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力量 守护蓝色星球

2022-05-21

都市人 2022年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世界

开栏语:青少年正处于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大千世界的种种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课本。习近平爷爷曾寄语我们:“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本刊特推出“红领巾看世界”栏目,让我们一起走出校园、走出家门,去探索科学的奥妙,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去看看无限广袤的世界。

主讲人: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钟凯文

最近几年,全球多地发生自然灾害,都与气候变化有关。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更是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今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Invest In Our Planet),而自然资源部确定中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虽然提法不同,但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就是期待通过提倡绿色消费,保护地球生态,来应对当下我们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气候危机、公共健康危机等。

名词解释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如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世界地球日源于1970年

地球日由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和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他们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美国的1970年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失败,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民众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合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受到舆论谴责。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是现代美国环保运动诞生的标志之一,并最终推动了美国环境署的建立,以及清洁空气、清洁水和濒危物种法案的成型。

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雾霾、沙尘暴、泥石流等极端天气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前所未有,气候变化挑战不容忽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6》一文中提及,当前世界环境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銳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

地球是宇宙世界人类唯一能生存的家园,地球本应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但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低碳经济是新的发展方式

时至今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置身于生态危机之外。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理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环境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用于当前世界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模式亟需一种绿色发展模式,这种绿色发展模式必须包含四个方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发展方式。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3月30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爱护自然,善待自然,建设好美丽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敲黑板

1.地球日

2.生态危机

3.低碳经济

4.绿色发展

课后作业自练

1. 500字作文,写写你做过的与保护生态有关的二三事

2.用废旧物品(不得花钱)制作一张贺年卡片

思考题

人类关注环保问题已超过五十年,为什么地球生态环境还在恶化?

善待地球

爱护我们的家园

地球母亲已经不停歇地转动了45亿年,可当我们习惯她的富饶与慷慨时,却忽视了她的脆弱。

地球的现状,关乎你我。善待地球母亲,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全球变暖

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2016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其中,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正迫使海洋生物改变地理分布,“逃离”赤道地区,向两极方向迁移。

海平面上升

自1993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已经上升。202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继续上升,且由于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融化增加,海平面最近一直以更高的速度升高。

海洋污染

人类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最终流人海洋,超800种海洋和沿海物种受到塑料污染的影响和威胁,包括摄入有毒塑料微粒、被塑料制品缠绕等风险。2020年超15亿只废弃口罩流人海洋,它们可能成为海鸥、鱼类、螃蟹等无法挣脱的囚链。

物种灭绝

截至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有逾13.4万个物种,超3.7万种濒临灭绝。世界自然基金会报道指出,自1970年以来,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已经减少超过三分之二。

粮食不安全

2019年,全球将近6.9亿人营养不良,约有7.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2020年,有5000多万人受到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的双重打击,使得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

空气污染

在世界许多地方,极端空气污染事件已成为季节性现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700万人因暴露于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

森林锐减和土地荒漠化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热带雨林减少。

除了世界地球日这些环保节日你也应该知道

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这是湿地国际联盟组织( wiun)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世界各国在这一天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1972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森林日”,有的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而今,除了植树,“世界森林日”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定为每年的3月23日。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环境日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这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l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联合国大会在1995年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目的是呼吁大家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

绿色中国在行动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国的绿色行动正在对全世界产生巨大的正面推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采取完善环境法律体系等一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中国在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强化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环境与资源的基本职能和责任。1978年,中国宪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职能。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7年修改的节约能源法和2008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增加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部。

环境政策的核心从注重末端治理转向了“防重于治”。2002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治理的源头控制制度。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了环境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做出制度性规定。

重视民间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发展和作用。据统计,中国目前有非政府环保组织3000多家,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环保事业的进步。

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中国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等文件,注重开展全国性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50多项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

中国为保护环境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顺利完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阶段性削减指标。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占所有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2009年11月,中国政府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远远高于美国和欧盟提出的减排目标。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于2021年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引导绿色消费、推动新能源发展等方式,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努力。

2021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国家公园,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9.1%,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未来中国还将持续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开展国土绿化,保护人类带赖以生存的环境。孩子子们保护地球你可以这样做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一艘有生命的航船,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然而,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的参与和配合,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保护地球对个人来说看起来很远却很近,可以说是随手可及。

节约资源

地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珍惜现有的资源,节约合理地使用。减少食物浪费,节约用水、用电、粮食、木材等,随手关紧水龙头,人走关灯。

垃圾分类

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避免乱扔、乱放、乱倒垃圾,要将废弃物分流处理。

使用环保产品

使用环保产品,比如无氟冰箱、节水坐便器、节水龙头等。避免过度包装,不使用一次性餐盒餐具和白色塑料袋。

绿色出行

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者走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爱护野生动植物

不要購买或使用非法野生动植物产品,如鱼翅、海龟壳或象牙。减少在家中使用杀虫剂或灭鼠剂次数。注意塑料微珠对环境的影响。

植树造林

积极参与植树等环保行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关于地球的8个“冷”知识

Q:地球跟足球一样形状吗?

A:地球是个球体,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地球的极半径是3949.99英里(6356.89公里),赤道半径是3963.34英里(6378.38公里),地球赤道周围向外隆起,形成一个“备用轮胎”结构。

Q:地球转一天是24小时吗?

A:大约6.2亿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21.9小时。可见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在逐渐变慢的,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一一只有每100年70毫秒。

Q:地球转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A:地球在不停自转公转,地球自转时速为:每小时1600公里。绕行太阳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1 08000公里。但由于行进速度不变,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我们完全感觉不到这样的速度。

Q:地球有多重啊?

A:地球的质量为5.975X10^24KG。时至今日,它还在不断吸积宇宙空间的彗星、陨石、宇宙尘埃和星际分子等物质。据专家估算,地球每年大约可获得10万吨的星际物质,其中宇宙尘埃就达23430吨。

Q:地球上有多少生物?

A:从46亿年前地球从一片混沌中诞生以来,共有超过1万亿种生物在其上生息繁衍。

Q:地球的南北极是固定的吗?

A:在历史上,地球上发生过多次磁极倒转,北变南,南变北,最近的一次是在78万年前。有科学家怀疑,地球磁极倒转曾是古代生物灭绝的原因。

Q:太空中的陨石为啥没撞向地球?

A:木星体积大、质量大、自转快,引力也比一般行星大,原本飞向地球的陨石都被木星所吸引,纷纷撞向它。

Q:地球上有多少水?

A:地球上97%的水是咸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70%在极地结成冰块,其余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是人类难以汲取的深层地底中。

本专题资料来源: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国家地理、自然资源部官网图/新华社

下期课堂预告

我们一起探索星空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世界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环境清洁工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漫观环境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