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处理措施

2022-05-21李鹏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3期
关键词:处理措施

李鹏

摘要:引大入秦工程目前已经建成通水运行超过20年,基本满足了兰州新区的建设发展需要,改变了秦王川及周边地区的灌溉形势,承担了兰州、白银、景泰、皋兰、永登、天祝和兰州新区等市、县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目前正朝多元化、多层次方向转型发展。本论述就以引大入秦工程项目为背景,探讨其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处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分析其除险加固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的相关要点,最后就具体的工程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引大入秦工程;渠道除险加固;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3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在保护渠道、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方面价值很高。目前像国内兰州地区的引大入秦工程项目就已经提出了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课题,在对项目渠道进行供水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做好渠道除险加固改造工作,满足当前引大入秦工程项目的转型发展需求。

1引大入秦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引大入秦工程项目是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秦王川地区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它专门从甘肃省天祝县天堂寺以下2 km位置高程引水,其高程具体为86.79 km,设计流量达32 m3/s,加大流量上升空间达36 m3/s。目前项目设计引水流量为14 m3/s,如此可控制灌溉面积超过10万hm2。目前引大入秦工程项目正在思考如何做好渠道除险加固改造,提出相关项目建设建议[1]。

2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的必要性分析

引大入秦工程在除险加固改造过程中,其必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满足供水结构优化调整要求

在引大入秦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除险加固改造工程满足供水结构优化调整要求,确保满足生态建设中的农、林、牧等综合开发需要,确保在引大入秦工程项目原设计基础之上形成农业灌溉任务优化调整,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思考新时期兰州地区的治水思路,满足水资源合理利用要求,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发展相对高效供水对象过程中,也希望促进工程项目的整体良性运行。

2.2满足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要求

实际上,引大入秦工程项目希望满足兰州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要求,建立工程建设重要启动点,希望建立兰白经济区(兰州中心城区与白银市区)与兰州新区的“金三角”战略核心地带,共同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形成产业循环经济集聚区。如此对加快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好处的,同时它也为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创造有利条件[2]。从现代化农业发展角度讲,引大入秦工程项目也运用到先进技术,促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发展。

2.3满足渠道引水工程良性运行要求

满足引大入秦工程项目渠道引水工程的良性运行要求,确保工程总体建设到位,满足供水任务要求。具体来讲,其中建立了总干渠、东一、东二干渠,整体建设长度超过200 km。考虑到渠道中横向建筑物数量众多,地层结构相当复杂,所以需要对部分渠道的山体变化产生压力进行分析,结合工程运行多年来的水毁状况进行分析,确保兰州新区发展建设良好的良性供水工程运行机制,如此可满足工程项目除险加固要求。

2.4满足供水规模调整要求

在满足供水规模调整要求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供水来实现对单一农业灌溉要求,结合供水区域、供水范围较大变化分析引大入秦工程的供水空间及供水领域,分析灌溉区域的调蓄设施供水方式,根据季节性转变建立常年供水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分析引大入秦工程设计要求调整引水量,将引水量大约控制在4.5亿m3左右,确保面向城镇生活与工业供水到位,增加渠道大流量过水时间,如此对工程运行所带来的压力巨大,为有效提高工程综合效益,需要对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引大入秦工程项目加固改造到位,有效提高供水可靠性与安全性[3]。

2.5满足引大灌区现代化配套建设要求

在十四五规划大背景下,引入大秦工程希望注重灌区配套、现代化建设,如此对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十分有利,它有效推进了引大入秦工程发展进程,进一步满足了工程供水规模调整要求。在建立灌区现代化配套设施方面,引大灌区还加入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配合GPS定位机械设备生产位置,提高项目整体建设水平。

3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的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应用

在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中,需要围绕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展开改造操作,它需要建立五等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网络优化观测数据,界定精度内容,保证GNSS观测记录册中观测参数与精度界定到位,具体见表1、表2所列。

由表1、表2可知,结合GNSS数据处理思想分析基线结算方法,了解观测质量分析WGS84坐标,结合坐标点在网络中间分析顺序基线内容,建立同步环与异步环,分析重复基线较差检验结果,做好数据处理工作,确保基线闭合差满足限差要求。在利用合格基线过程中,它希望代入大量已知点坐标,分析测量指标内容,确保五等GNSS 网络相关要求,建立三维无约束网络平差内容,配合 CosaGPS 软件展开进一步分析。在这里,基于三维基线向量分析观测信息数据,做好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工作,结合平面控制网络解算精度评定内容,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具体见表3所列。

