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记住乡愁》的家国同构
2022-05-21刘国杰
刘国杰 许 苏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一、框架:多维制约下的“想什么”和“怎么想”
戈夫曼在他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指出,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这里的框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们既有的认知框架,二是重新建构的认知框架。纪录片创作则属于第二种,即组织原则“操纵着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主观卷入”。纪录片的创作者会根据现有的事实信息,提供给受众如何理解的诠释规则。
(一)显性框架:传统文化和真实古村
显性框架包含组织框架和专业框架。《记住乡愁》简介中有一句很明确的话: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这是它的组织框架。《记住乡愁》的第一季和第二季选取中国100个古村落,始终围绕仁爱、孝道、和睦、行善、节义、诚信、报国、正义、勤俭等这些主题来讲述,也就是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讲述。在《钓源村——节义立家》这集纪录片中,它的主题是节义,内容讲述了钓源村孩子的启蒙礼,钓源村节义的渊源,节义作为家规的流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村民的节义表现,宗族节义如何上升到民族气节、家国情怀,最后是节义的传承。纪录片《记住乡愁》首先遵循的是组织框架原则,在这100部传统村落纪录片中,村落、人物、故事、主题都在不断变化,但“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的初心一直没变。
其次,《记住乡愁》还会受到专业框架的制约。纪录片要用纪实手法来拍摄古村生活,构筑影片整体上的“真实”氛围,它必须在真实场景中取材,依靠纪录片创作者用心观察和发掘。《记住乡愁》里面的每一个村落环境、人物故事、家族家规都不一样,绝对不能虚构内容或让当事人摆拍来完成纪录片创作,它不仅要“呈现个体的日常生活或事件的自然发展过程”,更要体现记录形式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
(二)隐性框架:家国同构与创作风格
隐性框架包含秩序框架和个性框架。纪录片中显示,村民所受的制约一方面来自族规族约,以先贤为榜样,传承家族精神,当一个好村民;另一方面所受的制约来自社会秩序,既要遵纪守法,又要有更大的情怀,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当一个好公民。秩序框架大多时候表现为无形状态,但又无处不在。秩序框架既对纪录片中的村民有效,也对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有效,每个人都应接受文化和道德制约,从思想上规范自己的言行。
对于纪录片导演来说,他有自己解释世界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要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事实,包含对事实的判断、主观倾向性的选择以及个性化的表现。在纪录片《福田村——天地有正气》中,导演运用大量影像语言的修辞方法:航拍摄影的运用、配合场景的音效、蒙太奇画面雨天的隐喻、背景资料的使用、现场音乐的加入。这些都构成了导演个性化的影像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即导演的个性框架,并以此影响观众。
二、任务:语境、记忆和认同之共同体建构
“个体意识是集体的自我认知或‘我们’这种意识的‘载体’,在个体的基础上,一个共同体才得以形成。”《记住乡愁》通过真实情景和话语指向引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回忆,形成个体记忆和群体记忆,在统一文化背景下产生宗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现家国同构。
(一)搭建情景语境和表意语境
电视纪录片能否获取观众的信任,取决于它的画面表现形式。在以古村为载体的《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里,它展示给我们的是自然生活的画面,而不是被导演安排的带有强烈主观意图的画面。村落的布局、建筑的构造、雕塑的花纹、门上的字迹、墙上的匾额、村民的言行等,自然环境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长镜头和特写镜头无处不在地体现着村落的真与美,古村的独特性在镜头里展露无遗。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典型叙述者,很自然地讲述着村子里的故事,没有刻意的表演,没有煽情的腔调,却能不动声色把旁观者带入到讲述者的语境里,让我们看到了讲述者的情感、思想和意图。这种依靠影像本身所形成的叙事能力才最值得信任。
“鲜明的态度、外露的情感、深度的思考,成为人文纪录片显著的特征,也是人文纪录片解说词建构出来的风格”。解说词就像人体的血和肉,它的巧妙组合,把那些零散的影像片段“变”成了高度统一的整体,使纪录片看起来丰满且具有灵魂。比如在《钓源村——节义立家》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文忠公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谥号,他的一生以文章节义闻名于世,光耀家族和后人,在纪念他的祠堂里,举行启蒙礼,既是对他的尊崇也是教育后人,要以先贤为榜样,传承家族的节义精神。”画面配上欧阳修的画像、古老的建筑和现代人的讲述呈现等一系列影像元素,解说词就成了连接过去和现代的补充手段。由于解说词的加入,纪录片变得流畅自然,故事讲述更加完整,也大大缩短了画面的长度。同时,对于纪录片想要突出的主题思想,也可以通过解说词快速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欧阳修的功德与品行,让欧阳家族的后人,树立了以节义为志向的人生追求,在欧阳家族的族谱中,详细记载着先人对于节义精神的理解”。这段解说词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直接引导作用,告诉观众欧阳修的功德和品行对后人意味着什么。
