现在描述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家园,以难民或移民身份在其他地区过着悲惨生活的文学作品中。随着时代的推移,离散一词的外延不断扩大,布鲁贝克认为,任何具名族群移动到任何空间距离(无论是否跨越国境,环境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之外,都可以被称为离散。并且对离散的研究,也不再仅仅关注人对重返故土的渴望,离散者在定居地的遭遇,因为分离而造成的人际关系变动,社会群体的融合或撕裂,抑或是在文化认同上的迷惘等,都被纳入离散研究中来。但“无论是旧用法还是新衍生的词义,离散一词都与国族主义(Nationalism)、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和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联系在一起”。
就内蒙古电影而言,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有触及离散内容的。由于电影一直作为一种凝聚公众意志,进行政治共同体言说的力量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影片娱乐性的淡化,以及内蒙古精神文化“在场的缺席”。在如《母亲湖》《阿丽玛》等电影中,电影命题一直在民族团结、革命斗争与建设的范畴内,内蒙古人民和其他地区的人们毫无二致,都是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祖国解放与现代化建设等重大事业中的一分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建构国家影像、呼告民族团结、表现家国一体的重大责任,‘国族一体’的叙事模式在‘十七年时期’成为各个民族的‘共同体叙事’,然而新时期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样的叙事方式已然被‘撕裂’。”在时间的推移下,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动,离散主题渐渐浮出水面。
从电影之外的因素上来说,内蒙古经历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现代化进程,就地缘视角而言,蒙古民族的文化是由广袤草原孕育的,城市化、工业化在改进当地经济条件的同时,蒙古族人民长期生存的、原始的草原空间也势必日益萎缩。此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旧的关系受到挑战,新的生活生产方式,更为复杂多样的人地关系,族群关系萌生。电影人也注意到了,人被动地进入到产生变数的,陌生的社会生活中,为此感到彷徨、困惑和焦虑,本身就是极易引起观众共鸣的表现题材,而以镜头直接表现草原环境因各种原因遭受破坏,草原文明退让于现代文明,更是能对内蒙古之内及之外的观众都造成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
而从电影内部的因素来看,“商业大环境浪潮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表现内容和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也逐渐地更加多元化,……电影从前期筹备、投资、剧本创作、影片拍摄、制作、发行、公映等各阶段,都更加开放化,思想视野面也逐步拓宽。”电影人获得了一个可以充分进行艺术创新与思想表达的空间。他们可以针对前述问题,反复以电影的方式来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让主人公作为普通人,是当代生活中的彷徨者、困惑者与挣扎者。如《老兽》中的老杨在鄂尔多斯的债务危机中命运一落千丈,而他的牧民朋友吉布森一心“死也要死在草原上”,也无法保住牧区最后一只用以配种的公骆驼,而更多的人选择了离开鄂尔多斯。并且电影人也意识到了,建构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意识完全可以与离散主题相统一。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东归英雄传》。客居他乡的蒙古人历尽千辛万苦亦要回迁祖国,正是与离散叙事中常见的,彰显强烈族群意识,回望美好家园不谋而合的。
二、内蒙古电影的离散类型
在当代内蒙古电影中,人物所遭遇的离散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兵连祸结下的离散
首先是由战争导致的离散,这实际上是一种指向“回归”的,属于共同体叙事下的离散言说。如前所述,内蒙古电影人有着以电影参与国家意识建构、传达民族政策的自觉,而这其中又以塞夫、麦丽丝夫妇最具代表性,他们以“草原三部曲”等电影表现了自己作为电影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责任感。在《东归英雄传》中,蒙古土尔扈特部尽管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近二百年,但依然视中国为原乡,对于沙俄统治下的土地毫无归属感,尤其是在女皇叶卡捷琳娜大肆利用土尔扈特人对土耳其作战之际,不得不选择举族东迁,落叶归根。因此,电影中千户阿拉坦桑等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保护东归地图,阿拉坦桑将地图文在身上,临终前指示幸存的女儿莎吉尔玛将自己的皮肤割下来送给渥巴锡汗。这一“离散—返回”文本实际上是最接近“离散”原意的。土尔扈特人在定居地始终无法与其他成员(如哥萨克人)完成整合,无法在不以回归故土为前提下设想民族的未来。电影中还特意设置了一个无祖国的、四处流浪的茨冈女人妮妮娜来与主人公相映照。
(二)环境破坏下的离散
