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七世纪社会背景对中外戏剧创作的影响
2022-05-21袁怡娴
袁怡娴
【摘要】 十七世纪的中国正是处于明清时期。中国戏曲在元朝时成熟,到了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汤显祖是此时的代表剧作家之一,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十七世纪的欧洲正盛行古典主义文学,让·拉辛是该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并与莫里哀、高乃依共同被称为“法国古典戏剧三杰”。同为十七世纪的戏剧作家,中国的汤显祖和欧洲的让·拉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特征,也在作品中反映出不同的主题。但不变的是,作为剧作家,他们都敢于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达对社会现实和弊病的抨击和批判。
【关键词】 十七世纪;中外戏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9-002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9.009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分别是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1]中国戏曲在元朝时成熟,到了明清时期,因为社会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多样化,戏曲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十七世纪的中国正是处于明清时期,1644年以前为明朝,1644年之后则为清朝。明朝时期,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和《南柯记》,因四部传奇中都写到一个梦,又因汤显祖归隐于江西临川玉茗堂,故而得名“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清朝有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
十七世纪的欧洲正盛行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为崇尚古代,该时期的作家大多崇尚学习和借鉴古希腊文学。让·拉辛是该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并与莫里哀、高乃依共同被称为“法国古典戏剧三杰”。让·拉辛则是崇尚古代的作家之一,古希腊悲喜剧是其题材和灵感的重要来源。在古希腊悲喜剧的启发下,让·拉辛写出了《安德洛玛克》 《费德尔》等著名悲剧,并使其闻名于世。
一、我国十七世纪戏剧创作特征——以汤显祖为例
汤显祖认为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人生是有情的人生。在《牡丹亭·题词》中,他这样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而从途径上看,充分体验和感悟“情”则需通过戏剧来演绎。“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正是汤显祖所推崇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2]
(一)曲折离奇的情节
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是中国杰出戏曲之一[3],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牡丹亭》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柳梦梅和杜丽娘。柳梦梅是一名贫寒书生,一天,他梦见自己在花园的梅树下看见一位佳人,这位佳人说和他有姻缘,自此,柳梦梅时常想念这位佳人。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她才学样貌出众,跟从师傅陈最良学习。在学到《诗经·关雎》一章时,正处大好青春年华的杜丽娘情窦初开,对美好的爱情和自由向往之情不断加深。偶然一次,杜丽娘梦见自己在牡丹亭畔与一名书生幽会。梦醒后,杜丽娘一时难分真假,不能从那美好的梦境中走出现实。自此,杜丽娘忧虑不已,相思成疾,最后竟一病不起,药石无医。在生命最后之际,杜丽娘恳求母亲将自己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让身边的丫鬟将自己的画像放在太湖石底下。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这时升任为淮阳安抚使,他委托陈最良修建梅花庵观,并将女儿葬于该处。柳梦梅赴京赶考,在途中因感染风寒借宿梅花庵,他在太湖石下捡到了杜丽娘的画像,发现自己曾经在梦里见到的佳人正是杜丽娘。此时杜丽娘的游魂来到梅花庵,与柳梦梅相遇,两人过起了恩爱快乐的生活。不久后,这件事情被老道姑发现,在老道姑的帮助下,他们将杜丽娘的真身带出,杜丽娘自此真正复生。杜宝在得知此事后并不相信,故向皇帝递奏章,请皇帝决断。皇帝传来杜丽娘,在照妖镜的辅助下验明杜丽娘的真人身,于是让他们彼此相认,最后全家团圆。
(二)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杜丽娘在梦中初尝到自由爱情的甜蜜,自此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封建时期,女子不能随意抛头露面,婚姻之事全由父母做决定。在梦中,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相遇,自由相爱。梦醒后,杜丽娘又只能困于闺中,最后无法接受现实,含愁而去。这正可以看出杜丽娘对封建礼教的勇敢反抗。一介书生,虽考取状元,但终究不比杜家。杜宝不愿承认女儿的婚事,在他眼里父母之命最为重要,不得使杜丽娘自行决定自己的婚姻。幸而杜丽娘和柳梦梅坚持反抗,他们的反抗最终也得到了回应,才得以团圆结局。