(二)激活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主要依赖先辈留存下来的物件、思想和仪式等。古建筑、古画像、古家谱等这些经常能在古村中见到的物件,最能激发村民的个体记忆;那些有名望的祖先,他们的名气、思想和事迹对后代都有影响,村民们常常用祖先的事迹激励后代,对后代进行思想传承教育,不知不觉中,祖先的某些优秀特质就影响了后代;村民还会有意保留一些传统习惯,比如对古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对启蒙教育的重视、祭祖仪式的举办等,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都在强化村民的个体记忆,长期受古村文化浸润所形成的记忆才是最朴素、最保真的文化记忆。而纪录片正是用现代技术激活、提炼、留存乡村优秀文化,使其得到更广泛、更深远的传播。
纪录片《记住乡愁》中的景物和话语大多是观众没见过、没听过的,这种陌生化效果不仅增强了纪录片的吸引力,也重构了代表古村优秀文化的所有符号,然后把这些符号送入观众的大脑中,观众再通过对乡村文化符号的一一对接,逐步形成了对中国古村文化的完整记忆。实际上,这也是强化民族文化记忆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优秀的古村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记住乡愁》中传递出的“孝道”“和睦”“感恩”“诚信”等美德,都是国人普遍认可的优秀文化,只是纪录片用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过去已经形成的共识再次重复和强调。纪录片《记住乡愁》让集体记忆得到进一步连接,通过共同的文化背景建立起共同的思想财富,建构起类似的信念和感受,成为“一个群体共有的思想总体的一部分”。可以肯定,《记住乡愁》是集体记忆的催化剂,唤醒和重拾了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回忆。
(三)强化宗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在古村的宗族中,族人的身份认同,往往通过特殊性的标志获得。纪录片《记住乡愁》中拍摄的每个古村,几乎都有一个寻源环节,就是探寻古村的某种特质是如何形成的,比如,富田村正气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根源在于文天祥正气的传承,“正气”是富田村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标志。另外在我国寻根文化中,人们都会热衷于对自己姓氏的探寻和来处的探寻,纪录片《钓源村——节义立家》的后半段,很多欧阳姓氏的人从全国各地回到了钓源村,举行盛大的祭祖大典,本质上就是对自己姓氏身份的认同。还有建筑风格的认同、祭祖仪式的认同、族规族约的认同、先辈思想的认同、说话方式的认同等,都是获得宗族身份认同的前置条件。在所有这些特质中,最重要是宗族精神的传承,族人就算走出村庄,走向世界各地,宗族精神始终伴随着他,如纪录片《钓源村——节义立家》中介绍的欧阳家祥,从钓源村走出来,把钓源村的节义精神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民族气节,最后成为开国将军。反过来,欧阳家祥也成了钓源村人的骄傲,身份认同给族人带来了精神愉悦。
国家的身份认同,往往是通过各民族之间相互认可的共同性标志来实现的,比如孝顺、爱国、正义、文化等是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价值观的一致性使得不同群体之间有了相同的身份认同,《记住乡愁》讲述的舍生取义、一诺千金、精忠报国的故事,是古村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高度一致的体现。另外,共处一个语言结构、祭祖仪式的官方化,都是互相认可的共同性标志,亦即“共谋的‘共主体性’政治文化”。在这样一个“共主体性”群体中,古村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相伴而生,同样,宗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也是相伴而生的。
三、价值:绵延不绝的精神财富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源动力。”《记住乡愁》传递的“百善孝为先”“以和为贵”“精忠报国”等这些思想、理念、规范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产生文化自信心、获得精神力量,增强责任意识,群体成员更加团结一致。
(一)文化自信