人由于土地利用错误等原因,终于无法忍受枯竭的自然资源,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是内蒙古电影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如在《嘎达梅林》和《疾风中的马》中,蒙古族人民都不得不面对草场严重沙化的问题,在《德吉德》中,人则承受着由于开矿带来的水源污染问题以及难以抵御的雪灾。电影直观地展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环境恶化画面,《嘎达梅林》中黄土与砾石渐渐覆盖植被,《季风中的马》草原更是寸草不生,荒芜之极。在《嘎达梅林》的时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长期住在奉天(沈阳)城里,与军阀关系密切,他实际上与承载了祖先集体记忆的家园始终有一定距离,尤其是受福晋朱博儒的影响,他更为习惯大城市里较为现代的生活方式,也与当地人建立了更深的利益纠葛。而嘎达梅林、牡丹等普通蒙古人面对优质天然牧场的沙化,除了迁移到更偏远、贫瘠地带外别无选择,嘎达梅林在去奉天请愿无果后发动起义;而生活在当代的乌日根、伽森麦等人则只能结束放牧生活,走入自己陌生的城市空间中另谋出路。伽森麦原是一个驯马手,是受到无数女子爱慕的马背上的英雄,而随着马群的消失,自己的技能无用武之地,只好在旗里开了个饭店,“抓套马杆的手拿起炒菜的勺子”。个别如德吉德这样认为“还是放羊痛快,自由自在,待在密不透风的房子里有什么意思”的留守者,也不得不承认世代生活的家园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消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归”已几无可能,人们星散蓬飞,重新共享一个家园也成为奢望。
(三)文化裂变下的离散
当代内蒙古电影中还存在一种隐形的文化离散,那便是人们虽然还生活在草原地理空间上,但是其社会空间已经发生了文化裂变,人们遭遇着异质文化,尽管这未必是消极的,但这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他们原来的集体认同。如在《成吉思汗的水站》中,奥特根一直坚守着成吉思汗昔日穿越戈壁时建立的水站,尽管他明知戈壁如今已经开了矿,交通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但是依然不肯放弃对水站的守护。在他看来,水站的意义并不在于实用价值,而在于它意味着祖先的辉煌业绩和本民族八百年来不曾断绝的文化统绪。但奥特根万万没想到,直接威胁到水站命运的竟是自己的亲弟弟,早已拥抱现代城市思维的阿尤拉;而《绿草地》则巧妙地讲述了一个蒙古族儿童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在城市化、现代化信息的侵入下改变的故事。电影始于毕力格一家郑重其事,怀抱小羊和爷爷遗像,在发皱、虚假的“天安门”背景布前拍照,而背景布落下,一家人实际上过着与“北京”空间截然不同的生活;而随着一个乒乓球从河上漂来,稚童开启了关于夜明珠的想象。有趣的是,结尾处乘坐汽车来到小镇上学的毕力格看到了人们在钢筋水泥旁站在绿草原背景布前拍照的场景。而更残酷的是:他无意推开了乒乓球训练馆的大门,电影就此结束。显然,学校依然是在草原上的,与电影中内蒙古孩子心心念念的北京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是已经迎来现代文明的人们显然已经无法重归千百年来的传统生活。
三、精神之乡的多元重建
如前所述,离散一词与族群文化、传统、信念等方面的联系或溯源密切相关。“它不是指分散者如花果萎谢飘零,而是说离散者彼此因其同根同源而形成联系,……离散一词,正反合义,既是散,又是聚”。在当代内蒙古电影中,电影人在展现蒙古族人的地理客居或文化尴尬时,始终不忘展现某种根源性经验或价值判断,构建一个能凝聚民族共同意识的精神之乡。并且这种凝结了电影人巧思的,润物无声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电影的艺术品格。
首先是所指符号的巧妙选用。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一书中指出的,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概念同样可以用于电影中,“电影的能指是为了让所摄之物成为隐喻或象征而存在的,而剧本要表达的意义与影像的符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所指”。电影人正是在巧妙的象征符号建构中,聚焦了观众对内蒙古人身心生存困境的注意。以《图雅的婚事》为例,电影中“井”便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符号。一方面,它是由电影影像直接指涉,并且直接嵌入叙事矛盾的物质存在:由工业化进程导致的草原沙化,使得图雅需要靠打水井来维持生存,这也导致丈夫巴特尔的残障以及图雅自己的积劳成疾。另一方面,井还有象征意义,如水井的干涸,也可以理解为蒙古族人曾经坚守的诚信、慷慨等珍贵品质正在消逝,如森格之妻嫌贫爱富,不仅与他人私奔还骗走了森格努力赚来的卡车,宝力尔刚刚自称是巴特尔的兄弟,却在巴特尔自杀亟须抢救之际假装电话信号不好,对其置之不理等;而森格正是在为图雅打井之际,赢得了图雅的芳心,两人在井下定情,被森格用炸药炸开的井也意味着图雅的情爱终于爆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图雅的婚事》中,选择出走,随后又回归的宝力尔从事的工作恰恰也是打井,只不过他打的是油井。他在凭借石油发财后也变得充满铜臭,自私虚荣,他重返草原实际上是对家乡进行进一步的破坏。油井与水井在电影中成为一对并置的,分别指代了现代工业文明和本土传统文化的意象,而在宝力尔和森格对图雅的争夺成败中,电影人已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判断。类似的还有如《白云之下》中的围栏等。
