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用笔对写意花鸟画的影响

2022-05-20□李

老年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吴昌硕笔法用笔

□李 洋

《临王羲之诸从帖》 明·王铎

一、骨法用笔与书法的必然联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了品评绘画标准的六法之一“骨法用笔”。卫夫人《笔阵图》中“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指的是用笔力度呈现出的力量感。当时的绘画对物象结构、形体、表情等全以线条勾勒,所以“骨法用笔”更直接地表达骨架或框架,西方美学称之为“结构”。“骨法用笔”的作用和意义,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撑住画面。南齐以降至今,“骨法用笔”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所以,书画家所用线条是否有“骨”,是衡量其书法、绘画功力高低的主要标准。

二、丰富了写意花鸟画的线性表现

《红果小鸟》 清·任伯年

如果说中国书画是线条的艺术有些偏颇,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讲“线性因素”是传统书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书写,绘画则是以物象为存在载体的描绘。书画相对照,书法的线性因素更强于绘画的线性因素,书法的介入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性。对写意花鸟画来讲,书法的书写性强化了写意花鸟画的写意性。然而不同书体的书写形式,也将对不同风格样式的写意花鸟画产生不同的影响。

1·楷书笔法与小写意花鸟画用笔的关系。以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为例,其结字灵活多变、方圆兼施,既富于单字变化又能于全篇得到统一,虽为楷书但书写节奏感极强,极富行书意趣。这种笔法的线性表现与小写意花卉对枝干的用笔异曲同工。

2·草书笔法对写意花鸟画的影响。以王铎《临王羲之诸从帖》为例,此轴虽为临王羲之书札,但并未取王字的隽美秀逸之态,而以秃笔疾书,以干裂秋风之势,一气贯之,有飞流直下山震谷响之感。其线条的提按、走、留、使转,交代得自然充分,多处飞白饶有万岁枯藤之意趣。这种笔法与线条的意味形式,对吴昌硕大写意花卉影响巨大。

3·篆书笔法对写意花鸟画的影响。清代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评荆浩山水画:“其山与树皆以秃笔细写,形如古篆隶。”这句话说明,画家在篆隶书上汲取养分古已有之。如《石鼓文》藏锋入纸,顺势中锋铺毫,圆劲苍厚、笔力扛鼎,吴昌硕的书法和大写意花卉便从中取法。

书法对中国画尤其是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技法上,更在精神气质上使写意花鸟画得到崭新的提升和改变。诚然,对中国画促进的积极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文化修养、对生活的深刻体会,以及其他姊妹艺术的样式等,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挖掘。

《富贵神仙》清·吴昌硕

猜你喜欢

吴昌硕笔法用笔
金石力 草木心
——吴昌硕与上海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品读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左传》笔法
用劲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