(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在《牡丹亭》中,汤显祖采用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方法,将想象手法充分运用到作品中,曲折而又夸张的情节使读者沉浸其中。一个是常待闺中的官府小姐,一个是家境贫寒的书生,二者在各自的梦中相遇,而后似乎有命运之手的推波助澜,让书生在赶考过程中借宿梅花庵,并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和相认。彼此穿入对方的梦境,醒后还能相认,这是作者在戏曲中大胆运用想象的第一处。杜丽娘的魂魄到了地府,地府查到杜丽娘在人间尚有姻缘未结,故放杜丽娘回去。人有情,地府亦有情,这是作者高度理想化的第二处。在老道姑的帮助下,杜丽娘得以还魂于身,并恢复得与常人无异。这是作者大胆想象的第三处。多处的夸张想象,使《牡丹亭》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洲古典主義文学创作特征——以让·拉辛为例
让·拉辛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1667年至1677年,拉辛的创作热情持续走高,在这十年里,拉辛几乎每年有一部作品。1677年是拉辛创作的转折点,拉辛在其作品中大力揭露封建贵族的丑恶,猛烈抨击现实。在反动派的强力攻击下,拉辛被迫搁笔,时间长达12年。1689年,拉辛重拾笔墨,著出剧本《爱丝苔尔》。从该剧作也可看出,蛰伏十余年,拉辛的内心仍在激烈燃烧。
(一)拉辛创作前期:抨击封建现实
1667年至1677年,拉辛的创作主题主要是批判社会现实,谴责封建贵族的堕落,表现对理性的崇尚之情。在戏剧结构方面,拉辛在作品中充分遵循“三一律”原则,保持戏剧中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的一致性。
1.扣人心弦的情节
1667年,拉辛的《安德洛玛克》使他在悲剧剧坛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安德洛玛克》中,多条感情线相互串联,层层纠结的线索一步步将戏剧推向高潮。在特洛伊战争中,主将赫克托耳的遗孀安德洛玛克沦为爱庇尔国王皮罗斯的俘虏。皮罗斯倾慕于安德洛玛克的美貌,想要娶她为妻,从而冷落自己的未婚妻爱弥奥娜。安德洛玛克忠于自己的亡夫,坚决拒绝成为国王皮罗斯的妻子。这是第一条感情线。皮罗斯的未婚妻爱弥奥娜对皮罗斯有着深刻而疯狂的爱恋,看到这一幕,爱弥奥娜的嫉妒之情燃到极致。这是第二条感情线。奥雷斯是希腊派出的特使,正如爱弥奥娜疯狂而深刻地爱着皮罗斯那样,奥雷斯对爱弥奥娜的爱意亦是深刻而疯狂的。这是第三条感情线。希腊在此时派出特使奥雷斯,是要求国王皮罗斯杀掉主将赫克托耳的孩子,以绝后患。而皮罗斯为了顺利娶得安德洛玛克,答应保护其孩子。在此胁迫之下,安德洛玛克只能同意改嫁以保全儿子,但她也暗自做决定,即在婚礼完毕后结束自己的生命。爱弥奥娜得知该消息后,绝望和憎意充斥心灵。在爱与恨的交织下,爱弥奥娜生出了杀意,指使奥雷斯在婚礼上刺杀皮罗斯。但爱弥奥娜终究对皮罗斯存有浓厚爱意,在得知皮罗斯被奥雷斯杀死后,自己也选择了自尽而亡。面对这些惨剧,奥雷斯认为自己犯了大罪,一时无法接受而精神错乱,陷入癫狂状态。这些王公贵族为了自己那疯狂的爱欲而互相残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走向悲剧。
《费德尔》是拉辛的著名悲剧代表作之一,再次揭露封建宫廷里为情害人的丑剧。主人公费德尔是雅典的王后,她爱上了国王前妻的儿子希波吕托斯。我们无法谴责费德尔对希波吕托斯的爱慕之情,这是人的生理本能。但在人伦关系上,身为雅典国王继后的费德尔成了希波吕托斯的继母,两人在伦理道德上有了母子关系,而正是这层关系,为《费德尔》的悲剧冲突埋下伏笔。趁着国王外出征战,女佣鼓励费德尔放弃纠结,向希波吕托斯诉衷其爱意。费德尔迈出这步后,却遭到了希波吕托斯的拒绝,因为希波吕托斯已经与公主相爱。费德尔一时之间羞愧至极,欲夺刀自尽,被女佣厄诺娜所劝阻。此时,国王凯旋,费德尔在女佣厄诺娜的怂恿之下恶人先告状,谎称希波吕托斯在国王外出之时曾欲玷污她。国王一怒之下向海神请求惩罚希波吕托斯。得知国王之行,费德尔愧疚之情充斥于心,将怒气撒在女佣厄诺娜身上,并将其赶走。厄诺娜自认为自己所做皆为主人费德尔,但却不被主人理解,故投海自尽。希波吕托斯的死讯传到宫廷,费德尔悔恨不已,主动向国王承认自己的罪行,并饮毒自尽。
2.崇尚理性的主题
“得不到便毁掉”是拉辛的悲剧中常见的场景,主人公的行径由情欲所控制,不能成功,那便死亡。在这阶段的作品中,拉辛通过塑造有缺点的人,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揭露和批判封建王公贵族。在《费德尔》中,主人公费德尔爱而不得,所以栽赃陷害,嫁祸于人,在得知希波吕托斯的死讯后认罪自尽。国王忒赛不听儿子解释,在愤恨之下一味祈求海神惩戒,从而失去了自己的至亲骨肉。这充分揭露了封建君主制度下的社会弊病。同时,拉辛在作品中还着重表现了对理性原则的崇尚之情。在《费德尔》中,费德尔原是理智的,是那无理性的情推着她走向悲剧的谷底。在《安德洛玛克》中,主人公安德洛玛克是理性的代表,她忠于亡夫,临危不惧,敢于拒绝强势。为保全自己的儿子,她清楚地知道事情难两全,故选择在婚礼后自尽。
3.集中紧凑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斗争在戏剧舞台上的反映,它是戏剧的基础和灵魂[4]。在拉辛的悲剧中,戏剧冲突集中紧凑,在心理描写上尤为突出。通过细腻的刻画,将人物心理生动地浮于纸上。不管是《安德洛玛克》还是《费德尔》,大量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内心深处的纠结充分展露。如《费德尔》中,费德尔的内心独白告诉我们她倾慕于希波吕托斯,但在伦理的约束之下她不能去追求真爱。所以她装成恶毒继母,想借此来驱赶和回避希波吕托斯。无奈维纳斯的情网重重,让人实在难逃,费德尔最终还是向希波吕托斯道出真情。《安德洛玛克》中,爱弥奥娜在嫉妒中生杀意,指使奥雷斯杀害国王皮罗斯,最后安德洛玛克、爱弥奥娜、皮罗斯三人皆亡,奥雷斯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而成了狂人。在多重冲突之下,将悲剧推向高潮。
(二)拉辛创作后期:批判宗教专制
1677年之后,拉辛被迫辍笔12年,至1689年重拾笔墨,但创作倾向有所转变,主要集中于宗教题材,反对暴政。
