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2022-05-20陈元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2年3期
关键词:气井双曲线页岩

陈元千,徐 良,2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对于包括页岩气的油气井和油气藏,当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后,产量递减法是评价油气井产量和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ARPS 于1945年基于对油井产量递减曲线数据的统计、分析,首创地提出了递减率概念及其微分表达式[1-2]。在此基础上,对于递减率为常数和非常数的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指数递减模型和双曲线递减模型与调和递减模型的雏形。1956年ARPS 对三种递减模型又进行了整理归纳和研究[2]。然而,应当指出,递减率为常数的指数递减模型,由于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在国际上得到油气开采公司和评估公司的青睐。而双曲线递减模型和由它简化得到的调和递减模型,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为此,笔者对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进行了回顾性推导,发现应用得很少与该模型存在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有关,与陈元千泛指数递减模型(GEDM)[3]的实际应用进行对比,得到了n=0.5 的双曲线递减模型是最佳模型。

1 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建立的回顾性推导

ARPS 基于对油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统计、分析,首次提出的递减率微分表达式[1-2]为:

应当指出,Arps 这一递减率概念及微分表达式,已被陈元千等[4-5]成功地应用于等温吸附方程和渗吸驱油方程的推导。

为了建立双曲线递减模型,ARPS 在缺乏理论研究的情况下,直接提出了递减率与产量的经验公式[1-2],其表达式为:

ARPS 将n称为递减指数,其理论变化范围为(0,1)。

将(2)式代入(1)式,分离变量,代入上下限得到的表达式为:

将(3)式积分并整理后,可得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由(2)式可得初始理论月递减率的表达式为:

将(5)式代入(4)式得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产量公式为:

由推导可知,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建立是依赖于经验性的(2)式。因此,它应该是一个经验公式。

已知累积产量表示为:

将(6)式代入(7)式,经分离变量,代入上下限进行积分后,可得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累积产量为:

再将(6)式代入(8)式,得到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累积产量与产量的关系式为:

当q→0时,由(9)式得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的井控可采储量为:

由(2)式除以(5)式得:

将(11)式代入(6)式得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递减率为:

应当指出,由(2)式看出,当n=0时,qn=1,D=k,经推导可得Arps指数递减模型的产量公式;当n=1时,由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可得Arps 调和递减模型的产量和递减率的公式,但得不到累积产量和井控可采储量的公式。由此可见,调和递减模型不能用于可采储量的评价。BAIHLY 等利用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评价美国Barnett,Fayetteville,Woodfort,Haynesville 和Marcellus 等5 个页岩气田单井30 a 的累积产量时,所得到的递减指数n均大于1[6-7]。而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递减指数范围应为(0,1),因此,BAIHLY等评价的结果显然是不正确的。

将(1)式代入(9)式,并变换可以得到q1-n与Gp的关系式为:

其中:

通过(14)式和(15)式,确定qi和Di的表达式分别为:

2 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不确定性的揭示

美国宾州Marcellus 页岩气藏M1 井生产数据(表1)中,第1 个月的产量实际是投产后第2 个月的产量。因排液的影响,该气井开井后第1 个月的产量偏低,为262×104m3/mon。

表1 M1页岩气井的生产数据(据文献[8]修改)Table1 Production data from M1 shale gas well[8]

根据表1,利用(13)式求解,得到了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AHDM)不同n值下的相关系数(R2)、初始理论月产量(qi)、初始递减率(Di)和井控可采储量(GR)(表2),将相关系数(R2)和井控可采储量(GR)绘于图1。由图1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和井控可采储量均随n值的增加而增加,并不存在评价井控可采储量的最佳条件。这充分表明了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图1 M1页岩气井利用AHDM评价的R2和GR与n的关系Fig. 1 Plot of R2 and GR with n for M1 shale gas well by AHDM

表2 M1页岩气井利用AHDM评价的结果Table2 Estimated results of M1 shale gas well by AHDM

3 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可比性选择

利用陈元千提出的泛指数递减模型(GEDM)[3]用于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的可比性选择。陈元千提出的泛指数递减模型的产量为:

井控可采储量为:

