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2022-05-20邢艳芳
邢艳芳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教材内容,有意无意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知识,还能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一、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导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不仅要有优秀的学识、专业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个人修养、情趣、品质、气质等方面吸引学生,就像蜡烛一样,想要更好地照亮别人,首先就要燃烧自己。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到身正为范,成为学生道德的标杆。作为课堂教育的实施者,教师首先要具备正向的情感,具备良好的社会品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让自身的教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是否端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合理,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关注“身教重于言传”的效果,让学生受到教师自身言行的鼓舞,让德育教育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渗透、强化。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坚强的品德,并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感染力。
二、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形成优良的课堂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多元的教学策略,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并借机渗透德育。良好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比如小组合作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倘若教师只采取口头传授的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归纳,最终得出结论。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团队精神,懂得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此外,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之类的学习方法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一个观念——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自己负责,同时还要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要为其负责。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存在个人目标、小组目标的相互依赖关系,教师要让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集体的成功,并促进个体的成功。形成课堂文化,不但要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形成班级的团队精神,同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优质的课堂氛围。小学课堂上出现的难题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锻炼,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勇敢探索精神,并使其坚持真理。
三、结合学科历史背景,让学生懂得所学学科的发展史
德育教育体系中包括了爱国教育、民族教育,小学教师可以将我国历史上名人取得的辉煌成就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其强大的榜样示范作用下,学习中国的科学家勇敢探索、尊重科学、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比如,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1+2”的定理,多次在逆境中接受挑战,锲而不舍,顽强不息,他的事迹能影响学生的理想追求。教师要让学生志存高远、执着求真,懂得各学科领域的每一次发明创造都具有革命性的胜利,凝结了人类的诸多智慧。这个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与创新精神。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各学科的文化内涵,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以及信息软件、精密仪器等都与各学科有着紧密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认真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更加喜欢学习,形成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课堂不仅是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情感交融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小学教师要结合德育教育的诸多方面,在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具备的德育因素,将思想情感的教育内容进行渗透,将学科教学融合思想教育,形成二者完整的融合体,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目的。