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紫晨先生
2022-05-20刘其印
◇文/ 刘其印
张紫晨先生(1929—1992)是资深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的高足。他把短短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民间文学、民俗学事业。
张紫晨,原名张紫臣,笔名林一白,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历任中国民研会秘书,原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讲师、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研会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团委员。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民间文学基本知识》《鲁迅诗解》《歌谣小史》《中国古代传说》《中国民间小戏》《中国巫术》《民间文艺学原理》《民俗调查与研究》,译著《北京地名志》等。专著《中国民俗与民俗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我能够认识张先生,这要感谢民俗学。
我从小受民间文学的哺育。中国共产党使我家翻了身,使我取得了中等师范学历,20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后,就成了张先生的“粉丝”,经常刊载张先生大作的报刊如《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每见之必一读为快。后来与民间文学有缘,不断参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活动。
1983年,我在石家庄地区文联工作,有幸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参加了“全国民俗学讲习班”和“全国民间文学讲习班”。讲习班地点设在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先生、张紫晨先生主持,并驻班与学员同吃、同住。我有幸当面聆听了诸位民俗学先生如钟敬文、费孝通、容肇祖、杨堃、常任侠和张紫晨先生的传道、教诲,决定了我的人生方向:献身民俗学。
1994年,我奉调到河北省文联,在旭宇领导下,创办《民间故事选刊》,被任命为编辑室主任,从此我就再也没有离开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日夜为实现钟先生“献身民俗学”的嘱咐而奋斗。
时任河北省民协主席旭宇先生委托我与曹广智等共同倡导、创建了“河北民俗学会”,我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我在创办会刊《风俗通》时,请钟先生题写了刊名,并请张紫晨先生题了词。张先生写道:“探讨和发扬祖国民俗文化,可见出民族之根基,寻出中国之特色,有助于精神文明之建设。”先是刊登在《风俗通》试刊封二,《风俗通》创刊号再次在封二刊出。张先生的题词一直在像旗帜一样指导着我的办刊方向。
1991年10月,河北省民协与河北民俗学会联合举办河北民族民间文化研讨会,对张紫晨先生发出邀请,张先生不辞百忙,前来指导。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大大提高了研讨会的品位。
河北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娄熙元,在担任河北省民俗学会第一副会长后,参加了中国民俗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其间,娄熙元约我一同登门拜访了张紫晨先生,在张府,我亲自为张先生拍照,再次聆听了张先生的亲切教导,并共进午餐。我感到无比光荣。
张紫晨先生虽只大我五岁,因其知识远播,成就非凡,一直被我尊为业师、恩师。张先生1992年3月5日逝世,享年仅63岁,可谓英年早逝,我是十分悲哀的!如果他像钟老先生那样,享寿百岁,一定会接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的班,创出惊世奇迹的。为了悼念张紫晨先生的仙逝,《风俗通》1992年第一期封二,专门编发了张先生在封龙山的照片和简短悼词。
至今,30年过去了,中国百业俱兴,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上需要民俗学,更需要张先生式的学术人才!我愚鲁,不堪担当完成先生遗业的重任,但我可以发誓:绝不放弃民俗学事业,只要能竭尽全力,微有所获,就可以慰恩师在天之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