递减率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18)式—(20)式中的m为泛指数,其理论范围为(0,1)。当m=1 时可得Arps 指数递减模型的关系式。为了确定模型中的qi和c值,将(18)式取自然对数得:Γ(1/m)和GR值列于表3,并将R2和GR绘于图2。由

表3 M1页岩气井利用GEDM的评价结果Table3 Estimated results of M1 shale gas well by GEDM

将由(21)式求得的不同m值下的R2,qi,c,图2 看出,R2与m的关系曲线存在峰值,对应的峰位m=0.5。该m值对应的井控可采储量即为欲求的最佳井控可采储量GR=1.626×108m3。根据文献[8]的研究,双曲线递减模型的n值,与泛指数递减模型的m值,存在n=1-m的关系。因此,由m=0.5 泛指数递减模型,可得双曲线递减模型n=0.5 的最佳选择。由表1 可知,n=0.5 的井控可采储量GR=1.537 5×108m3,这与m=0.5 泛指数递减模型评价的井控可采储量基本相同。

图2 M1页岩气井利用GEDM评价的R2和GR与n的关系Fig. 2 Plot of estimated R2 and GR with n of M1 shale gas well by GEDM

当双曲线递减模型和泛指数递减模型的指数均为0.5 时,M1 页岩气井实际产量数据点与m=0.5泛指数递减模型的预测理论曲线拟合得较好(图3);双曲线递减模型预测的递减率曲线变化较小(图4),而泛指数递减模型预测的递减率曲线开始变化较大,5 个月后递减率变化趋势逐渐变缓,这符合页岩气井产量递减曲线变化的特征。

图3 指数为0.5时两类递减模型预测产量与M1页岩气井实际产量对比Fig. 3 Plot of predicting q with t of two decline models(m=0.5 and n=0.5)

图4 双曲线和泛指数递减模型指数为0.5时预测的D值Fig. 4 Plot of predicting D with t of two decline models(m=0.5 and n=0.5)

4 结论

对于非常规的页岩气藏,需要通过钻水平井,实施多段压裂,以降压解吸方式投入开采。通过多段压裂形成的以页岩水平气井为中心的连通体,是一个定容、封闭、独立的开采单元。因此,产量递减法是评价页岩气井产量和井控可采储量的重要方法。由ARPS 建立的指数递减模型、双曲线递减模型和调和递减模型,可能是世人共同关注的评价方法。然而,Arps 指数递减模型,由于递减率随时间为常数,并不适用于页岩气井产量开始递减得快,而后逐渐变慢的特点。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由于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难以进行可靠的评价。由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当n=1 时简化得到的调和递减模型,在实际中很少应用,只有其名,而无有其实。通过对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建立的回顾,揭示了该模型存在的经验性、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同时,通过与泛指数递减模型的实际对比应用,得到了n=0.5 双曲线递减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价结果。n=0.5 双曲线递减模型和m=0.5 泛指数递减模型评价的井控可采储量基本一致。m=0.5 的泛指数递减模型的预测结果好于n=0.5的双曲线递减模型。n=0.5双曲线递减模型预测的递减率曲线自始至终变化较小,并不符合页岩气井产量开始递减较快而后递减变慢的特点。而m=0.5 的泛指数递减模型,预测的递减率曲线符合页岩气井开始递减得快,而后变慢的特点。BAIHLY 等利用Arps 双曲线递减模型,预测美国Barnett等5个页岩气田单井30 a的累积产量,由于确定的递减指数n都大于1,完全不符合该模型递减指数为(0,1)的理论范围,因此,评价结果是不正确的。

符号解释

A和B——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c——泛指数递减模型的时间常数,mon;

D——月递减率,mon-1;

Di——初始理论月递减率,即t=0 时的理论月递减率,mon-1;

Gp——累积产量,104m3;

GR——井控可采储量,104m3或108m3;

k——Arps经验公式的比例常数;

m——泛指数递减模型的幂指数,dim;

n——Arps双曲线递减模型的递减指数,dim;

q——页岩气井月产量,104m3/mon;

qi——初始理论月产量,即t=0 时的理论月产量,104m3/mon;

R2——相关系数,dim2;

t——生产时间,mon;

α和β——泛指数递减模型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Γ(1/m)——完全伽马函数。

猜你喜欢

气井双曲线页岩
川南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优化方法研究
苏里格气田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一个美妙性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