《记住乡愁》首先通过在古村中选取大量的人文景观、民间建筑、风俗习惯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像片段,来展现我国古村文化的特别之处,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样态“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样态,成就了其特有的东方神韵”。其次《记住乡愁》用讲真实故事、解说词引导的方式向人们传递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以及讲和修睦、天道酬勤、积善积德、孝道传家等道德规范,这些既是古村的思想体系,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体系。当人们从电视纪录片里看到一个陌生的传统村落里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之后,就会赞叹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村民对传统文化始终如一的守护,进而产生文化自豪感,产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纪录片的作用就是不断提醒观众,要记住老祖宗留下了的优秀文化,还要守护好这些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二)情感归属
第一季第五集《诸葛村——宁静致远》中主持人有一句对乡愁的解释,“乡愁可能就是,一切能唤起我们对故乡和亲情的美好记忆的事物”,所以,《记住乡愁》的基调就是“离家者与故乡有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的联系”。它想用乡愁唤起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乡愁是游子的情感归属,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记得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土地,记得家乡仍有很多不离不弃、守家护村的亲人们,纪录片的任务就是建立起故乡和游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唤醒海内外华人心中浓郁的乡愁情感,让他们心灵上有所寄托、有所归属。纪录片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守护父母、在外工作的游子每年回乡祭祖、功成名就的游子回村回馈父老乡亲等,目的是让在外的游子能够因景生情、感同身受,看到家乡的一砖一瓦,亲人团聚,不自觉产生情感归属,再次记起曾经生他养他的地方和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提醒所有海内外游子,记得你是中国人,你应为家乡骄傲,为村庄做贡献,不要做出有违家乡的事情,更不要做出有违祖国的事情。
(三)家国情怀
“家与国是一个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家庭是组成国家的细胞,是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单元。作为国家共同体组成单元的家庭,其利益和命运本来就与国家共同体的兴衰休戚相关。”电视纪录片把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它的使命,用家国情怀把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家国情怀如何在纪录片中体现呢?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记住乡愁》主要用孝道教育来建构,“孝的价值主要用于维护以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社会秩序”,《记住乡愁》做了很多集孝道教育的纪录片,例如《屏山村——孝道传家》《岩门村——慈孝人添寿》《狄浦村——百善孝为先》《年画村——世代尽孝》等都是以孝为主题的纪录片,里面有大量孝敬父母的例子。孝顺是家国情怀的基础,孝顺不仅包括赡养父母,还要“立父母之志”,服务社会,为国家做贡献,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其次,在族人团结方面,《记住乡愁》重点用祭祖、修家谱、修缮祠堂来体现。祭祖的目的是“表达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先祖以及有功于国家社稷之人的恭敬与感恩之情,教导人懂得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纪录祭祖的过程就是在培养观众的家国情怀;修家谱的目的是培养家族责任感。纪录片《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中的一句解说词是这么说的:“对于吴有春和培田吴氏家族来说,重修族谱表达着对祖先的尊敬之心、追思之情。” 它道出了修族谱的意义,本质上是一种孝道教育。修缮祠堂的目的是纪念对家乡、国家有贡献的祖先,培养家国情怀。修缮祠堂是纪录片的一个重点展示环节,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在展示族人之间的团结,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后,纪录片会特别突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对国家忠诚的人,忠贞报国,这就是纪录片想传递的家国一体的思想。
以古村落为载体,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从框架设置、话语任务、价值建构三个层面反映出古村文化纪录片的话语建构过程,分别表现为方向的把握、内容的呈现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对古老村落传统文化基因的挖掘来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管是主题不同、内容不同,还是表现方式不同,终将统一于家国同构的话语体系之中。但就该系列纪录片而言,笔者认为仍有一些小小的遗憾:第一,有些主题的重复率太高。如标题中有“孝”字的纪录片就有8集;第二,采访时间太短。纪录片中急于用故事或解说词突出主题,故事不能产生沉浸式效果,观众和片中人物难以产生共情。总体来说,片子的目的性很强,家国同构效果也不错,观众既看到了美丽的村庄,也看到坚守家园的善良村民,同时也意识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