1689年的《爱丝苔尔》取材于圣经故事,讲述了王后爱丝苔尔的故事,并借此来批判时政。爱丝苔尔和末底改是犹太人,在犹太王国被打败后,两人相依为命,寻找生路。当时的国王亚哈随鲁废掉了原王后,故四处寻找合适人选。爱丝苔尔在这个契机下成功入宫,并通过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赢得了国王的喜爱,被加冕为后。大臣阿曼是国王身边的红人,因末底改拒绝跪拜自己而心生怨恨。因此,阿曼在国王面前污蔑犹太人,并提出要处理掉所有的犹太人。爱丝苔尔得知该消息后,决定主动冒险前去见国王,并说明了自己犹太人的身份,提出希望国王可以赦免其亲族。爱丝苔尔和末底改曾在一次谋杀中使国王免遭险情,国王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将大臣阿曼处死,并废除了灭绝犹太人的命令。
1691年的《阿塔莉》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與1689年的《爱丝苔尔》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正好相反。《阿塔莉》中的女主人公是犹太的暴君,主张宗教专制,最后被处死。
一正一反的人物刻画,反映出拉辛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抨击君主的残暴统治。另一方面,拉辛更加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因为理性和智慧,《爱丝苔尔》中的女主人公爱丝苔尔得以成为王后,得以解救境内犹太人。因为缺乏理性,《阿塔莉》中的女主人公在专制和暴政中被以牙还牙、以暴制暴,走向灭亡。
三、结语
十七世纪,正处明清时期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发展到顶峰。有一群文人不甘受封建礼教压迫,受道德伦理约束,在作品中抒发情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景。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将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曲折离奇的情节,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高度融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牡丹亭》的魅力在于用多场次的抒情来使主人公的内在精神和主观意识外化,表现出主人公对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从而使戏剧的冲突不断升级。从文化意义上来看,《牡丹亭》主张个性解放,打破伦理道德和禁欲主义,肯定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身的情感追求。从艺术手法上看,作者充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从主题上看,作者反映和讽刺社会现实,肯定人欲和个性解放,使《牡丹亭》成为后来文人学习的典范。
从《安德洛玛克》到《爱丝苔尔》,我們可以看到,拉辛再次拿起文笔后,虽然创作倾向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他所宣扬的理性原则。古典主义,源于拉丁文“CLassicus”,意为“典范的”。[5]十七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之间的“表面的调停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古典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产生出来的,体现了专制政体所要求的统一、规范、理性、义务等特征,使文学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自觉地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并在其庇护下,成为全国乃至欧洲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主潮。[6]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有两个主要口号,分别是“崇尚理性”和“模仿自然”。该阶段的古典主义文学恪守“三一律”等艺术规范,崇尚古希腊罗马。
拉辛是十七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主义悲剧家。在主题上,拉辛的作品崇尚理性原则,揭露和批判以国王为代表的贵族;在作品结构上,拉辛严格把握“三一律”的形式,也因此使其剧作有沉闷严谨的氛围;在艺术特色上,拉辛的戏剧冲突主要体现在心理描写中,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将人物内心的纠结无比放大,跃然纸上。
同为十七世纪的戏剧作家,中国的汤显祖和欧洲的让·拉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特征,也在作品中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杜丽娘的勇敢追爱来表现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让·拉辛则是在《安德洛玛克》中通过安德洛玛克的无畏来表现理性原则。从汤显祖和让·拉辛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他们所表现的主题也不一样。但不变的是,作为剧作家,他们都敢于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达对社会现实和弊病的抨击和批判。
参考文献:
[1]庞立民,牛文清.浅析中国戏曲的综合性[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3).
[2]邹自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
[3]林彤.《牡丹亭》的多维时空架构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20,(02).
[4]赵红梅,李焕顺.论戏剧冲突[J].职大学报,2005,
(01).
[5]李长风.古典主义特征论——文艺思潮与创作方法研究之一[J].泰山学院学报,1997,(04).
[6]张玉雁.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典主义文学[J].焦作大学学报,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