其次是内蒙古电影充分利用蒙古族文化特色,在确保电影纪实性美学风格的前提下,又赋予电影极强的观赏性与娱乐性。这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便是《悲情布鲁克》《嘎达梅林》等。塞夫、麦丽丝夫妇凭借“草原三部曲”开启了独属于内蒙古电影的“马上动作片”类型模式,人物之间爆发尖锐矛盾冲突时,总是会出现纵马追逐打斗,甚至以马群为武器的场景,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主人公可贵的精神品性以奔腾骏马、辽阔草原以及人物在马背上惊险而潇洒的种种动作具象,融入一种宏大而饱含诗性的电影视觉风格中。如《悲情布鲁克》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场面便是“醉马”,四位蒙古族勇士在结束一次战斗后纵马狂奔,放声长啸,彼此抛掷酒囊,在马背上腾挪转移,或俯身接物,或后仰饮酒,披风飘动,动作彪悍而极富美感。尽管这一段情节与前后文之间不无脱节之处,但它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享受、它所拥有的民族文化表达力度,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则是易被人忽略的某种“反向离散”叙事。在这一类电影中,属于主体民族的人出于各种原因而进入内蒙古,深切接触了当地文化,与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不断发生碰撞,但最终还是对其产生认同感,将草原视为自己心灵可安放之地。蒙古族人成为离散者的接纳者与慰藉者。如在《狼图腾》中,北京青年杨克和陈阵来到额仑大草原插队。来到草原以后,他们对草原的生态有了新的认识,尤其陈阵迅速对当地的生活以及狼产生了感情,还试图养一只小狼,但最终意识到驯化狼并不合理。他们了解了黄羊-狼-人之间的关系,不认同包顺贵等人为短期经济利益发起的灭狼运动。最终在要回城之际,陈阵对草原、对狼群依然满怀不舍。毫无疑问,在此,出身大城市的汉族青年陈阵并没有用自己本来的思想与经验,高高在上地对当地人进行某种文化同化,反而彻底认同了新环境,成为一个被蒙古族文化教化者。在这种“反向离散”叙事中,蒙古族无疑获得了叙事的主体地位,草原空间和蒙古族传统文化得到了高度肯定。与之类似的还有如《天上草原》《额吉》等,在此不再赘述。
四、内蒙古电影离散书写意义概述
有必要意识到的是:内蒙古电影中的离散书写,其民族认同始终是被统摄于国家认同之下的,电影中对人物的族群属性建构,对蒙古族人民离散中喜怒哀乐的表达,始终都是服务于民族团结,家国一体言说的。如在“草原三部曲”等电影中,“他者”被明确标举为沙俄与日本,《悲情布鲁克》中,对于早已自认“言辞通于汉界,文教类比中原”的布鲁克勇士而言,日本不仅不在自己的草原文化认同内,也不在“诸夏一体”的国家认同内。这也是卓拉宁可自焚而死,作为反派的扎那最终也无法在王府卫队中定位自己的存在,选择出走继续车凌的反抗事业的原因。《东归英雄传》中桑格尔为沙俄充当卧底,也纯粹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抓为人质。蒙古族人从未在国家身份认同上陷入混乱失序中。
在这样的前提下,内蒙古电影在承认文化冲突存在,并揭示出其严重性之际,也就不无乐观之处。电影人对文化冲突进行展现,并非拒斥现代文明与文化融合,而是希望蒙古族人对族群身份及自身传统文化能有更深的了解、认可乃至保护,最终继续本民族的文化创造。如《绿草地》中,蒙古族踏入现代化的潮流被认为是如茵茵青草一样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只是导演希望人们继续为本民族传统文化骄傲,电影中有意以国球——乒乓球和摔跤两项运动并举,在主人公看来,一“轻”一“重”,尝试前者并不意味着遗忘后者。亨廷顿曾提出,在当代,世间“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而在《绿草地》等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不同民族都被纳入更大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实体中时,冲突并非不可解决的。
并且,当代内蒙古电影的离散书写,实际上还是一种现实主义创作观复归的体现。电影人以高度的责任感,聚焦了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间的矛盾,使得电影“呈现给内蒙古地区之外观众的是之前‘刻板印象’之外的、所熟知的现代文明之外的草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问题,……实现了蒙古族题材电影与地缘文化、社会现实的同频共振”。尤其是电影对于内蒙古地区刻不容缓的,严峻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展现,充分地关怀着人的生存尊严,对内蒙古内外的观众都是一种环保意识唤醒和人文精神滋养。并且,在这种直面现实中,其他地区观众对内蒙古的刻板印象(如游牧生活的安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当地人的淳朴善良等)得到改观。电影人没有迎合这种隐含偏见的刻板印象,将蒙古族文化、内蒙古人的生活简化为可供观众窥探、猎奇的消费符号,而是在如《图雅的婚事》《老兽》等电影中,还原了当代内蒙古人的困境,让蒙古族文化得到深层次的阐发,这实际上拉近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观众的距离,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发展是有促进意义的。
综上所述,随着电影市场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内蒙古电影中开始出现离散主题。由战乱、环境破坏乃至文化冲突造成的离散得到影像描摹,蒙古人的精神之乡被以各种形式重建。这其中满含着电影人对草原的热爱,凸显着电影人对民族命运的严肃思考。对于其他少数民族题材乃至现实主义题材国产电影而言,内蒙古电影对离散的书写可以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