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
2022-05-21关永亮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教育理念全面推行,小学数学教材发生明显变化,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教材中的理论概念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紧密相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常态,运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思维导图理念也与新课标理念不谋而合,能够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优化的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优化
作者简介:关永亮(1990-),男,江苏省徐州市黄山中心小学。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使之掌握基础知识,而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出更高标准要求,多元、新型、现代化教学方案逐渐成为更多教师的选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传统方法很难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进度,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学习效率,跟上进度,还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所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常态。小学生本身年龄较小,思维逻辑并未完全成形,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文来归纳总结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可将单调的教材内容、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成图像,使学生经图文产生联想、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吸收数学知识,同时有效锻炼自身思维逻辑能力。由此,数学教学可达到切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想导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思维导图正式进入我国的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早期,最初传入与改变当时个人学习能力差异有关。后来随时间推移,各行业企业也开始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员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思维导图在我国各领域的运用与发展速度也因此全面加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学科思维导图”得以成形,现阶段思维导图所具备的图像记忆特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等都被大幅优化了,教育工作者也将对各类思考能力的培养融入思维导图体系之内,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逐渐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思想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也可看作是心智图运用,虽然思维导图形状多变,但本质上看仍是类似一棵树分出枝丫的形态,运用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基本都是围绕基础概念、知识点不断地拓展、细化,将疑难或重点知识简单梳理,以达到全面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困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极为突出,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有效解决平时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教学困扰,如小学生本身年龄层偏小,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理解起来十分吃力;又如,小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数学学习框架,容易学了这个忘了那个,也无法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面对这些困扰,教师若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理论讲授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反而还会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学生学习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此时借助思维导图便可切实解决这些困扰。
比如教师在准备教授“认识多边形”这一内容时,需要明白,该课时内容丰富,涵盖各类图形,一类类图形介绍过去,学生难以留下印象,教学费时费力还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让学生快速全面掌握这节课时的知识点,教师可将各类图形的相关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整体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视觉接触多边形的知识框架,系统化地掌握该课时的重点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往往是讲到重点时,主动提醒学生做好笔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基本都是被“牵着鼻子走”,无法形成依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主动做笔记的意识,有的学生甚至会抵触做笔记、不做笔记。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将所讲关键词、知识点做区分,并引导学生开展区别学习,杜绝被动记忆的情况出现,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自主记笔记,也可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紧跟教师教学进度,由此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
比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主要涵盖平行四边形、梯形相关的概念知识,在教授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两类图形的知识做收集整理,分类学习,将知识点一层层地补充到思维导图上,让每个知识点细则都可得到清楚展现,保障抽象图形知识被学生理解,最终达到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还表现在,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机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激发,由此形成全新的课堂教学流程,使整个数学课堂的氛围能够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课堂表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可得到满足。
比如在讲授“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掌握统计、概率的相关知识点之后,让学生到黑板前画出这一课时内容的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的做题思路,由此,教师能了解学生具体做题情况,发现学生思考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三)提高学生数学复习效率
在学生逐步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后,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需要确认学习过的定律是否正确,需要思考学习过的知识点是否可以联系起来、以何种方式联系起来。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回顾过往知识,还能够搞清楚自己曾经记不清楚的细节之处,将这些知识串聯起来记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D0D2EA53-D9F0-4A56-AA33-0F72FB5DDB39
比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师此前在课堂上讲授的“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层处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已理解知识”“未理解知识”“存在疑惑的知识”。最后,学生需要逐层对重点内容进行细化,绘制出“角的初步认识”的思维导图。由此可以使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复习知识,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除了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教师绘制思维导图同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教师的思维导图需要将课堂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将知识点归纳总结清楚,帮助学生自行查遗补缺,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认知框架,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出现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材是其最常接触的一类材料,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明白运用思维导图需完全以数学教材内容为基础,不可过度追求新型教学方法、盲目丰富教学资源、过度拓宽学生知识面并选择不切合实际的、超出小学生理解范畴的知识资源,这也是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培养的前置依据。
部分数学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时,并未结合数学教材,而是直接提炼出知识点绘出思维导图就开始讲解,于是有些学生也懒得翻阅数学教材,这无疑直接浪费了教材。因此,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必须充分、全面地吃透教材内容。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应当围绕教材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在设计教学进度时,教师也要结合教材中的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利用思维导图完成教学流程设计。由此,方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和确保最终教学效果完全达到预期。
四、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思路
不难看出,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切实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学生数学兴趣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但若要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原理、特征有基本认知,并从现实角度出发去进一步开发思维导图应用方案。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思维导图做出优化,开发出既方便快捷又颇有趣味的思维导图绘制活动,以此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效率,也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保障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充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必要依据。
(二)对教学内容做实时归类总结
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任务难度相对大,大部分数学概念、题型、公式都需要学生去深度学习和记忆。然而,小学生本身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学习时可能会感到比较吃力,畏难情绪也可能会由此产生。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此时便可将信息技术和思维导图结合,先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实时归类总结,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使之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比如在“混合运算”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当乘法与除法同时出现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此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随后,教师可以将解题步骤绘制成思维导图,并将不同类型的运算做实时归类。为确保学生记住归类结果,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包含不同类型运算的思维导图,由此绘制出的思维导图更加直观、有效。学生也可以借此进行区分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思维导图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增加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有热情,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的印象。所以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的同时,应积极创新,并適度搭配信息技术来为课堂增加趣味,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例如,在进行“认识分数”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基本知识讲解完后,在黑板上绘制这一内容的思维导图。对于这一思维导图,教师可以使用相对灵活的绘制形式,将分母相关的内容绘制在下方,圆圈也绘制得大一些;将分子相关的内容绘制在上方,圆圈绘制得小而分散即可。这一思维导图的分布正如分数的形式,由此学生可以加深对分数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明确分子、分母的位置和相关内容,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
(四)简化学习难点、突出学习重点
教师必须明确运用思维导图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必须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将各类知识难点予以简化,突出知识的重点来全面加深学生数学学习印象,使学生能够随时间推移养成正确、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优化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从借助思维导图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困扰、通过思维导图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数学复习效率等角度入手,提升如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新课标背景下,助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得以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黄丁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87-288.
李红.落实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试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人时刊(校长),2021(02):70-71.
沈宏.以“图”促学——试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人时刊(校长),2021(01):68-69.
陈玲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C].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199-200.D0D2EA53-D9F0-4A56-AA33-0F72FB5DDB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