由表3可知,充分利用 GNSS 网布测量方法,结合平面控制网络精度展开实践验证,为引大入秦渠道除险加固工程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平面控制测量依据,确保平面控制网络精度得到实践验证,达到规范要求,也为同类输水工程不同阶段提供可借鉴平面控制测量思路[4]。

總体来讲,要基于GNSS数据处理思路分析基线解算方法,利用基线向量结算过程选择观测质量较好点,形成 WGS84坐标。结合该点尽量保持在网络中间。从这一点按顺序采用预制或现场浇筑机制,其规格为上顶面为10 cm×10 cm,下底面为40 cm×40 cm,高度为40 cm,确保顶面中心为钢质标心,标石顶面需刻印编号,确保字头向北,并用红漆填字。编号等级主要采用罗马数字,其中点命名为YS01、YS02……,按顺序依次编号。在标石方面需要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易于保存、便于观测的道路、地角,分析明显参照物。埋石过程中参照周围地物、地貌现场绘制点进行记录,便于后续工作有效展开。埋石过程中需要用到手持 GNSS采集点,便于展开后续工作,同时在埋石过程中建立手持 GNSS采集点位,配合WGS84坐标系经纬度设置手持GNSS坐标系统,确保坐标格式满足点名、经度、纬度数据文件设计要求,如此可形成GNSS 网观测思路,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优化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确保观测卫星数量在4颗以上。同时观测时段数量在1.2左右,时段长度为35 min,如此可控制采样间隔在10 s 左右。另外观测作业前需要提前做好观测计划,确保按照要求填写测量记录手薄。结合 RTK作业遵守五等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机制,优化相关技术要求[5]。AF2D856E-8F0A-401B-9F4A-53406B05FF5A

4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的有效处理措施

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的有效处理措施应该围绕多点展开,必须参考整体应力对渠道影响进行分析,确保渠道除险加固过程中优化设计方案,做好加固处理工作。

4.1有效处理横竖框架梁与稳固桩

在引大入秦工程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中要有效处理横竖框架梁与稳固桩结构,确保加固后横竖梁断面混凝土灌浆处理到位,连接混凝土输送泵分析混凝土,满足充灌要求,确保混凝土不会随时溢出。在施工改造过程中,需要将软管直接插入裂缝中,结合裂缝某一位置调整裂缝充灌动作。

4.2有效处理裂缝

有效处理引大入秦工程项目的渠道裂缝问题,确保提高渠道整体承受能力,确保土壤达到饱和要求,降低坡面坡度,调整土坡剪应力值。就这一情况来讲,需要充分考量渠道安全管理机制,做好评估工作,保证有效解决渠道贯穿性裂缝。开挖梯形沟槽到裂缝以下20 cm位置,配合灰土进行处理展开相关建设工作。最后要有效处理引大入秦工程的堤防堤身加固问题,建立统一处理技术标准,利用机械设备夯实、增大土块单元密实度,确保实现保护渠道作用,降低缺陷处理难度[6]。

5结束语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重要的民生工程,它在渠道除险加固过程中必须引入诸多技术内容,确保解决渠道除险加固过程中的某些特殊问题,协调配合工程施工技术内容,全面促进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晓洁.浅谈引大入秦工程渠道病险段加固维修的必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7):113,118.

[2]张麒龙.兰州新区供水项目引大渠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监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0):109-111.

[3]张赟.浅论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及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8):126-127.

[4]張瑞.引大入秦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实现[J].经纬天地,2020(5):37-40.

[5]胡普年.盘道岭隧洞除险加固工程糙率原型观测及过流能力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4):67-70,76.

[6]岳建斌.引大入秦工程甘露池分干渠冻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5):107-108,110.AF2D856E-8F0A-401B-9F4A-53406B05FF5A

猜你喜欢

处理措施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经皮肾镜取石残留结石的原因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
简析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某电厂2号机OPC信号复位后EH母管油压低跳机原因分析
电厂机组负荷摆动分析以及处理研究
电子商务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分析
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措施研究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